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的工作流程:
MySQL架构总共四层,在上图中以虚线作为划分。
首先,最上层的服务并不是MySQL独有的,大多数给予网络的客户端/服务器的工具或者服务都有类似的架构。比如:连接处理、授权认证、安全等。
第二层的架构包括大多数的MySQL的核心服务。包括:查询解析、分析、优化、缓存以及所有的内置函数(例如:日期、时间、数学和加密函数)。同时,所有的跨存储引擎的功能都在这一层实现:存储过程、触发器、视图等。
第三层包含了存储引擎。存储引擎负责MySQL中数据的存储和提取。服务器通过API和存储引擎进行通信。这些接口屏蔽了不同存储引擎之间的差异,使得这些差异对上层的查询过程透明化。存储引擎API包含十几个底层函数,用于执行“开始一个事务”等操作。但存储引擎一般不会去解析SQL(InnoDB会解析外键定义,因为其本身没有实现该功能),不同存储引擎之间也不会相互通信,而只是简单的响应上层的服务器请求。
第四层包含了文件系统,所有的表结构和数据以及用户操作的日志最终还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硬盘上。
存储过程:把一段代码封装起来,当要执行这一段代码的时候,可以通过调用该存储过程来实现(经过第一次编译后再次调用不需要再次编译,比一个个执行sql语句效率高)
create procedure 存储过程名(参数,参数,…) begin //代码 end
触发器:触发器是一个特殊的存储过程,它是MySQL在insert、update、delete的时候自动执行的代码块。
create trigger trigger_name after/before insert /update/delete on 表名 for each row begin sql语句:(触发的语句一句或多句) end
函数:MySQL中提供了许多内置函数,还可以自定义函数(实现程序员需要sql逻辑处理)
自定义函数创建语法:
创建:CREATE FUNCTION 函数名称(参数列表)
RETURNS 返回值类型 函数体
修改: ALTER FUNCTION 函数名称 [characteristic ...]
删除:DROP FUNCTION [IF EXISTS] 函数名称
调用:SELECT 函数名称(参数列表)
视图:视图是由查询结果形成的一张虚拟表,是表通过某种运算得到的一个投影
create view view_name as select 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