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3--Redis事务 ;配置文件详解 ;数据持久化

    一、事务

    Redis事务本质:一组命令的集合!一个事务中的所有的命令都会被序列化,在事务执行过程中,会按照顺序执行。一次性,顺序性,排他性,执行一些列的命令

    Redis事务没有隔离级别的概念

    所有的命令在事务中,并没有直接被执行,只要发起执行命令的时候才会执行!exec

    Redis单条命令是保存原子性的,但是事务不保证原子性

    1.Redis的事务

    • 开启事务(multi )
    • 命令入队( .... )
    • 执行事务( exec)

    正常执行事务!

    127.0.0.1:6379> multi    #开启事务
    OK
    127.0.0.1:6379> set k1 v1
    QUEUED
    127.0.0.1:6379> set k2 v2                 #命令入队
    QUEUED
    127.0.0.1:6379> get k2
    QUEUED
    127.0.0.1:6379> set k3 k3
    QUEUED
    127.0.0.1:6379> exec #执行事务
    1) OK
    2) OK
    3) "v2"
    4) OK
    

    放弃事务

    127.0.0.1:6379> multi #开启事务
    OK
    127.0.0.1:6379> set k1 v1
    QUEUED
    127.0.0.1:6379> set k2 v2
    QUEUED
    127.0.0.1:6379> set k4 v4
    QUEUED
    127.0.0.1:6379> discard #取消事务
    OK
    127.0.0.1:6379> get k4   # 事务队列中命令都不会被执行
    (nil)
    127.0.0.1:6379> exec
    (error) ERR EXEC without MULTI
    

    编译型异常(代码有问题,命令错误),事务中所有的命令都不会被执行

    127.0.0.1:6379> multi
    OK
    127.0.0.1:6379> set k1 v1
    QUEUED
    127.0.0.1:6379> set k3 v3
    QUEUED
    127.0.0.1:6379> getset k3      #错误的命令
    (error) ERR wrong number of arguments for 'getset' command
    127.0.0.1:6379> set k4 v4
    QUEUED
    127.0.0.1:6379> set k5 v5
    QUEUED
    127.0.0.1:6379> exec    #执行事务报错
    (error) EXECABORT Transaction discarded because of previous errors.
    127.0.0.1:6379> get k5    #所有的命令都不会执行
    (nil)
    

    运行时异常(1除以0),如果事务队列中存在语法性,那么执行命令的时候,其他的命令是正常执行的,错误命令抛出异常

    127.0.0.1:6379> set k1 "v1"
    OK
    127.0.0.1:6379> multi
    OK
    127.0.0.1:6379> incr k1  #会执行的时候失败
    QUEUED
    127.0.0.1:6379> set k2 v2
    QUEUED
    127.0.0.1:6379> set k3 v3
    QUEUED
    127.0.0.1:6379> get k3
    QUEUED
    127.0.0.1:6379> exec
    1) (error) ERR value is not an integer or out of range #虽然第一天报错,但是依旧正常执行成功
    2) OK
    3) OK
    4) "v3"
    

    2. 监控watch

    悲观锁

    • 很悲观,认为什么时候都会出问题,无论做什么都会加锁

    乐观锁

    • 很乐观,认为什么时候都不会出问题,所以不会上锁。更新数据的时候去判断一下,在此期间是否有人修改过这个数据。(在mysql中,获取version,更新的时候比较version)

    redis监视测试

    #正常执行成功
    127.0.0.1:6379> set money 100
    OK
    127.0.0.1:6379> set out 0
    OK
    127.0.0.1:6379> watch money #监视money对象
    OK
    127.0.0.1:6379> multi #事务正常结束,数据期间没有发生变动,这个时候就正常执行成功
    OK
    127.0.0.1:6379> decrby money 20
    QUEUED
    127.0.0.1:6379> incrby out 20
    QUEUED
    127.0.0.1:6379> exec
    1) (integer) 80
    2) (integer) 20
    

    测试多线程修改值,使用watch可以当做redis的乐观锁操作

    127.0.0.1:6379> watch money #监视money
    OK
    127.0.0.1:6379> multi
    OK
    127.0.0.1:6379> decrby money 10
    QUEUED
    127.0.0.1:6379> incrby out 10
    QUEUED
    127.0.0.1:6379> exec  #执行之前,另外一个线程,修改了我们的值,这时,就会导致事务执行失败
    (nil)
    

