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坚持,再坚持---工作总结

         一转眼就快35了,距离IT界里说的30岁都很久了,在中国IT环境里,似乎不再适合写代码了,所以志在继续Coding的我,还要坚持,再坚持。

         毕业后就来到杭州找工作,那时的公司主要是做一些小网站以及C/S架构的应用程序,比如餐饮、酒店管理系统,这种小系统一般都是基于局域网内的小型系统,自己在学校里面没有做过什么项目以及到公司实习,所以那时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想找开发的工作还是很难的,由于自己生活费都是找同学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一直耗着,先找了一家做点菜系统的小公司做实施,去餐饮店安装调试系统以及培训等。工作的性质就是出差在客户那里比较多。技术上数据库使用ServerSql2000,刚开始使用的系统版本是用VB写的,后面改用.NET C#,报表系统由原来的水晶报表改成Delphi的FastReport。那时刚进公司还不到10人,公司是代理广东一家的点菜系统,由于要改系统需求时非常麻烦,所以老板后来索性把代理公司的技术经理挖过来,后来才慢慢有2,3个人来开发,我们在现场实施时要改东西就只能跟公司开发人员讲,他们改好后再通过QQ发过我们,那时反正改个东西还真折腾,客户要求改东西,我们只能向公司转达,但是改的怎么样,客户直接向我们表达不满时,我们也能默默让他们说。做实施时的工作就是现场安装公司的软件,调试通过后再安装培训,正式使用后再跟进几天,没有什么问题后就回公司了,等待下一家的现场实施。

           那时我们做实施的工资与开发相差还是很大的,在老板眼里,也明显感觉到开发人员是比较受重视的,那时他们在一个单独的玻璃房里面,大夏天有空调吹着,而我们实施人员,人员总是很难凑齐的,总有桌子空荡荡。由于自己喜欢钻研技术,那时网上的资料没有现在这么的丰富,.NET开源的东西也是很少,也可能当时不知道有这些开源的东西可以去看吧,那时做实施时在现场能做的就是可以看看数据库里面的存储过程代码以及改报表的设计样式等,为了能够在技术上更进一步,只有自己去看相关的技术书,看公司的存储过程,现在看来写代码没有入门前还真的是很煎熬的,一旦入门后就会感觉不一样。就这样做个两年多的实施后自己祼辞去找那时认为非常高大上的软件开发工作。

          后来没有多久也确实找着了开发相关的开发,一直到现在,这里面的故事更多,就不再像上面那样写的那么详细了,主要讲进使用过的相关技术以及个人感想。

    一直使用的开发平台还是.NET,没有使用Java开发过相关项目,但是代码以及相关的Java项目是用过。写一些小的工具类应用程序,跟数据库交互主要是使用Ado.net类库。里面直接写Sql语句与数据库交互,要不就是调用存储操作数据库,那时使用PB,Delphi技术的公司还是很多的,因为它们与数据库交互使用上非常方便高效。后来慢慢好多公司开始做B/S框架的系统,因为维护起来还是很方便的,客户端只要使用浏览器就行了,其他我做实施时客户那边有20台电脑,得要维护20台电脑上的软件,配置小动一下,都得每台电脑上去改动。那时Asp.net是.NET平台做B/S架构的最好选择,那时公司使用jquery以及AJAX都是很少的地方才用到,那时会用这两项技术上的人我们都认为很牛,还有javaScript,那时公司的项目大多代码还是放到后端,异步的思想没有现在这么流行,页面刷新还是很严重,除非客户特别提出来了。

          再后来使用WCF,WPF, Linq技术时感觉很酷,可能受微软宣传的影响吧,那时刚开始使用Linq时,对于不喜欢使用Sql语句的人来说,真的是感觉眼前一亮,然后WPF写出来的界面。当时感觉WCF真的是强大无比,各种协议的支持,可扩展性等,再后来不久,基于RESTFUL的WEB API开始从WCF的复杂性中解放出来,后来使用MVC开始取代之前的winForm,代码分离思想。

            前端的变化相比后端技术,感觉变化更大,各种JS框架,jquery,Angulars,包括想取代JS语言的TypeScript,那时使用时Ag2还是beta版本,包括VS CODE也还没有发布正式版本,微软的发布版本的效率也确定是高,VS CODE没有过多多就是新的东西出来。然后各种JS框架,extJS当时使用时也是感觉好强大,不过现在好像使用的越来越少了,而Vue相比Ag的复杂性来说,使用越来越多。

          再后来,苹果,Android,大数据,云,这些都是毕业时没有怎么听说过的,而现在的毕业生基于上都是苹果,Android,而使用C#语言却是越来越少。

          最近使用WEB API以及WEB SERVICES开发接口供第三方公司使用,或给公司的各终端使用,比如app的后端,以及现在各公司也都开始使用API实现与各平台或终端使用。使用统一接口,提前复用性,统一数据访问,与便于与第三方公司做接口对接。才发现原来BAT等大公司早就在开放平台有相应的SDK,发现HTTP协议的使用在互联网时代真的是越来越广泛,开发微信公众号的商户越来越多,还有些新成立的公司就是专门做两边的接口,比如像快递鸟这样的公司,它一边提供快递公司的接口,为各电商平台的开发公司提供统一接口,像畅联,一边是各酒店PMS系统,为各酒店中介平台,预订公司提供统一接口。这种接口按酒店预订单来算,收入可以说是相当可观。

            工作这么多年,也经历了不同的行业,金融,电力,酒店餐饮,包括像医疗,电商也有接触,不同行业相差还是很大的。

            前面的路还得继续,还是那句话:坚持,再坚持。不知道这样的坚持是正确还是不正确,但是目前能做的也就这些了

              

  • 相关阅读:
    Palindrome Partitioning
    Minimum Path Sum
    Maximum Depth of Binary Tree
    Minimum Depth of Binary Tree
    Unique Binary Search Trees II
    Unique Binary Search Trees
    Merge Intervals
    Merge Sorted Array
    Unique Paths II
    C++ Primer Plus 笔记第九章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ang/p/704045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