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 腾讯敏捷转型No.4 】为什么敏捷团队不要超过15人

    早期,腾讯公司的架构是比较简单的。从上至下分别是:公司——商业单元(BU)——部门——组——员工,每个部门基本上就是负责一个大的产品,每个组都是按照专业进行分工和管理,例如:产品组、终端组、后台组、设计组、运维组、质量组等等。

    草拟一个项目需要在每个小组里面抽调人力,部门的总经理就需要和每个小组的组长沟通,经过沟通以后,确定了该项目需要的人力安排,然后就开始执行项目。执行项目过程中的困难,需要决策,例如:人员安排调整,产品需求变更和是否延期发布等等,都需要总经理和组长们开会协调或者私下沟通决定,组员们需要等待协调的结果去执行,这个过程如果需要开会,与会人数有限,并且不能把实际相关的人拉进来,还需要实际执行人员写报告给组长,组长给总经理回报。

    在实际执行的结果中,总经理和领导们没有完全了解到实际情况,在开会的时候还会把实际相关的人拉到会议室再确认一遍,最终会议的结果通过每个组长的邮件或者是小组内会议进行传达,员工这才知道执行结果。有时候因为每个组长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不一样,还会在执行项目的时候暴露信息不一致的问题,这些问题还要经过向上级反馈和确认之后,调整后再次执行。

    腾讯敏捷转型案例1.webp.jpg

    腾讯公司早期规模不大,人数少,每个部门人数在100人左右,所以产品和项目数都少,上面所说的流程也不算太漫长。直到腾讯公司上市以后,每个部门都进行了扩张,每个部门的人数迅速扩张到200至300人,基层人数激增,领导干部储备不足,并且在成立BU之后,有些横向支撑组还组成了独立部门,这样直接导致在执行项目的时候,要跨部门进行协调工作,慢慢出现了“决策越来越慢”、“流程越来越长”、“团队离用户越来越远”的“大企业病”。

    问题出现了,应该要怎么解决呢?

    对应以上的问题,腾讯公司决定采用敏捷Scrum做出以下的实践:

    • 决策快速化

    • 流程轻量化

    • 团队自组织

    经过一段时间Scrum的实践,为了让Scrum团队实现以上效果,需要做到一些约定:

    • 团队成员的角色是齐备的

    • 团队承担的业务是闭环的

    • 团队成员项目期间最好坐在一起

    • 团队规模控制在15人以内

    腾讯敏捷转型案例2.webp.jpg

    决策快速化

    实现决策快速化最大的障碍是任何协调和沟通都需要正式开会。例如,我们每个Scrum团队的团队成员都是角色齐备的,也就是每个Scrum团队具备自己完成业务目标的所有专业角色,包括:产品经理、终端研发人员、后台开发人员、设计师、运维人员、测试人员等等。那么需要作出任何决策的时候,每个团队中团队可以直接作出决策,不需要开会,不需要请示领导,人数不超过15人,既可以找工作桌旁边的任何空地,也可以直接围绕白板开会,会议记录写在白板上,拍下一张照片,发邮件向上汇报记录一下就可以了,这样会议不会超过30分钟,简洁高效,而且团队中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产生疑问,每个团队里做出决策就执行, 那领导的存在的价值在哪里?

    领导的价值在于:第一、正确规划需要多少组Scrum团队才能完成部门业绩;第二、制定每组Scrum团队的业务目标;第三、确保每组Scrum团队包括所需要的角色和人员。而完成这三件事,就是部门领导存在的价值,如何平衡从中人员调配和目标划分并且完成业绩,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精力。

    流程轻量化

    实现流程轻量化的最大障碍是团队没有坐在一起。如果团队中的成员都坐在一起,促进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根本不需要系统的流程或者工具来管理,有什么需求和问题,直接说出来就可以了,甚至是要想知道这个成员的工作进展如何,只要走到座位旁边看一眼就知道了。

    我曾经拜访过的一些企业里面,我发现,如果某个企业里面,每个人都是在规规矩矩坐在座位上,整个办公场所都是安安静静,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那么这个企业团队协作是很有问题的,估计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只是走流程提单的。团队氛围热热闹闹的,团队成员之间亲密无间的合作,互相之间没有上下级之分地大呼小叫,这样的团队协作氛围更融洽,更容易促进工作协调开展。而冷漠的团队氛围中,每次工作只需要提单走流程,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很疏远,即使知道对面的同事也要走流程提工作单,你不提单,别人也不知道你的工作量。

    我在腾讯公司管理团队的时候,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团队成员相互熟悉起来,每个人的个性、爱好、长处都会得到充分的展现,这样子团队协作才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既然团队成员能够顺畅配合,又何必追求流程呢?

