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day39机器学习

    2 Numpy快速上手

    2.1. 什么是Numpy

    NumpyPython的一个科学计算的库

    主要提供矩阵运算的功能,而矩阵运算在机器学习领域应用非常广泛

    Numpy一般与Scipymatplotlib一起使用。

    虽然python中的list已经提供了类似于矩阵的表示形式,不过numpy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函数。

    2.1.2 安装导入了Numpy

    (通用做法import numpy as np 简单输入)

    >>> import numpy as np

    >>> print np.version.version

    1.6.2

    2.1.3 Numpy组成

    Numpy基础部分中,有两个主要内容,如下:

    任意维数的数组对象(ndarrayn-dimensional array object

    通用函数对象(ufuncuniversal function object

    2.2. 多维数组

    2.2.1 Numpy中的数组<矩阵>

    Numpy中,最重要的数据结构是:多维数组的类型(numpy.ndarray)

    ndarray由两部分组成:

    实际所持有的数据;

    描述这些数据的元数据(metadata

    Python原生支持的List类型不同,数组的所有元素必须同样的类型。

    数组(即矩阵)的维度被称为axes,维数称为 rank 

    ndarray 的重要属性包括:

    ² ndarray.ndim:数组的维数,也称为rank

    ² ndarray.shape:数组各维的大小,对一个nm列的矩阵来说, shape (n,m)

    ² ndarray.size:元素的总数。

    ² ndarray.dtype:每个元素的类型,可以是numpy.int32, numpy.int16, and numpy.float64

    ² ndarray.itemsize:每个元素占用的字节数。

    ² ndarray.data:指向数据内存。

    2.2.2 ndarray常用方法示例

    2.2.2.2 使用numpy.array方法

    listtuple变量为参数产生一维数组:

    >>> print np.array([1,2,3,4])

    [1 2 3 4]

    >>> print np.array((1.2,2,3,4))

    [ 1.2  2.   3.   4. ]

    >>> print type(np.array((1.2,2,3,4)))

    <type 'numpy.ndarray'>

    listtuple变量为元素产生二维数组或者多维数组:

    >>> x = np.array(((1,2,3),(4,5,6)))

    >>> x

    array([[1, 2, 3],

           [4, 5, 6]])

    >>> y = np.array([[1,2,3],[4,5,6]])

    >>> y

    array([[1, 2, 3],

           [4, 5, 6]])

    index slicing :第一数值类似数组横坐标,第二个为纵坐标

    >>> x[1,2]

    6

    >>> y=x[:,1]     #取第二列

    >>> y

    array([2, 5])

    涉及改变相关问题,我们改变上面y是否会改变x这是特别需要关注的!

    >>> y[0] = 10

    >>> y

    array([10,  5])

    >>> x

    array([[ 1, 10,  3],

         [ 4,  5,  6]])

    通过上面可以发现改变y会改变x ,因而我们可以推断,yx指向是同一块内存空间值,系统没有为y 新开辟空间把x值赋值过去。

    2.2.2.3 使用numpy.arange方法

    >>> print np.arange(15)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print type(np.arange(15))

    <type 'numpy.ndarray'>

    >>> print np.arange(15).reshape(3,5)

    [[ 0  1  2  3  4]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print type(np.arange(15).reshape(3,5))

    <type 'numpy.ndarray'>

    2.2.2.4 使用numpy.linspace方法

    例如,在从110中产生20个数:

    >>> print np.linspace(1,10,20)

    [  1.           1.47368421   1.94736842   2.42105263   2.89473684

       3.36842105   3.84210526   4.31578947   4.78947368   5.26315789

       5.73684211   6.21052632   6.68421053   7.15789474   7.63157895

       8.10526316   8.57894737   9.05263158   9.52631579  10.        ]

    使用numpy.zerosnumpy.onesnumpy.eye等方法可以构造特定的矩阵

    构造0”矩阵:

    >>> print np.zeros((3,4))

    [[ 0.  0.  0.  0.]

     [ 0.  0.  0.  0.]

     [ 0.  0.  0.  0.]]

    构造1”矩阵

    >>> print np.ones((3,4))

    [[ 1.  1.  1.  1.]

     [ 1.  1.  1.  1.]

     [ 1.  1.  1.  1.]]

    构造单位矩阵(E矩阵)

    >>> print np.eye(3)

    [[ 1.  0.  0.]

     [ 0.  1.  0.]

     [ 0.  0.  1.]]

