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const和var
ES2015(ES6) 新增加了两个重要的 JavaScript 关键字: let 和 const。
let 声明的变量只在 let 命令所在的代码块内有效。
const 声明一个只读的常量,一旦声明,常量的值就不能改变。
let 命令
基本用法:
{
let a = 0;
a // 0
}
a // 报错 ReferenceError: a is not defined
代码块内有效
let 是在代码块内有效,var 是在全局范围内有效:
{
let a = 0;
var b = 1;
}
a // ReferenceError: a is not defined
b // 1
不能重复声明
let 只能声明一次 var 可以声明多次:
let a = 1;
let a = 2;
var b = 3;
var b = 4;
a // Identifier 'a' has already been declared
b // 4
for 循环计数器很适合用 let
for (var i = 0; i < 10; i++) {
setTimeout(function(){
console.log(i);
})
}
// 输出十个 10
for (let j = 0; j < 10; j++) {
setTimeout(function(){
console.log(j);
})
}
// 输出 0123456789
变量 i 是用 var 声明的,在全局范围内有效,所以全局中只有一个变量 i, 每次循环时,setTimeout 定时器里面的 i 指的是全局变量 i ,而循环里的十个 setTimeout 是在循环结束后才执行,所以此时的 i 都是 10。
变量 j 是用 let 声明的,当前的 i 只在本轮循环中有效,每次循环的 j 其实都是一个新的变量,所以 setTimeout 定时器里面的 j 其实是不同的变量,即最后输出12345。(若每次循环的变量 j 都是重新声明的,如何知道前一个循环的值?这是因为 JavaScript 引擎内部会记住前一个循环的值)。
不存在变量提升
let 不存在变量提升,var 会变量提升:
console.log(a); //ReferenceError: a is not defined
let a = "apple";
console.log(b); //undefined
var b = "banana";
变量 b 用 var 声明存在变量提升,所以当脚本开始运行的时候,b 已经存在了,但是还没有赋值,所以会输出 undefined。
变量 a 用 let 声明不存在变量提升,在声明变量 a 之前,a 不存在,所以会报错。
const 命令
const 声明一个只读变量,声明之后不允许改变。意味着,一旦声明必须初始化,否则会报错。
基本用法:
const PI = "3.1415926";
PI // 3.1415926
const MY_AGE; // SyntaxError: Missing initializer in const declaration
暂时性死区:
var PI = "a";
if(true){
console.log(PI); // ReferenceError: PI is not defined
const PI = "3.1415926";
}
ES6 明确规定,代码块内如果存在 let 或者 const,代码块会对这些命令声明的变量从块的开始就形成一个封闭作用域。代码块内,在声明变量 PI 之前使用它会报错。
注意要点
const 如何做到变量在声明初始化之后不允许改变的?其实 const 其实保证的不是变量的值不变,而是保证变量指向的内存地址所保存的数据不允许改动。此时,你可能已经想到,简单类型和复合类型保存值的方式是不同的。是的,对于简单类型(数值 number、字符串 string 、布尔值 boolean),值就保存在变量指向的那个内存地址,因此 const 声明的简单类型变量等同于常量。而复杂类型(对象 object,数组 array,函数 function),变量指向的内存地址其实是保存了一个指向实际数据的指针,所以 const 只能保证指针是固定的,至于指针指向的数据结构变不变就无法控制了,所以使用 const 声明复杂类型对象时要慎重。
const 声明一个只读变量,声明之后不允许改变。意味着,一旦声明必须初始化,否则会报错
js的new Date()函数注意事项
用第一种方法才能获取正确的时间:因为日期的五种构造方法并没有这种字符串作为参数,这儿是只要是能被Date.parse()方法解析的字符串,都可以当作参数,以下是五种构造方法
JS中 [] == ![]结果为true,而 {} == !{}却为false, 追根刨底
①、根据运算符优先级 ,! 的优先级是大于 == 的,所以先会执行 ![]
!可将变量转换成boolean类型,null、undefined、NaN以及空字符串('')取反都为true,其余都为false。
所以 ! [] 运算后的结果就是 false
也就是 [] == ! [] 相当于 [] == false
②、根据上面提到的规则(如果有一个操作数是布尔值,则在比较相等性之前先将其转换为数值——false转换为0,而true转换为1),则需要把 false 转成 0
也就是 [] == ! [] 相当于 [] == false 相当于 [] == 0
③、根据上面提到的规则(如果一个操作数是对象,另一个操作数不是,则调用对象的valueOf()方法,用得到的基本类型值按照前面的规则进行比较,如果对象没有valueOf()方法,则调用 toString())
而对于空数组,[].toString() -> '' (返回的是空字符串)
也就是 [] == 0 相当于 '' == 0
④、根据上面提到的规则(如果一个操作数是字符串,另一个操作数是数值,在比较相等性之前先将字符串转换为数值)
Number('') -> 返回的是 0
相当于 0 == 0 自然就返回 true了
总结一下:
[] == ! [] -> [] == false -> [] == 0 -> '' == 0 -> 0 == 0 -> true
那么对于 {} == !{} 也是同理的
关键在于 {}.toString() -> NaN(返回的是NaN)
根据上面的规则(如果有一个操作数是NaN,则相等操作符返回 false)
总结一下:
{} == ! {} -> {} == false -> {} == 0 -> NaN == 0 -> false
在转换不同的数据类型时,对于相等和不相等操作符:在JS高程中一书中给出如下的基本转换规则
①、如果有一个操作数是布尔值,则在比较相等性之前先将其转换为数值——false转换为0,而true转换为1;
②、如果一个操作数是字符串,另一个操作数是数值,在比较相等性之前先将字符串转换为数值
③、如果一个操作数是对象,另一个操作数不是,则调用对象的valueOf()方法,用得到的基本类型值按照前面的规则进行比较
这两个操作符在进行比较时则要遵循下列规则。
①、null 和undefined 是相等的
②、要比较相等性之前,不能将null 和 undefined 转换成其他任何值
③、如果有一个操作数是NaN,则相等操作符返回 false ,而不相等操作符返回 true。重要提示:即使两个操作数都是NaN,相等操作符也返回 false了;因为按照规则, NaN 不等于 NaN
④、如果两个操作数都是对象,则比较它们是不是同一个对象,如果两个操作数都指向同一个对象,则相等操作符返回 true;否则, 返回false
Js的valueOf和toString
在JS的数据类型中有两个方法 Object.prototype.valueOf 和 Object.prototype.toString,在实例到这两个的区别是什么?
1.valueOf应用于运算,toString应用于显示.
2.在进行对象转换成字符串时(例如:alert(test)),将优先调用 toString,如果没有 toString 方法了,就调用 valueOf方法,如果tostring 和 valueOf都没重写,就按照 Object的toString 方法输出.
3.在进行强转字符串类型时将优先调用toString方法,强转为数字时优先调用valueOf。
4.在有运算操作符的情况下,valueOf的优先级高于toSt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