文章目录
企业组网三层模型
- 接入层
- 用于接入最终用户的终端设备
- 二层交换机
- VLAN、链路聚合
- 汇聚层
- 用户把当前汇聚区的所有接入交换机进行汇聚
- 三层交换机
- IRF(横向堆叠技术)、静态路由、路由协议
- 核心层
- 连接多个汇聚点,实现不同业务区的高速转发,接入到互联网
- 三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
- 静态路由、路由协议、NAT
三层模型的优点方便拓展
网络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
- 概念:定义了网络中设备所遵守的层次结果
- 优点:
- 开放的标准化接口,协议不再封装
- 多厂商设备兼容
- 易于理解、学习和更新协议标准
- 实现模块化功能,降低开发难度
- 便于故障排除
- 分层:
- 物理层
- 定义电压、接口、线缆标准、传输距离、传输介质等物理参数
- 数据链路层(通信)
- MAC寻址
- 网络层(网络)
- IP寻址、路由
- 传输层(安全)
- 数据分段、建立端到端连接、维护传输可靠性
- 端口用于区分同一台计算机上的不同应用程序
- TCP:可靠传输
- UDP:不可靠传输
- 会话层(开发)
- 建立、维护、拆除应用程序间的会话
- 区分同一个应用程序的不同访问者
- 表示层
- 定义数据格式、结构
- 数据加密、压缩
- 应用层
- 为应用程序进程提供网络服务
- 物理层
- OSI参考模型的问题:
- 划分层次过多,会话层、表示层存在意义不大
- IP协议成为事实的网络层唯一协议
TCP/IP参考模型
- 4层划分
- 网络接口层
- 物理层
- 数据链路层
- 网络层
- 传输层
- 应用层
- 会话层
- 表示层
- 应用层
- 网络接口层
- 5层划分(厂商遵循标准)
- 物理层
- 数据链路层
- 网络层
- 传输层
- 应用层
- 会话层
- 表示层
- 应用层
数据封装和解封装
-
定义:
- 封装: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加入一些额外信息形成新的格式
- 解封装:拆除掉封装的额外信息,还原成原始数据
-
TCP/IP封层封装
- 应用层:数据
- 传输层:数据段
- 添加协议头部信息,采用TCP或者UDP
- 网络层:数据包
- 添加目的IP地址、源IP地址
-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
- 添加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
- 物理层:比特流
- 通过物理线缆传输给目的主机
-
数据封装和解封装过程
- 数据发送时,从上至下逐层封装
- 数据接收时,从下至上逐层解封装
- 只有拆除外层封装,才能看到内层封装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
交换机和路由器
- 交换机
- 用于把多个终端连接成一个网络的设备
- 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 根据MAC寻址
- 寻找一个设备
- 路由器
- 连接交换机。即连接的是网络。
- 工作在网络层
- 根据IP寻址
- 寻找网段
- 隔离广播
以太网
- 定义:传输标准的Ethernet类型帧的网络
- 特征:多路访问,广播式的网络
- MAC地址:
- 每台网络设备生产时就写入的一个全球唯一的物理地址
- 48位长度,16进制格式地址
- 前24位为厂商标识,后24位是设备标识
- 以太网帧格式
- 目的MAC地址
- 源MAC地址
- 服务和类型
- 标识上层使用的协议
- 优先级。做限速,流控
- DATA
- 帧校验序列(FCS)
- 数据发送方在发送数据前通过某种算法,将前面的内容进行计算,得出一个值,即FCS。数据接收方收到后,会使用同样的算法,进行计算,得到一个FCS值,将两个结果进行对比。来检查数据在发传输过程中是否被篡改或失帧。如果FCS值不一致,数据将会被丢弃。
- 适应双绞线连接的即为以太网
交换机
- 定义:工作在链路层,通过识别MAC地址来进行数据转发的设备
- 交换机数据转发原理
- MAC发地址表
- 记录交换机每个端口和所连接的设备的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 一个接口可以对应多个MAC地址
- 一个MAC地址不能对应多和接口
- 老花时间:300秒
- 工作机制
- 交换机学习数据帧的源MAC地址,来获得端口和设备的映射关系,写入MAC地址表
- 交换机检查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从地址映射关系来判断把数据帧从哪个端口发出
- 交换机对于目的MAC地址不存在与MAC地址表中的数据帧进行广播处理
- 数据帧的转发方式
- 对于目的MAC地址已知的单播帧,交换机查询MAC地址表进行转发
- 对于目的MAC地址未知的单播帧,交换机进行广播处理
- 对于广播帧,交换机继续广播处理,收到的接口除外
- 目的MAC地址为全F,为广播帧
- MAC发地址表
- 数据传输模式
- 单播:接受者是某一个设备