    2.2.2.5 获取数组的属性:

    >>> a = np.zeros((2,2,2))

    >>> print a.ndim   #数组的维数

    3

    >>> print a.shape  #数组每一维的大小

    (2, 2, 2)

    >>> print a.size   #数组的元素数

    8

    >>> print a.dtype  #元素类型

    float64

    >>> print a.itemsize  #每个元素所占的字节数

    8

    2.2.3 数组的基本运算

    数组的算术运算是按元素逐个运算。数组运算后将创建包含运算结果的新数组。

    与其他矩阵语言不同,NumPy中的乘法运算符*按元素逐个计算,矩阵乘法可以使用dot函数或创建矩阵对象实现(后续介绍)

    2.2.3.1 数组的加减运算

    >>> a= np.array([20,30,40,50])

    >>> b= np.arange( 4)

    >>> b

    array([0, 1, 2, 3])

    >>> c= a-b

    >>> c

    array([20, 29, 38, 47])

    将运算结果更新原数组,不创建新数组

    >>> a= np.ones((2,3), dtype=int)

    >>> b= np.random.random((2,3))   ##生成2*3矩阵,元素为[0,1)范围的随机数

    >>> a*= 3

    >>> a

    array([[3, 3, 3],

           [3, 3, 3]])

    >>> b+= a   #a转换为浮点类型相加

    >>> b

    array([[ 3.69092703, 3.8324276, 3.0114541],

            [ 3.18679111, 3.3039349, 3.37600289]])

    >>> a+= b   # b转换为整数类型报错

    TypeError: Cannot cast ufunc add output from dtype('float64') to dtype('int32') with casting rule 'same_kind'

    当数组中存储的是不同类型的元素时,数组将使用占用更多位(bit)的数据类型作为其本身的数据类型,也就是偏向更精确的数据类型(这种行为叫做upcast)

    >>> a= np.ones(3, dtype=np.int32)

    >>> b= np.linspace(0,np.pi,3)

    >>> b.dtype.name

    'float64'

    >>> c= a+b

    >>> c

    array([ 1., 2.57079633, 4.14159265])

    >>>  'float64'

    2.2.3.2 数组乘法运算

    >>> b**2

    array([0, 1, 4, 9])

    >>> 10*np.sin(a)

    array([ 9.12945251,-9.88031624, 7.4511316, -2.62374854])

    >>> a<35

    array([True, True, False, False], dtype=bool)

    2.2.3.3 数组内部运算

    许多非数组运算,如计算数组所有元素之和,都作为ndarray类的方法来实现,使用时需要用ndarray类的实例来调用这些方法。

    二维数组:

    >>> np.sum([[0, 1], [0, 5]])

    6

    >>> np.sum([[0, 1], [0, 5]], axis=0)

    array([0, 6])

    >>> np.sum([[0, 1], [0, 5]], axis=1)

    array([1, 5])

    >>> b= np.arange(12).reshape(3,4)

    >>> b

    array([[ 0, 1, 2, 3],

               [ 4, 5, 6, 7],

               [ 8, 9, 10, 11]])

    >>> b.sum(axis=0)    # 计算每一列的和

    array([12, 15, 18, 21])

    >>> b.min(axis=1)    # 获取每一行的最小值

    array([0, 4, 8])

    >>> b.cumsum(axis=1)   # 计算每一行的累积和

    array([[ 0, 1, 3, 6],

               [ 4, 9, 15, 22],

               [ 8, 17, 27, 38]])

    三维数组:

    >>> x

    array([[[ 0,  1,  2],

       [ 3,  4,  5],

       [ 6,  7,  8]],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x.sum(axis=1)

    array([[ 9, 12, 15],

      [36, 39, 42],

      [63, 66, 69]])

    >>> x.sum(axis=2)

    array([[ 3, 12, 21],

      [30, 39, 48],

      [57, 66, 75]])

    求元素最值

    >>> a= np.random.random((2,3))

    >>> a

    array([[ 0.65806048, 0.58216761, 0.59986935],[ 0.6004008, 0.41965453, 0.71487337]])

    >>> a.sum()

       3.5750261436902333

    >>> a.min()

         0.41965453489104032

    >>> a.max()

         0.71487337095581649

    2.2.3.4 数组的索引、切片

    和列表和其它Python序列一样,一维数组可以进行索引、切片和迭代操作。

    >>> a= np.arange(10)** 3   #记住,操作符是对数组中逐元素处理的!

