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测试报告需要包括什么?
下面,简单了解一下它由什么组成以及每部分的内容关键点是什么
1、缺陷标题 :是对缺陷的概括性描述,通常采用“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什么问题”
比如:"用户不能登录","用户信息页面的地址栏位置不正确",这样的描述就等于没说,直接造成缺陷管理的低效
标题应该尽可能描述本质,避免只停留在表面,且 标题不易过长,更详细的描述写在缺陷描述里
2、缺陷描述:通常是指对缺陷本质以及现象的描述,对缺陷标题的细化,目的是清晰简洁的描述缺陷,有利于开发聚焦缺陷本质
3、缺陷影响:是指缺陷引起的问题对用户或者对业务影响的范围以及影响程度
缺陷影响决定了缺陷的优先级(Priority)和严重程度(Severity),开发经理会以此为依据来决定修复该缺陷的优先级;而产品经理会以此为依据来衡量缺陷的严重程度,并决定是否要等该缺陷被修复后才能发布产品。
测试工程师准确描述缺陷影响的前提是,必须对软件的应用场景以及需求有深入的理解,这也是对测试工程师业务基本功的考验。
4、环境配置:为缺陷的重现提供必要的环境信息
包含操作系统的类型与版本、被测软件版本、浏览器的种类和版本、被测软件的配置信息、集群的配置参数、中间件的版本信息等等。
比如,“菜单栏上某个条目缺失的问题”只会发生在 Chrome 浏览器,而其他浏览器都没有类似问题。那么,Chrome 浏览器就是环境敏感信息,必须予以描述,而至于 Chrome 浏览器是运行在什么操作系统上就无关紧要了,无需特意去描述了。
5、前置条件:是指测试步骤开始前系统应该处在的状态,其目的是减少缺陷重现步骤的描述。
比如,用户在执行登录操作前,需要事先在被测系统准备好待登录用户,你在描述时也无需增加“用测试数据生成工具生成用户”的步骤,可以直接使用 “前置条件:用户已完成注册”的描述方式。
6、缺陷重现步骤:是整个缺陷报告中最核心的内容,其目的在于用简洁的语言向开发工程师展示缺陷重现的具体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通常是从用户角度出发来描述的,每个步骤都应该是可操作并且是连贯的,所以往往会采用步骤列表的表现形式。
对于缺陷重现步骤的描述应该尽量避免以下 3 个常见问题:
①笼统的描述,缺乏可操作的具体步骤。
②出现与缺陷重现不相关的步骤。
③缺乏对测试数据的相关描述。
7、期望结果和实际结果:期望结果和实际结果通常和缺陷重现步骤绑定在一起,在描述重现步骤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说明期待结果和实际结果。期待结果来自于对需求的理解,而实际结果来自于测试执行的结果。
当你描述期望结果时,需要说明应该发生什么,而不是什么不应该发生;而描述实际结果时,你应该说明发生了什么,而不是什么没有发生。
8、优先级(Priority)和严重程度(Severity):缺陷优先级是指缺陷必须被修复的紧急程度,而缺陷严重程度是指因缺陷引起的故障对软件产品的影响程度。
9、变通方案(Workaround): 变通方案是提供一种临时绕开当前缺陷而不影响产品功能的方式,通常由测试工程师或者开发工程师完成,或者他们一同决定。
10、根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根原因分析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 RCA,
如果你能在发现缺陷的同时,定位出问题的根本原因,清楚地描述缺陷产生的原因并反馈给开发工程师,那么开发工程师修复缺陷的效率就会大幅提升,而且你的技术影响力也会被开发认可。
11、附件:附件通常是为缺陷的存在提供必要的证据支持,常见的附件有界面截图、测试用例日志、服务器端日志、GUI 测试的执行视频等。
总结:
一份高效的软件缺陷报告,应该包括缺陷标题、缺陷概述、缺陷影响、环境配置、前置条件、缺陷重现步骤、期望结果和实际结果、优先级和严重程度、变通方案、根原因分析,以及附件这几大部分。
缺陷报告的每一部分内容,都会因为目的、表现形式有各自的侧重点,所以想要写出一份高效的软件缺陷报告,需要对其组成有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