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发现有两种单例的方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final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优点:易读,性能稍高。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
优点:灵活性高。
我平常使用的是这个样子的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if(INSTANCE == null){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其中的区别是使用了final。
很是不懂前两种与后一种的区别,于是经过百度发现:
final修饰变量的功能是,一次初始化不能再被修改,既然是私有变量,就只考虑内部对这个变量的处理了,如果需要修改就不加final
而在单例模式中,如果存在释放资源的情况下,就不能加final修饰了,比如针对你贴的这个单例,如果提供方法:
public void releaseInstance(){ if(instance != null){ instance = null; } }
释放资源之后,如果需要重新使用这个单例,就必须存在重新初始化的过程,所以不能加final,对于不需要释放资源的情况,可以加final
至于要使用哪种方式,要不要加final修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