    如果修改失败,获取最新的值就好(先unwatch解锁,再watch加锁)

    二、Redis.conf详解

    pwd:/usr/local/redis/conf/redis.conf

    1.配置文件unit单位对大小写不敏感

    2.包含

    3.网络

    bind 127.0.0.1   #绑定的ip
    protected-mode yes   # 保护模式
    port 6379     # 端口设置
    

    4.通用general

    daemonize yes  # 以守护进程的方式运行,默认是no,我们需要自己开启yes
    
    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 # 如果以后台的方式运行,我们就需要指定一个pid文件
    
    #日志
    # debug (a lot of information, useful for development/testing)
    # verbose (many rarely useful info, but not a mess like the debug level)
    # notice (moderately verbose, what you want in production probably) 生产环境使用
    # warning (only very important / critical messages are logged)
    loglevel notice   
     logfile ""    #日志的文件位置名,为空是标准的输出
    databases 16   #数据库的数量,默认是 16 个数据库
    always-show-logo yes  #是否总是显示LOGO
    

    5.快照

    持久化,在规定的时间内,执行了多少次操作,则会持久化到文件。rdb。aof

    redis是内存数据库,没有持久化,那么数据断电即失

    save 900 1   # 如果900s内,如果至少有一个1 key进行了修改,我们即进行持久化操作
    save 300 10  # 如果300s内,如果至少有一个10 key进行了修改,我们即进行持久化操作
    save 60 10000 # 如果60s内,如果至少有一个10000 key进行了修改,我们即进行持久化操作
    
    stop-writes-on-bgsave-error yes #持久化如果出错,是否还需要继续工作
    
    rdbchecksum yes #是否压缩rdb文件,需要消耗一些cpu资源
    
    rdbchecksum yes #保存rdb文件的时候,进行错误的检查校验
    
    dir ./  #rdb 文件保存的目录
    

    6.SECURITY安全

    requirepass 123  #在 配置文件设置密码,默认是没有密码
    127.0.0.1:6379> config set requirepass "123"    # 命令行设置密码
    OK
    127.0.0.1:6379> auth 123   # 用密码登录
    ok
    127.0.0.1:6379> config get requirepass   # 获取redis的密码
    1) "requirepass"
    2) "123"
    

    7.限制clients

    maxclients 10000     #设置能连接上redis的最大客户端的数量
    
    maxmemory <bytes>   #redis配置最大的内存容量
    
    maxmemory-policy noeviction   # 内存到达上限之后的处理策略
    	maxmemory-policy 六种方式
    	1、volatile-lru:只对设置了过期时间的key进行LRU(默认值) 
    	2、allkeys-lru : 删除lru算法的key   
    	3、volatile-random:随机删除即将过期key   
    	4、allkeys-random:随机删除   
    	5、volatile-ttl : 删除即将过期的   
    	6、noeviction : 永不过期,返回错误
    

    8.append only 模式 aof配置

    append only no # 默认是不开启aof模式,默认使用rdb持久化,大部分情况下,rdb完全够用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持久化的 问价的名字
    
    # appendfsync always     #每次写入都会sync,消耗性能
    appendfsync everysec   # 每秒执行一次sync,可能会丢失这1s的数据
    # appendfsync no     #不执行sync,这个是时候操作系统自己同步数据,速度最快
    

    三、数据持久化

    1.Redis数据安全问题

    Redis 是一个缓存中间件,它的最大特点是使用内存从而使其性能强悍。但是使用内存的方 式有一个致命的特点就是数据没办法持久化保存。然而 Redis 持久化存储有两种持久化方案,RDB(Redis DataBase) 和 AOF(Append-Only File)。其中 RDB 是将内存中的数据进行快照存储到磁盘,AOF 则为可回放的命令日志记录 redis 内的所有操作。它们各有特点也相互独立。Redis4 之后支持 RDB-AOF 混合持久化的方式,结合了两者的优 点,可以通过 aof-use-rdb-preamble 配置项可以打开混合开关。
    

    2.快照持久化(RDB)

    RDB是将Redis内存中的数据进行snaptshot快照存储在磁盘内存,是Redis的默认持久化方案。使用RDB持久化默认有三种策略,该持久化策略在redis.conf中可配置,会以一段时间内有指定此数据修改的规则触发快照的动作,快照文件名为dump.rdb,该文件默认使用LZF压缩算法。每当Redis服务重启的时候会从该文件中加载数据进内存。
    