    >>> a

    array([0, 1, 8, 27, 64, 125, 216, 343, 512, 729])

    >>> a[2]

    8

    >>> a[2:5]

    array([ 8, 27, 64])

    >>> a[:6:2]= -1000 # 等同于a[0:6:2]= -1000,从开始到第6个位置,每隔一个元素将其赋值为-1000

    >>> a

    array([-1000, 1,-1000, 27,-1000, 125, 216, 343, 512, 729])

    >>> a[: :-1] # 反转a

    array([ 729, 512, 343, 216, 125,-1000, 27,-1000, 1,-1000])

    >>>for i in a:

    ...    print i**2,

    ...

    1000000 1 1000000 729 1000000 15625 46656 117649 262144 531441

    多维数组可以每个轴有一个索引。这些索引由一个逗号分割的元组给出。

    >>>def f(x,y):

    ...    return 10*x+y

    ...

    >>> b= np.fromfunction(f,(5,4),dtype=int)  #fromfunction是一个函数

    >>> b

    array([[ 0, 1, 2, 3],

               [10, 11, 12, 13],

               [20, 21, 22, 23],

               [30, 31, 32, 33],

               [40, 41, 42, 43]])

    >>> b[2,3]

    23

    >>> b[0:5, 1] # 每行的第二个元素

    array([ 1, 11, 21, 31, 41])

    >>> b[: ,1] # 与前面的效果相同

    array([ 1, 11, 21, 31, 41])

    >>> b[1:3,: ] # 每列的第二和第三个元素

    array([[10, 11, 12, 13],

               [20, 21, 22, 23]])

    当少于提供的索引数目少于轴数时,已给出的数值按秩的顺序复制,缺失的索引则默认为是整个切片:

    >>> b[-1] # 最后一行,等同于b[-1,:]-1是第一个轴,而缺失的认为是:,相当于整个切片。

    array([40, 41, 42, 43])

    b[i]中括号中的表达式被当作i和一系列"",来代表剩下的轴。NumPy也允许你使用b[i,...]

    (…)代表许多产生一个完整的索引元组必要的冒号。如果x是秩为5的数组(即它有5个轴),那么:  

    l x[1,2,…] 等同于 x[1,2,:,:,:],  

    l x[…,3] 等同于 x[:,:,:,:,3]

    l x[4,…,5,:] 等同 x[4,:,:,5,:] 

    >>> c= array( [ [[ 0, 1, 2],   #三维数组(n个2维数组叠加而成)

    ...[ 10, 12, 13]],

    ...

    ...[[100,101,102],

    ...[110,112,113]]] )

    >>> c.shape

     (2, 2, 3)

    >>> c[1,...] #等同于c[1,:,:]c[1]

    array([[100, 101, 102],

               [110, 112, 113]])

    >>> c[...,2] #等同于c[:,:,2]

    array([[ 2, 13],

               [102, 113]])

    2.2.3.5 矩阵的遍历

    >>>for row in b:

    ...    print row

    ...

    [0 1 2 3]

    [10 11 12 13]

    [20 21 22 23]

    [30 31 32 33]

    [40 41 42 43]

    如果想对数组中每个元素都进行处理,可以使用flat属性,该属性是一个数组元素迭代器:

    >>>for element in b.flat:

    ...    print element,

    ...

    0 1 2 3 10 11 12 13 20 21 22 23 30 31 32 33 40 41 42 43

    2.2.3.6 合并数组

    使用numpy下的vstack(垂直方向)和hstack(水平方向)函数:

    >>> a = np.ones((2,2))

    >>> b = np.eye(2)

    >>> print np.vstack((a,b))

    [[ 1.  1.]

     [ 1.  1.]

     [ 1.  0.]

     [ 0.  1.]]

    >>> print np.hstack((a,b))

    [[ 1.  1.  1.  0.]

     [ 1.  1.  0.  1.]]

    看一下这两个函数有没有涉及到浅拷贝这种问题:

    >>> c = np.hstack((a,b))

    >>> print c

    [[ 1.  1.  1.  0.]

     [ 1.  1.  0.  1.]]

    >>> a[1,1] = 5

    >>> b[1,1] = 5

    >>> print c

    [[ 1.  1.  1.  0.]

     [ 1.  1.  0.  1.]]

    通过上面可以知道,这里进行是深拷贝,而不是引用指向同一位置的浅拷贝。

    2.2.3.7 深度拷贝

    数组对象自带了浅拷贝和深拷贝的方法,但是一般用深拷贝多一些:

    >>> a = np.ones((2,2))

    >>> b = a

    >>> b is a

    True

    >>> c = a.copy()  #深拷贝

    >>> c is a

    False

    2.2.3.8 矩阵转置运算

    >>> a = np.array([[1,0],[2,3]])

    >>> print a

    [[1 0]

     [2 3]]

    >>> print a.transpose()

    [[1 2]

     [0 3]]

    2.2.4 数组的形状操作

    2.4.1 reshape更改数组的形状

    数组的形状取决于其每个轴上的元素个数:

    >>> a= np.floor(10*np.random.random((3,4)))

    >>> a

    array([[ 7., 5., 9., 3.],

               [ 7., 2., 7., 8.],

               [ 6., 8., 3., 2.]])

