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用PCA(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信号滤波

    用PCA(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信号滤波

    此文章从我之前的CSDN上导入,代码什么的可以参考matlab官方帮助文档

    现在网上大多是通过PCA对数据进行降维,其实PCA还有一个用处就是可以进行信号滤波。网上对此的介绍比较少,正好最近研究了一下,所以把自己的理解记录下来。

    对于PCA原理的介绍网上已经有很多帖子,我比较喜欢的是这个:PCA的数学原理。文章把PCA降维定性和数学理解分析得生动且透彻,这里不再重复。

    更新:关于PCA的介绍也可以看我的这个:降维方法PCA与SVD的联系与区别

    直接上干货吧,简单一个例子:
    给定信号:

    其中有用信号为三个频率不同且幅值相位不相同的余弦函数之和,我把它设为20,30,50HZ,幅值分别为1,2,3。噪声信号u(t)为高斯白噪声,我们现在要用主成分分析将高斯白噪声从x(t)中滤掉。

    取100个样本x(t),每个样本的采样点数为1000,也就是1000维(我们可以将维度理解成采样点数,至于为什么维度跟采样点数有关,也许只是正好在数学带入上呈现出相同的形式)。将这100个样本组合成100×1000的矩阵D。这100个样本中间,包含着有用信号与噪声信号两个成分。我们可以把有用信号理解为我们的主要维度A,它的“能量”是比较大的,且可以用方差表示。而噪声信号可以理解成其他维度,与有用信号彼此不是很相关,但是还是有那么一丝的相关性。我们要做的滤波,也就是去噪,就是让他们彼此之间的维度不相关,然后去掉多余的维度,只留下有用信号。

    PCA的实现过程是比较规范化的:首先,求矩阵D的协方差矩阵B,协方差矩阵是个很有用的东西,他的对角线上表示的是各样本的方差,也可以理解为各维度的能量,对角线之外的元素表示不同维度之间的内积,也可以理解为相关程度。
    协方差矩阵

    然后,我们要讲不同维度的相关程度置0,这里可以用协方差矩阵的对角化得到。这样,我们得到的新维度两两之间就没有相关性了。然后,我们将得到的对角矩阵的特征值从大到小排列,刚才说了,对角线上特征值的大小表示相应维度的能量,表示不同维度对原信号的贡献率。

    贡献率

    可以看到,第一主成分,也可以说在这个维度下,它的贡献率(特征值、方差、能量)最高,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这个主成分包含最多的有用信号。而其他维度分别以很小的,彼此不相关的形式存在着,恰恰跟高斯白噪声的性质很像,所以其他主成分我们可以在滤波中把他们去掉。

    这跟降维还是有一定区别的。降维是指累计贡献率达到某个阈值,将阈值之内的主成分(维度)用来还原原始信号(有用信号+噪声信号),他更多的强调一种信号的降维还原。而滤波主要是将原来与有用信号中不相关的部分滤掉,不是一种单纯的无损还原。

    所以,我们取第一主成分就够了嘛,是不是!还原出来的信号如下图:这里写图片描述

    感觉还是不错的,然后我又跟FIR滤波器对比了一下,下面是他们分别的频域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还是可以看出明显区别的,因为FIR滤波只能滤除截止频率之外的频率分量,而PCA可以把与主成分没关系的量统统滤除。但是,PCA的局限性也就突显出来:他只能滤出与有用信号不相关的信号,对于相关或略有相关的信号,PCA显得就比较吃力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对本文有任何建议和意见请在评论区讨论,谢谢!
  • 相关阅读:
    SoapUI 使用笔记
    git 使用笔记(二)
    git 使用笔记(一)
    jquery 拓展
    hdu 1024 Max Sum Plus Plus (DP)
    hdu 2602 Bone Collector (01背包)
    hdu 1688 Sightseeing (最短路径)
    hdu 3191 How Many Paths Are There (次短路径数)
    hdu 2722 Here We Go(relians) Again (最短路径)
    hdu 1596 find the safest road (最短路径)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jwu/p/897082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