    RDB持久化除了可以根据配置文件的策略触发,也可以手动触发,使用save和bgsave命令即可。这两个命令的区别是save会阻塞服务器的进程,在进行save的过程中,服务器不能处理任何请求,而bgsave会通过一个子进程在后台处理rdb持久化。事实上save和bgsave调用的都是sdbsave函数,因此Redis不允许save和bgsave同时运行,这也是为了避免出现竞争导致rdb文件数据不准确。
    
    bgsave操作使用copyonwrite机制进行写时复制,是有一个子进程将内存中的最新数据遍历写入临时文件,此时父进程仍旧处理客户端的操作,当子进程操作完毕后再将该临时文件重命名为dump.rdb替换掉原来的dump.rdb文件,因此无论bgsave是否成功,dump.rdb都不会受到影响。
    
    # 另外在主从全量同步、debug reload以及shutdown的情况下也会触发RDB数据持久化。
    
    [root@redis01 ~]# egrep '^save' /usr/local/redis/conf/redis.conf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save原理

    bgsave原理

    3、快照持久化配置设置

    #1.创建持久化文件存储目录
    [root@docker ~]# mkdir /usr/local/redis/data
    
    #2.修改持久化文件存储目录
    [root@tomcat redis]# vim /usr/local/redis/conf/redis.conf 
    dir /usr/local/redis/data
    
    #3.开启数据持久化(RDB触发机制)
    [root@docker ~]# vim /usr/local/redis/conf/redis.conf  #默认是开启的
    save 900 1     #900秒内至少有1个key被改变则做一次快照
    save 300 10    #300秒内至少有10key被改变做一次快照
    save 60 10000  #60秒内至少有10000个key被改变则做一次快照
    
    #4.Redis服务在data目录下会生成备份数据文件(dump.rdb)
    [root@docker redis]# systemctl start redis
    [root@docker redis]# ll
    总用量 0
    drwxr-xr-x 2 root root 134 4月  30 20:35 bin
    drwxr-xr-x 2 root root  24 5月   1 10:36 conf
    drwxr-xr-x 2 root root  22 5月   1 10:37 data
    [root@docker redis]# cd data/
    [root@docker data]# ll
    总用量 4
    -rw-r--r-- 1 root root 92 5月   1 10:37 dump.rdb
    

    1),配置文件详解

    # 1、配置文件详解
    save m n
    
    # 2、配置快照(rdb)促发规则,格式:save <seconds> <changes>
    save 900 1      900 秒内至少有 1 个 key 被改变则做一次快照
    save 300 10     300 秒内至少有 10个 key 被改变则做一次快照
    save 60 10000   60 秒内至少有 10000 个 key 被改变则做一次快照
    
    # 3、关闭该规则使用 svae “”
    
    [root@redis01 redis]# egrep 'dump.rdb' /usr/local/redis/conf/redis.conf 
    
    # 4、rdb 持久化存储数据库文件名,默认为 dump.rdb     
    dbfilename dump.rdb
    
    # 5、yes 代表当使用 bgsave 命令持久化出错时候停止写 RDB 快照文件,no 表明忽略错误继续写文件。
    stop-write-on-bgsave-error yes
    
    # 6、在写入文件和读取文件时是否开启 rdb 文件检查,检查是否有无损坏,如果在启动是检查发现损坏,则停止启动。
    rdbchecksum yes
    
    # 7、数据文件存放目录,rdb 快照文件和 aof 文件都会存放至该目录,请确保有写权限
    dir "/etc/redis"
    
    # 8、是否开启 RDB 文件压缩,该功能可以节约磁盘空间、
    rdbcompression yes 
    

    4、RDB的优缺点

    # 优点:
    * RDB是一种表示某个即时点的Redis数据的紧凑文件。RDB文件适合用于备份。例如,你可能想要每小时归档最近24小时的RDB文件,每天保存近30天的RDB快照。这允许你很容易的回复不同版本的数据集以容灾。
    * RDB非常适合灾难回复,作为一个紧凑的单一文件,可以被传输到远程的数据中心。
    * RDB最大化了Redis的性能,因为Redis父进程持久化是唯一需要做的启动一个子进程,又子进程完成所有剩余工作。父进程实例不需要执行像磁盘IO这样的操作。
    * RDB在重启保存了大数据集的实例时比AOF要快
    (适合大规模的数据恢复 ; 对数据的完整性要求不高)
    