    团队自组织

    实现团队自组织是最难的。因为业务的闭环是很多企业很难做到的。也去的闭环意义在于,团队所作所为能立即影响业务目标,根据反馈的好坏迅速调整,最终实现业务目标。

    我们所看到腾讯公司的大产品,腾讯都会拆分某个模块给某个敏捷团队负责,拆分的原则就是这个产品模块可以独立闭环。

    举个例子,具体产品名称就不说了,这个产品里面有一个“搜索框”,就是独立的一直十几人的团队负责。这个团队只负责这个搜索框以及后面的二级页面。根据运营需要,这个搜索框会展示不同的Hot Key,这些Hoy Key除却公司内部的战略要求,其它的都是需要客户付费才会展示的,团队会关注哪些Hot Key 适合展示,这个Hot Key转化率很高,最终这个项目挣的钱最多。而如果你输入一个泛词在这个搜索框搜索,例如“游戏”,每一个展示出来的游戏都需要收费,那么如何评判什么展示效果和演变的算法的标准,就由团队不断根据数据和用户反馈进行调整和优化。当团队的日常运作都在围绕着自己的业务目标的时候,这就代表着他们慢慢自组织起来了。

    不超15人的Scrun团队

    Scrum团队规模为何要在15人以内,有这方面的原因。首先,根据西方的组织行为学,里面有一个Magic Number “七”。当团队规模大于七个之后,就会有团队成员不能得到周全的照顾了,所以Scrum原本提倡8人以内的小团队。其次,国内的团队最容易被大家接受的团建方式就是吃饭,而国内大部分大圆桌就是12人的,有一些大店有勉强能容纳15个人的大圆桌。吃饭的时候大家都坐在一桌上,很舒服。如果是超过15人的团队的时候, 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就开始涌现。如果一个大桌子,大家没得选,随便坐。如果是两个桌子,有一桌有领导,有一桌没有领导,有人早到了,怎么选择?如果团队的人都在一个桌子上,任何人说话,大家都能听见,很好沟通,而两桌的信息传递就有不平衡了。最后,要保持沟通的一致性团队成员就不能大于15人。

    敏捷强调团队成员的共识,而随着人数的增加,沟通成本会直线增大。晨会的时候,15个人勉强还能围成一团,再多就没有办法实现了。所以综上所述,一个完备的Scrum团队,最好规模控制在15人以内。当然,能控制8个人的小团队是最好的,但是考虑到全栈工程师和复合型人才太少,所以一般很难做到。

    【彩蛋】

    上期我们提到一个问题:把Sprint比如一个集装箱,当一个集装箱装不下一头大象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很多同学选择了把大象砍成可以放进去集装箱的体积,然后互相讨论砍头还是砍腿,还是砍屁股呢?就像我们平日开需求评审会一样,大家习惯PK和对抗思维,一点都不在意砍完的大象被装进集装箱是否还有生命意义。其实正确的答案就是,装这头大象的儿子——小象。小象是具有生命意义的,而且如果可以,它最终会长成大象的。一头小象养成成本是很小的,可以减少团队试错的成本,你说这样的方法是否会好一些?

    系列文章#

    第一辑:我亲历的鹅厂敏捷转型

    NO.1 敏捷是什么鬼

    NO.2 帅哥,来多少的敏捷

    NO.3 Scrum有什么好

    NO.4 为什么敏捷团队不要超过15人

    NO.5 需求没做完可以发布嘛

    NO.6 如何打造称手的武器

    NO.7 QQ邮箱怎么成为行业第一的

    NO.8 你爱上手机QQ么

    NO.9 天天系列天天见哟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老布谈敏捷”(ID:bootagile)

    作者:薛军/Boots,现任:深圳市一起六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腾讯大学外聘高级讲师,业问特聘腾讯之道讲师。曾任腾讯项目管理通道委员会会长,腾讯项目管理P4专家,敏捷教练,腾讯LBS总监

    本文由@薛军 原创发布于博客园,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相关阅读:
    leetcode 347. Top K Frequent Elements
    581. Shortest Unsorted Continuous Subarray
    leetcode 3. Longest Substring Without Repeating Characters
    leetcode 217. Contains Duplicate、219. Contains Duplicate II、220. Contains Duplicate、287. Find the Duplicate Number 、442. Find All Duplicates in an Array 、448. Find All Numbers Disappeared in an Array
    leetcode 461. Hamming Distance
    leetcode 19. Remove Nth Node From End of List
    leetcode 100. Same Tree、101. Symmetric Tree
    leetcode 171. Excel Sheet Column Number
    leetcode 242. Valid Anagram
    leetcode 326. Power of Three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ootsagile/p/964227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