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synchronized 原理

    在Java里面,最基本的互斥同步手段就是synchronized关键字,这是一种块结构(Block Structured)的同步语法。synchronized关键字经过Javac编译之后,会在同步块的前后分别形成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这两个字节码指令。这两个字节码指令都需要一个reference类型的参数来指明要锁定和解锁的对象。如果Java源码中的synchronized明确指定了对象参数,那就以这个对象的引用作为reference;如果没有明确指定,那将根据synchronized修饰的方法类型(如实例方法或类方法),来决定是取代码所在的对象实例还是取类型对应的Class对象来作为线程要持有的锁。

    根据《Java虚拟机规范》的要求,在执行monitorenter指令时,首先要去尝试获取对象的锁。如果这个对象没被锁定,或者当前线程已经持有了那个对象的锁,就把锁的计数器的值增加一,而在执行monitorexit指令时会将锁计数器的值减一。一旦计数器的值为零,锁随即就被释放了。如果获取对象锁失败,那当前线程就应当被阻塞等待,直到请求锁定的对象被持有它的线程释放为止。

    从功能上看,根据以上《Java虚拟机规范》对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的行为描述,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关于synchronized的直接推论,这是使用它时需特别注意的:

    1. 被synchronized修饰的同步块对同一条线程来说是可重入的。这意味着同一线程反复进入同步块也不会出现自己把自己锁死的情况。
    2. 被synchronized修饰的同步块在持有锁的线程执行完毕并释放锁之前,会无条件地阻塞后面其他线程的进入。这意味着无法像处理某些数据库中的锁那样,强制已获取锁的线程释放锁;也无法强制正在等待锁的线程中断等待或超时退出。

    从执行成本的角度看,持有锁是一个重量级(Heavy-Weight)的操作。在第10章中我们知道了在主流Java虚拟机实现中,Java的线程是映射到操作系统的原生内核线程之上的,如果要阻塞或唤醒一条线程,则需要操作系统来帮忙完成,这就不可避免地陷入用户态到核心态的转换中,进行这种状态转换需要耗费很多的处理器时间。尤其是对于代码特别简单的同步块(譬如被synchronized修饰的getter()或setter()方法),状态转换消耗的时间甚至会比用户代码本身执行的时间还要长。因此才说,synchronized是Java语言中一个重量级的操作,有经验的程序员都只会在确实必要的情况下才使用这种操作。而虚拟机本身也会进行一些优化,譬如在通知操作系统阻塞线程之前加入一段自旋等待过程,以避免频繁地切入核心态之中。

  • 相关阅读:
    用Darwin和live555实现的直播框架
    用Darwin和live555实现的直播框架
    VS2010 C++编译报错LINK : fatal error LNK1123: 转换到 COFF 期间失败: 文件无效或损坏
    VS2010编译和运行项目错误
    C#如何使用VS2010与SQL2008建立链接及初步调用(转)
    linQ to sql 查询生成的sql语句
    查看Linq to Sql生成的sql语句(转)
    linq to sql 项目移植后,数据库实体类需要重新创建?
    什么是Asp.net Core?和 .net core有什么区别?(转)
    ASP.NET Core 2.0 使用支付宝PC网站支付实现代码(转)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ag2050/p/1242036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