    # 缺点:
    * 当你需要在 Redis 停止工作(例如停电)时最小化数据丢失,RDB 可能不太好。你可以配置不同的保存点(save point)来保存 RDB 文件(例如,至少 5 分钟和对数据集 100 次写之后,但是你可以有多个保存点)。然而,你 通常每隔 5 分钟或更久创建一个 RDB 快照,所以一旦 Redis 因为任何原因没有正确关闭而停止工作,你就得 做好最近几分钟数据丢失的准备了。
    * RDB 需要经常调用 fork()子进程来持久化到磁盘。如果数据集很大的话,fork()比较耗时,结果就是,当数据 集非常大并且 CPU 性能不够强大的话,Redis 会停止服务客户端几毫秒甚至一秒。AOF 也需要 fork(),但是你 可以调整多久频率重写日志而不会有损(trade-off)持久性(durability)。
    (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进程操作!如果redis意外宕机,最后一次修改数据就没有了 ;fork进程时,占用一定的内容空间)
    
    # RDB总结:
    # 优点:
    速度快,适合用作备份,主从复制也是基于RDB持久化功能实现的
    # 致命性缺点:
    会有数据丢失、导致服务停止几秒
    

    5、停止备份

    在配置文件中设置save“”  或在命令行执行config set save “”
    

    6、手动开始备份

    # save:会立即生成 dump.rdb,但是会阻塞往 redis 内存中写入数据。
    
    # bgsave:后台异步备份。
    
    如果是使用 flushdb 命令,会把之前的快照更新成当前的空状态,所以执行了 flushdb 后更新的快照是没有数据的
    

    7、save 与 bgsave 对比

    8、持久化(AOF)

    AOF(Append-Only File)记录 Redis 中每次的写命令,类似 mysql 中的 binlog,服务重启时会重新执行 AOF 中的 命令将数据恢复到内存中,RDB(按策略持久化)持久化方式记录的粒度不如 AOF(记录每条写命令),因此很多生产 环境都是开启 AOF 持久化。AOF 中记录了操作和数据,在日志文件中追加完成后才会将内存中的数据进行变更。
    # AOF 类似于数据库的binnlog日志
    

    AOF 原理

    1、客户端的请求写命令会被 append 追加到 AOF 缓冲区内;
    2、AOF 缓冲区根据 AOF 持久化策略[always,everysec,no]将操作 sync 同步到磁盘的 AOF 文件中;
    3、AOF 文件大小超过重写策略或手动重写时  ,会对 AOF 文件 rewrite 重写,压缩 AOF 文件容量;
    4、Redis 服务重启时,会重新 load 加载 AOF 文件中的写操作达到数据恢复的目的
    

    9、AOF配置

    开启了 AOF 之后,RDB 就默认不使用了。使用下面的配置开启 AOF 以及策略。
    (如果使用 AOF,推荐选择 always 方式持久化,否则在高并发场景下,每秒钟会有几万甚至百万条请求,如果使用 everysec 的方式的话,万一服务 器挂了那几万条数据就丢失了)。
    
    [root@redis01 redis]# vim  /usr/local/redis/conf/redis.conf 
    # 1、开启 AOF 持久化
    appendonly yes
    
    # 2、AOF 文件名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root@redis01 data]# ll
    total 8
    -rw-r--r-- 1 root root 97 Jul 19 21:16 appendonly.aof
    -rw-r--r-- 1 root root 92 Jul 19 21:16 dump.rdb
    
    # 3、AOF 文件存储路径 与 RDB 是同一个参数
    dir "/opt/app/redis6/data"
    
    # 4、AOF策略,一般都是选择第一种[always:每个命令都记录],[everysec:每秒记录一次],[no:看机器的心情高兴了就记录]
    appendfsync always
    # appendfsync everysec
    # appendfsync no
    
