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模式:
再看这本书之前,对于什么是团队模式没什么概念,只是觉得团队模式就是在一起干事就行,或者就是几个人各干各的,然后把所有人的工作汇总就行。但看过这本书的第五章过
后使我眼前一亮,原来团队模式还有这么多,比如说“主治医生模式”、“明星模式”、“社区模式”等等。对于很多事众人的力量总是大于个人,效率也肯定比个人的效率高,但如果没有选择
好团队模式,或许还不如个人的效率。在本次的实践中体会更深。
如何提高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之前看过一个算是笑话的名句,“靠点名留住学生的老师,就像是靠怀孕留住人的小三”。这个话可能说得有点糙,但是理还是挺实在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是引路人,也算是另类的
“推销人员”了,要想别人来买你的东西,那就应该想着去怎样说服“顾客”来买,说中他们动心的地方,不能把东西放在那就行了或者胡乱的说一通。不过肯定也存在压根什么都不买的人,那
就另说了。 当然自己本身也得去发现书中的亮点,提高自己的兴趣,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中流逝,不知不觉这学期软件工程的课程已经接近尾声了。回想起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程的陌生感到现在的一丝熟悉,这个过程中使我对软件的理解发生了质的改变。
最开以为软件就是程序,就是一串串的代码组成就行。但在翻开书看过之后,原来书中是这样写的“软件是程序和所有使程序正确运行所需的相关文档和配置信息”。第一次课后我明白了软
件工程是致力于专业化软件开发的理论、方法和工具的研究。
其实在我看来,软件工程与其说是一门课程,不如说是一门思想,是一个如何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过程,应该说其范畴已经远远不止局限于该门课程,成为了一个综合的能够解决问题的思想
集合。学习软件工程能够加强人的整体思维能力,对人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培养良好的分析规划和团队意识。学习了软件工程,我们可以在给定成本、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适用性、有
效性、可修改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可互操作性和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产品。追求 这些目标有助于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开发效率,减少维护的
困难。
总之,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注意多读书、多思考、多练习、多讨论,不断熟悉书本的基础,并以此为基础将其扩散开来,应用于今后的实践。不断锻炼自己,成为社会的可用之才,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