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盘管理:
服务器上的磁盘, 是虚拟磁盘,因为服务器上本来就没有这样的真实磁盘。实际上是客户端的磁盘,服务器管理云软件只是引用这样的客户端 磁盘。来实现对客户端磁盘的统一管理,
同理, 镜像管理, 也是虚拟镜像, 服务器上是没有客户端机上的真实镜像的,是对客户端操作系统镜像的引用而已!
-
镜像和磁盘等, 是在客户端(即所有的学生机一样的内容时)上进行制作的,这个制作好了后, 就作为一个模板来被引用, 制作好了后 “上传”到服务器。
-
注意关于上传, 是一个真实的数据传递 过程, 因为服务器上要保存一个备份, 以便 在系统断网、模板客户机不可用等的情况下,服务器可以直接使用自己保存的那一份模板, 而不必去引用调用 模板机上的 操作系统和磁盘布局。
第一步的镜像
==========================
会声会影由Ulead转为corel后,一般版本在16即x6就足够可用了。 软件本身还自带了一些sample示例的音频、视频、图片、tite,转场等资源。 视频的合成和编辑就是: 在时间轴上组合各种合成元素(视频、声音、图片、音乐等)。
转场要在 storyboard故事板视图模式下进行添加和编辑删改。
选中某一个视频元素层, 在上面 右键单击,可以选择 “split audio” 就可以将视频中的声音 (音乐)分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音轨。 voice track(track: 轨道,音轨,声轨)
vim的折叠:在有多个折叠的情况下, 并没有一个打开所有折叠的 操作键,也就是说 不能一次性的打开所有的折叠。 事实上, 你也并不需要这个功能,但是 你可以快速的跳转到上一个或下一个折叠处, 使用 zj, zk 或 【z,】z跳转。
premiere的操作 跟 videoStudio差不多,在思想上是通用的: 都是 先导入素材,然后编辑,最后导出视频。
在编辑视频的时候, 一定要有一个“故事线索”的思路在里面:
驱动精灵和驱动人生的比较?
- 前者的“历史”更久,驱动库更多更大更全面
- 后者的版本测评更仔细,更稳定,适合于服务器和重要设备
总之,驱动精灵的 更完善更全面,有些驱动人生安装不上的设备/安装不起的设备,使用驱动精灵都能安装上,
所以 对于一般办公使用/家用 的电脑使用 驱动精灵 就好了
关于扇区的理解?
大多数硬盘中,一般是一个 盘片,可以双面读写。每个面分成多个磁道、扇区,每个扇区的大小是512个字节
- 第一个扇区叫mbr扇区,大小也是512byte,开始的64个字节是分区表pt,后面的是引导管理程序
- 64个字节的分区表pt,每个分区定义用16个字节,包括该分区的起止地址、分区的类型、分区包含的扇区数目等,这么多内容,应该是用字节中 的 位来表示的??
- 由于分区表总共64个字节,每个分区用16个字节,因此,MBR的分区表 最多 只能有 4个主分区,或 3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扩展分区下可以有多个逻辑分区,每个逻辑也有一个分区表叫 EBR)。
- 扩展分区,总的被认为是一个分区,但是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
- 每个主分区中,用来表示 扇区个数的字节是 4个字节(共32位二进制),所以一个分区的容量最多是: 2的32次方 * 512字节=2TB, 也就是说,MBR每个分区的容量最多就是 2TB。 又由于 要求 每个分区的 起始地址 必须在2TB 内,所以,MBR的分区表最多能够管理 的磁盘容量就是 2TB
wim和ghost哪个更好?
这是目前两种最常用的win7安装方式,wim是windows提供的原版安装方式,是基于文件的file-based的。 安装文件是install.wim,它不记录硬件信息,所以通用性好,可以在多个硬件设备相差很大的机器上恢复,另外,它可以记录/整合多个版本(从家庭版到专业版到旗舰版)的系统文件,多个版本中相同的文件/资源只保留一份,这样可以做到wim的体积很小。
而ghost是 基于扇区sector-based 的备份方式, 它是一种“强行塞入”的方式进行写入的,安装文件是它的安装效率更高,但是通用性差,在一个机器上备份的ghost文件很难在另一个机器上复原使用。
-
也就是说, wim安装但是:
-
windows的回收站?
并不是在c盘的桌面上, 而是在每一个分区(每个盘)下有10%的比例区域(可变可调的),用来缓存。删除文件后,原来的空间并不会马上被释放,只有当回收站被清空时,文件原来占有的空间才会被释放。
在每个盘的根目录下有一个 $RECYCLE.BIN文件夹, 里面就有 该盘下被删除文件的历史。 删除文件实际上是抹去了文件的头部和尾部信息,桌面上的 回收站其实只是一个 链接, 它就记录了被删除文件的 头部和尾部 信息。
新建分区镜像, 是基于客户机的真实分区进行创建的. 然后上传到服务器上, 其他后面的磁盘管理/操作系统管理 都是 对前面的 镜像的一个 引用!
-
只需要两台机器, 一台是服务器, 上面安装 联想云管理的服务端, 一台是客户机, 上面安装联想云管理的客户端, 而其他 客户端机器就不需要安装什么了
-
服务器上只是 存储和管理/ 部署分发 客户机上的 镜像/磁盘等. 除此之外, 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 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事实上, 服务器机子, 甚至 完全可以装 与客户机不同的操作系统, 比如 win server, 等.
-
其他客户机 从pxe网卡启动, 会监测 本地磁盘 和服务器上的镜像之间 有没有什么差别,事实上(是通过一个 标志记号的变量来比较). 如果有 就从 服务器上下载部署 新的更新. 而此时客户机 就是从网络启动的了, 不是从本地磁盘上 启动了. 此时就相当于一个 "无盘系统" .
-
重新部署/ 更新的时候, 都是一个 虚拟磁盘, 因为更新相当于 把c/d等的变化上传到服务器上, 但是C盘本身 就有改变, 所以,此时不能从c盘启动了, (操作系统不能自己在运行的时候 又把自己给更改了),所以就通过虚拟系统把盘挂在服务器上, 从而读取C盘的更改内容到服务器上.
-
这种部署, 是可以一边部署一边使用, 但是使用会很慢, 而且 更改会被丢失, 因为你看到的磁盘其实是虚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