    >>> a.shape

    (3, 4)

    可以用多种方式修改数组的形状:

    >>> a.ravel() # 平坦化数组

    array([ 7., 5., 9., 3., 7., 2., 7., 8., 6., 8., 3., 2.])

    >>> a.shape= (6, 2)

    >>> a.transpose()

    array([[ 7., 9., 7., 7., 6., 3.],

               [ 5., 3., 2., 8., 8., 2.]])

    ravel()展平的数组元素的顺序通常是“C风格”的,就是以行为基准,最右边的索引变化得最快,所以元素a[0,0]之后是a[0,1]。如果数组改变成其它形状(reshape),数组仍然是“C风格”的。NumPy通常创建一个以这个顺序保存数据的数组,所以ravel()通常不需要创建起调用数组的副本。但如果数组是通过切片其它数组或有不同寻常的选项时,就可能需要创建其副本。还可以同过一些可选参数函数让reshape()ravel()构建FORTRAN风格的数组,即最左边的索引变化最快。

    2.4.2 resize更改数组形状

    reshape函数改变调用数组的形状并返回该数组,而resize函数改变调用数组自身。

    >>> a

    array([[ 7., 5.],

               [ 9., 3.],

               [ 7., 2.],

               [ 7., 8.],

               [ 6., 8.],

               [ 3., 2.]])

    >>> a.resize((2,6))

    >>> a

    array([[ 7., 5., 9., 3., 7., 2.],

               [ 7., 8., 6., 8., 3., 2.]])

    ##如果调用reshape,则会返回一个新矩阵

    >>> a.reshape((2,6))

    array([[ 7., 5., 9., 3., 7., 2.],

               [ 7., 8., 6., 8., 3., 2.]])

    3 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导论

    ----机器学习算法最适用的场景就是:不便用规则处理的场合

    3.1数据挖掘

    简而言之,数据挖掘(Data Mining)是有组织有目的地收集数据,通过分析数据使之成为信息,从而在大量数据中寻找潜在规律以形成规则或知识的技术。

    3.2 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的关系

    机器学习可以用来作为数据挖掘的一种工具或手段;

    数据挖掘的手段不限于机器学习,譬如还有诸如统计学等众多方法;

    但机器学习的应用也远不止数据挖掘,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譬如人工智能

    3.2机器学习

    3.2.1定义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涉及概率论、统计学、逼近论、凸分析、算法复杂度理论等多门学科。专门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

    它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其应用遍及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目前,世界上共有几百种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

    3.2.2机器学习算法类别

    分类与聚类

    l Classification (分类)

    给定一堆样本数据,以及这些数据所属的类别标签,通过算法来对预测新数据的类别

    有先验知识

    l Clustering(聚类)

    事先并不知道一堆数据可以被划分到哪些类,通过算法来发现数据之间的相似性,从而将相似的数据划入相应的类,简单地说就是把相似的东西分到一组

    没有先验知识

    常见的分类与聚类算法

    • 常用的分类算法:k-最近邻法(k-nearest neighborkNN),决策树分类法,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native Bayesian classifier)支持向量机(SVM)的分类器,神经网络法,模糊分类法等等。
    • 常见聚类算法: K均值(K-means clustering)聚类算法K-MEDOIDS算法、CLARANS算法;BIRCH算法、CURE算法、CHAMELEON算法等;基于密度的方法:DBSCAN算法、OPTICS算法、DENCLUE算法等;基于网格的方法:STING算法、CLIQUE算法、WAVE-CLUSTER算法;

    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

    机器学习按照训练数据是否有“先验知识”,一般划分为三类:

    1) 监督学习(supervised learning)

    2) 无监督学习(unsupervised learning)

    3) 半监督学习(semi-supervised learning)

    ü 监督式学习技术需要关于结果的先验知识

    例如,如果我们正在研究一个市场活动的历史数据,我们可以根据市场是否产生预期的反应来对数据进行分类,或决定下一步要花多少钱。监督式学习技术为预测和分类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ü 无监督学习技术不需要先验知识。

    例如,在某些欺诈的案例中,只有当事情发生很久以后,我们才可能知道某次交易是不是欺诈。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试图预测哪些交易是欺诈,我们不如使用机器学习来识别那些可疑的交易,并做出标记,以备后续观察。我们对某种特定的结果缺乏先验知识、但仍希望从数据中汲取有用的洞察时,就要用到无监督式学习。