- 组播:接受者是某一部分设备
- 广播:接受者是所有其他设备
- 广播域
- 网络中所有能接受到同样广播消息的设备的集合
- 默认情况下,交换机的所有端口属于同一个广播域
Vlan和Trank
VLAN定义
- 虚拟局域网,用来在二层网络设备中隔离广播域
- 不同VLAN的设备在二层网络中无法互相通讯
- MAC地址表除了记录端口对用的MAC地址,还会记录属于哪个VLAN。
VLAN转发过程
- PC发送数据帧进入交换机,会在数据帧的源MAC地址和Type、service之间加上vlan tag,vlan tag中的vlan id就是收到帧的接口的所属VLAN。被加上vlan tag的数据帧是802.Q格式的帧
- 交换机检查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进行判断。如果目的MAC对应的接口允许tag中的vlan id通过,则进行数据转发,否则丢弃
- 数据帧从接口发出PC前,会剥离vlan tag。还原为标准的以太网帧格式。此过程也叫撕标签
802.1Q
- 在源MAC地址和Type之间携带vlan tag的帧格式,计算机不识别
VLAN工作原理
- 交换机端口类型
- Access
- 必须加入到一个VLAN,而且只能加入到一个VLAN。从Access端口收到的帧,会被加上VLAN的tag标记。从Access端口发出的帧会剥离tag标记
- 一般用来连接PC或路由器
- H3C交换机默认所有的端口都是Access类型,属于VLAN1,华为是hybrid
- Trunk
- 可以允许多个VLAN的数据通过。从Trank端口发出的帧保留VLAN tag,缺省VLAN除外。Trank端口收到没有tag的帧,会重新加上缺省VLAN的tag
- 一般用来连接交换机
- Hybird
- Access
思科的交换机只有Access和Trunk端口,Hybird是华为和华三的私有标准
实验:如下拓扑图(01),配置VLAN和Trunk
-
实验需求:
- 按图示为PC配置IP地址
- SW1和SW2上分别创建VLAN10和VLAN20,要求PC3和PC5属于VLAN10,PC4和PC6属于VLAN20
- SW1和SW2相连的接口配置为Trunk类型,允许VLAN10和VLAN20通过
- 测试效果,同一VLAN的PC可以互通,不同VLAN的PC无法互通
-
给PC端配置IP地址,如果是down,禁用再启用一下
<H3C> //用户模式,尖括号只能看,不能进行配置
<H3C>system-view //进入系统视图,简写sy
[H3C] //系统视图,方括号
[H3C]sysname SW1 //修改设备名称
[SW1]
[SW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1 //进入接口,简写int g1/0/1
[SW1-GigabitEthernet1/0/1]quit //退出当前接口,简写qu
[SW1]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查看所有的配置,简写dis cu
[SW1]return //直接跳转到用户视图
<SW1>
//可以看到华三的交换机所有的端口默认都是VLAN1,都是Access接口
[SW1]display vlan brief //显示所有VLAN信息,简写dis vlan bri
//交换机的接口必须是g1/0/1不能是g0/1
[SW1]vlan 10 //创建vlan 10
[SW1-vlan10]port g1/0/1 //将g1/0/1加入vlan 10
[SW1-vlan10]display vlan brief //查看所有的VLAN信息,简写dis vlan bri
10 VLAN 0010 GE1/0/1
//同样方法将g1/0/2加入vlan 20
[SW1]vlan 20 //创建VLAN 20
[SW1-vlan20]port g1/0/2 //将g1/0/2接口加入vlan 20
将g1/0/3接口配置成Trunk接口
[SW1]int g1/0/3 //进入g1/0/3接口
//将接口配置为Trunk接口
[SW1-GigabitEthernet1/0/3]port link-type trunk
//设置允许通过的vlan,默认是vlan 1
[SW1-GigabitEthernet1/0/3]port trunk permit vlan 10 20
查看是否成功
[SW1]dis vlan bri //检验,查看VLAN下的接口
10 VLAN 0010 GE1/0/1 GE1/0/3
20 VLAN 0020 GE1/0/2 GE1/0/3
//查看trunk端口,显示此端口下允许经过的VLAN,简写dis po tr
[SW1]display port trunk
Interface PVID VLAN Passing
GE1/0/3 1 1, 10, 20
- 右边交换机相同的配置。完成或做连通性测试
- 删除VLAN
- undo vlan 10
- no vlan 10
- 撤销操作
- undo 需要撤销的命令
以上内容均属原创,如有不详或错误,敬请指出。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