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astland
两日前(4月20日),沪深两市成交金额合计已达到1.8万亿。其中,沪市成交1.1476万亿,流通市值达到29.4万亿。由于上交所没有预见到单日万亿成交来得这么快,以至交易系统出现数据溢出。
交易所失算,“老兵”谨慎看多
成立于1990年的上交所已经是34岁的“成年人”,本不该在全体地球人面前“出丑”。
2013年沪深两市日均交易额合计只有2000亿,1万亿似乎遥远。2014年11月28日,两市交易额合计首次突破7000亿(其中沪市4020亿),这已经是史上最的高成交纪录了。不料仅仅四个交易日后的12月5日,两市成交额历史性地站上1万亿。尽管成交额的增长迅猛至斯,上交所还是没能预见到单日成交量这么快就达到万亿级别,市场之任性可见一斑。
有三句话一直适用于A股。第一句是:行情总是在绝望中产生,在犹豫中上涨,在疯狂中死亡; 第二句不仅适用于股市: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第三句所指不仅是中国资本场: Market has no memory。
淫浸多年的老股民和财经媒体人,多半采取谨慎看多、小心做多的态度。有人把多年前的旧稿拿出来稍加改动、换个日期就发表了出来。有人干脆把8年前的旧稿直接贴出来。
政策市的轮回
1990年12月19日,时任上海市长的朱镕基敲响了上交所开业的第一声锣(当年可供交易的股票仅有8只)。
中国股市从一开始就有鲜明的政策烙印。开设交易所最初的目的是帮国企脱困,后来陆续加进促进新经济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目标。符合政策导向者上,不符合者拒。比如要打压房地产,开发商上市融资或任何形式的再融资统统不批。不仅如此,有关部门会在对股市点位高低、有无泡沫,居民存款是否“搬家”进行评估后,决定鼓励还是打压股民的投资热情。特别是在打压中,“组合拳”、“十二道金牌”、“半夜鸡叫”、“人民日报社论”,无所不用其极,不把指数打下去誓不罢休。
久而久之,投资者对政策干预形成强烈的预期乃至依赖。股市过热时,人人预见到政策会来降温,监管部门动作慢了或者效果不明显,呼吁政策干预之声四起。交易清淡时则坐等利好,认为把资本市场搞活是政府的本分。
经济发展总是有周期的,资本市场自然会随之波动。靠政府扶持或打压,由于政策效果的滞后,资本市场波动的幅度会被人为放大。近25年来,A股市场经历了三次轮回。若以上证指数为标志,就是105-1559-326,326-2245-998和998-6124-1665。前两个轮回关乎股市的生死存废,而规模最大、牵动亿万家庭的是第三次。
GDP增幅预计超过11%、奥运会临近、“全流通”为市场提供了适量筹码,多重因素使2007年的股市成为疯牛,政策铁拳频频挥出。2006、2007两年间,央行7次打出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组合拳”。2007年5月30日凌晨,财政部将股票交易印花税从千分之一上调至千分之三,史称“半夜鸡叫”。重重打压之下,上证指数终于在2007年10月冲高到6124点后开始回落。为了把过剩的流动性“关进笼子”,2008年后,央行又先后18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在被压抑的5年间,上证指数徘徊在2000点一线。直到2014年11月起,央行2次降息、降准,上证指数从2200点回升到4300一线。在老股民看来,A股正处于第四个轮回(从1665点开始)的上升阶段,高点是6000点、8000点还是1万点不好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跌下来时又会套牢无数股民,足以让他们灰心到忘记账户密码。
此一时,彼一时
老股民虽然理性,但如果没有察觉“第四轮回”与前三个的区别,还是会陷入盲目乐观的误区。
首先,IPO及全流通使A股流通市值膨胀的速度远远超过居民储蓄存款增速。众所周知,A股的兴旺与全民炒股、储蓄搬家犹如一张纸的两个面,是分不开的。上证指数为1665点时,A股流通市值约为3.8万亿,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约为21万亿,4月20日,沪深两市流通市值分别为29.4万亿和6.3万亿,合计为35.7万亿。六年间流通市值增长了8.4倍,储蓄存款只增加了1.4倍。1664点时流通市值为居民储蓄余额的18%,如今流通市值占到居民储蓄(约为49.9万亿)的71.5%。还有多少储蓄可以搬家?政府已着手振兴房地产市场,相当一部分存款会变成“砖头瓦块儿”,可以流入股市的资金又得少几万亿。
所以,“30万亿资金分三波入市”纯属欺人之谈!#证券公司大忽悠#
其次,此轮暴涨被称为“杠杆牛市”,已达3万亿的融资融券只是冰山一角。民间借钱炒股、新兴的互联网P2P配资暗流涌动,规模或已超过“两融”。2007年月薪5000元的白领,每月从工资中挤出1000元炒股。今天,没有见识过资本市场凶险的新股民,尝到些甜头就敢拿2万到P2P平台配资8万!杠杆牛市的死穴就是抗风险能力低。用自己的钱炒,被套时可以“放着”。用借来的钱炒,可能回被迫平仓止损。上次从6124点开跌,市场曾有三、四次企稳,如果杠杆率象今天这样高,恐怕会跌得更惨。
最后,2007年股市暴涨是因为“信心爆棚”,此次则相反。许多民间资本对实体经济缺乏信心,才转而投入股市。
如何摆脱此次轮回?
25年来,股民真心没什么长进,从50后到90后都是只认概念不看业绩,增发意识不到自己被稀释、“10送10”以为拣到天大的便宜……所以全通教育、朗玛信息们仍然大行其道。好在监管部门对“政策市”弊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试错的次数也已经够多,而且有成熟资本市场的经验可以借鉴。此番A股能否摆脱政策市的轮回,避免接下来非理性的暴涨和惨烈的大跌,只有看监管部门的做为了。
监管部门的总体思想很明确:定规则、让市场发挥作用。
首先是IPO提速。2014年6月重启后,有77家新股发行上市。2015年预计将有200家企业IPO。批量发行新股可谓一举三得。一是让资本市场更好地完成为实体经济输血的“本职任务”;二是增加新股供给,平抑价格;三是提高直接融资占比,优化融资结构,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其次,加快推进股票发行由审核制走向注册制并取消对财务状况及持续盈利的要求。本质上讲,就是让市场而不是由官员判断某家企业是不是可以上市交易。此前BAT为代表的优秀IT企业远赴海外上市,乐视、网宿、暴风称霸科技板块的现象会逐步得到缓解。
最后是进一步加强做空力量。包括允许机构投资者借股做空,将可以做空的股票数量扩大至1100只。多头的敌人应当是空头,而不是政府。如果投资者认为股价过高,可以借股做空,而不必等着政策把股价打下来再买入。
市场能解决的让市场解决,解决不了的还得监管部门出手,目前最重要的是去杠杆化。证监会禁止券商做两融业务开展场外配资、伞形信托,为的就是降低杠杆风险。
http://tech.firefox.163.com/15/0423/07/FCB10MDOPV9QT4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