    3.3 机器学习的应用步骤

    1) 需求分析

    2) 收集数据

    3) 探索数据特性

    4) 提取数据特征并建模

    5) 开发代码(常用语言:R语言,Python语言,spark mllib库)

    6) 训练模型

    7) 应用系统集成(比如将训练好的算法模型集成到推荐系统中)

    通用机器学习算法应用工程技术架构

     

    3.4 机器学习必需数学知识

    在数据挖掘所用的机器学习算法中,很大一部分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的数学知识:概率、距离、线性方程

    3.4.1 概率

    基本概念:

    概率描述的是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比如,抛一枚硬币,出现正反两面的概率各为50%

     

    基本计算:

    设一个黑箱中有8个黑球2个红球,现随机抽取一个球,则

    取到黑球的概率为:8/(8+2) =0.8

    取到红球的概率:2 /(8+2) =0.2

     

    条件概率:

    假如有两个黑箱A/BA中有7黑球+1红球,B中有1黑球+1红球,假如随机抽取到一个球为红球,问,球来自A箱的概率——这就是条件概率问题

    所求概率可表示为: p(A|红球)   即在已知结果是红球的条件下,是来自A的概率

     

    条件概率的计算:

    P(A|红球) = P(A,红球)/P(A)

    <补充:具体运算过程>

    3.4.2 距离(相似度)

    在机器学习中,距离通常用来衡量两个样本之间的相似度,当然,在数学上,距离这个概念很丰满,有很多具体的距离度量,最直白的是“欧氏距离”,即几何上的直线距离

    v 图示:

    如图,在二维平面上有两个点(x1,y1) , (x2,y2),求两点之间的距离

     

    v 计算方法:

     D12 =  

     而在机器学习中,通常涉及的是多维空间中点的距离计算,计算方式一样:

     Dn =

     

    3.4.3 线性方程

    机器学习中的线性拟合或回归分类问题都需要理解线性方程

    v 图示

    线性方程用来描述二维空间中的直线或多维空间中的平面,比如在二维空间中,如图

                

    y=ax+b即是图中直线的线性方程:

    u 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u a b 是参数,决定直线的斜率和截距

    如果在多维空间中,线性方程则是表示平面,方程形式如:ax+by+cz+d=0

    v 计算方法

    初等数学经常已知a,  b求解x y,而在高等数学中,我们往往是知道大量的(y,x)样本比如(x1,y1)(x2,y2),(x3,y3)要求反推参数列表(a,b,..)

    在维度小,样本数据都“正确+精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线性方程求解的方式来解出a,b,....

    但在机器学习中,我们拿到的大量样本数据本身都是“不精确且充满噪点”的,所以代入方程来求解a,b...显然不可行,此时,一般都是采用逼近的思想来求解:

    1) 设定参数的初始值——>代入样本试探——>根据试探结果调整参数——>再次代入样本试探——>再调整参数

    2) 一直循环迭代直到获得一组满意的参数

    <补充:一个运算实例>

     

    3.4.5 向量和矩阵

    在以上3大数学问题中,都涉及到大量样本数据大量特征值的“批量运算”,此时,可运用数学中的工具:“向量和矩阵”

    N维向量:就是一个一维的数组(x1,x2,x3,x4,.....),数组中的元素个数即为向量的“维度数”

    矩阵:将多个(比如M) N维向量写在一起,就是矩阵(M*N):

     

    x11,x12,x13,x14,.....

    x21,x22,x23,x24,.....

    x31,x32,x33,x34,.....

    x41,x42,x43,x44,.....

     

     

    矩阵和向量的意义主要在哪呢?就是为了方便快速地进行大量数据(尤其是线性方程问题)的批量运算

     

    如:

    矩阵相加

    矩阵相乘

    -------------------------------------------------------------------------------------------------------

     

  • 相关阅读:
    数据不是搜集起来的,是沉淀下来的,跟脚印一样,脚印不是修路的人搜集起来的,只要有了路就一定有脚印,不可能说修一条路不留下脚印,世界上没有这样的路
    VC6.0编译的DLL文件能否反编译知道里面的代码?
    Why does the PDB format change every release?
    mysql_query与 mysql_real_query区别
    如何把Backtrack 5安装到U盘/Backtrack 4安装方法
    FreeBSD:像Linux下一样使用vim
    栈的出栈序列个数
    npm outdated -g --depth=0
    npm Updating packages downloaded from the registry
    TypeScript安装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ee-home/p/860883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