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我的java笔记

    1. 方法重载:这个是发生在编译时的。方法重载也被称为编译时多态,因为编译器可以根据参数的类型来选择使用哪个方法。
    方法覆盖:这个是在运行时发生的。方法覆盖被称为运行时多态,因为在编译期编译器不知道并且没法知道该去调用哪个方法。JVM会在代码运行的时候做出决定。
    泛型(又称类型检验):这个是发生在编译期的。编译器负责检查程序中类型的正确性,然后把使用了泛型的代码翻译或者重写成可以执行在当前JVM上的非泛型代码。这个技术被称为“类型擦除“。换句话来说,编译器会擦除所有在尖括号里的类型信息,来保证和版本1.4.0或者更早版本的JRE的兼容性。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List<String> my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10);   
    2. //编译后成为了:   
    3. List myList = new ArrayList(10);  


    注解(Annotation):你可以使用运行时或者编译时的注解。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public class B extends A {   
    2.    @Override  
    3.     public int compute(int input){      //method #4   
    4.         return 4 * input;   
    5.     }          
    6. }  

    @Override是一个简单的编译时注解,它可以用来捕获类似于在子类中把toString()写成tostring()这样的错误。

    面向切面的编程(Aspect Oriented Programming-AOP):切面可以在编译时,运行时或,加载时或者运行时织入。

    继承 – 发生在编译时,因为它是静态的
    Java语言本身不支持运行时继承,但是有一种替代的方案叫做“代理”或者“组合”,它表示在运行时组件一个层次对象的子类。这样可以模拟运行时继承的实现。在Java里,代理的典型实现方式如下: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public class Parent {   
    2.     public String saySomething( ) {   
    3.           return “Parent is called”;   
    4.     }   
    5. }   
    6.     
    7. public class Child  {   
    8.      public String saySomething( ) {   
    9.           return new Parent( ).saySomething( ) +  “, Child is called”;   
    10.     }   
    11. }  

    子类代理了父类的调用。组合可以按照下面的方式来实现:
    Java代码 复制代码 收藏代码
    1. public class Child  {   
    2.      private Parent parent = null;   
    3.     
    4.      public Child( ){   
    5.           this.parent = new Parent( );   
    6.      }   
    7.     
    8.      public String saySomething( ) {   
    9.           return this.parent.saySomething( ) +  “, Child is called”;   
    10.     }   
    11. }  
  • 相关阅读:
    信息产品是信息化理念的凝缩的精华
    自然科学技术表面上是反应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深层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思与在,为何没有行
    haproxysocket 参数记录
    zabbix 监控 haproxy 记录
    Centos6.5安装OpenLDAP
    ansible mysql模块的使用今年
    haproxy 官方文档查看
    centos 7 部署 mysql 报错记录
    ansible playbook学习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janzhuo/p/357600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