    # 5、AOF文件大小比起上次重写时的大小,增长 100%(配置可以大于 100%)时,触发重写。[假如上次重写后大小为10MB,当 AOF 文件达到 20MB 时也会再次触发重写,以此类推]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 6、AOF文件大小超过 64MB 时,触发重写
    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 7、是否在后台写时同步单写,默认值 no(表示需要同步).这里的后台写,表示后台正在重写文件(包括 bgsave和 bgrewriteaof.bgrewriteaof 网上很多资料都没有涉及到。其实关掉 bgsave 之后,主要的即是 aof 重写文件了).no 表示新的主进程的 set 操作会被阻塞掉,而 yes 表示新的主进程的 set 不会被阻塞,待整个后台写完成之后再将这部分 set 操作同步到 aof 文件中。但这可能会存在数据丢失的风险(机率很小),如果对性能有要求,可以设置为 yes,仅在后台写时会异步处理命令.
    no-appendfsync-on-rewrite no
    
    # 8、指 redis 在恢复时,会忽略最后一条可能存在问题的指令。默认值 yes。即在 aof 写入时,可能存在指令写错的问题(突然断电,写了一半),这种情况下,yes 会 log 并继续,而 no 会直接恢复失败.
    aof-load-truncated
    

    10、AOF持久化策略

    #  AOF 分别有三种备份策略,
    [always:每个命令都记录],
    [everysec:每秒记录一次],
    [no:看机器的心情高兴了 就记录],
    针对这三种策略给出如下说明。
    

    策略说明

    策略抉择

    11、AOF重写

    AOF 持久化机制记录每个写命令,当服务重启的时候会复现 AOF 文件中的所有命令,会消耗太多的资源且 重启很慢。因此为了避免 AOF 文件中的写命令太多文件太大,Redis 引入了 AOF 的重写机制来压缩 AOF 文件体积。 AOF 文件重写是把 Redis 进程内的数据转化为写命令同步到新 AOF 文件的过程。
    

    AOF重写配置

    AOF重写触发机制

    根据配置,AOF 持久化触发机制如下: 1. aof_current_size > auto-aof-rewrite-min-size 2. (aof_current_size - aof_base_size) / aof_base_size >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AOF重写流程

    12、RDB和AOF抉择

    RDB和AOF比较

    RDB 与 AOF 之间的优劣

    # 1、RDB优点:
    1、压缩后的二进制文件,适用于备份、全量复制及灾难恢复
    2、RDB 恢复数据性能优于 AOF 方式
    # 2、RDB 的缺点:
    1、无法做到实时持久化,每次都要创建子进程,频繁操作成本过高
    2、保存后的二进制文件,不同版本直接存在兼容性问题
    
    # 3、AOF 的优点:
    1、以文本形式保存,易读
    2、记录写操作保证数据不丢失
    # 4、AOF 的缺点:
    1、存储所有写操作命令,且文件为文本格式保存,未经压缩,文件体积高。
    2、恢复数据时重放 AOF 中所有代码,恢复性能弱于 RDB 方式
    

    13、AOF 与 RDB 混合

    看了上面的 RDB 和 AOF 的介绍后,我们可以发现,使用 RDB 持久化会有数据丢失的风险,但是恢复速度快, 而使用 AOF 持久化可以保证数据完整性,但恢复数据的时候会很慢。于是从 Redis4 之后新增了混合 AOF 和 RDB 的模式,先使用 RDB 进行快照存储,然后使用 AOF 持久化记录所有的写操作,当重写策略满足或手动触发重写 的时候,将最新的数据存储为新的 RDB 记录。这样的话,重启服务的时候会从 RDB 何 AOF 两部分恢复数据,即 保证了数据完整性,又提高了恢复的性能。
    
    开启混合模式后,每当 bgrewriteaof 命令之后会在 AOF 文件中以 RDB 格式写入当前最新的数据,之后的新 的写操作继续以 AOF 的追加形式追加写命令。当 redis 重启的时候,加载 aof 文件进行恢复数据:先加载 rdb 的 部分再加载剩余的 aof部分
    

    混合配置

    修改下面的参数即可开启 AOF,RDB 混合持久化
    aof-use-rdb-preamble yes
    

    混合模式的使用

    开启混合持久化模式后,重写之后的 aof 文件里和 rdb 一样存储二进制的快照数据,继续往 redis 中进行写 操作,后续操作在 aof 中仍然是以命令的方式追加。因此重写后 aof 文件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类似 rdb 的二 进制快照,另一部分是追加的命令文本。

    # step: 进入 Redis, 写入数据
    [root@alvin-test-os redis]# redis-cli --raw
    127.0.0.1:6379> set name alvin
    OK
    127.0.0.1:6379> set age 18
    OK
    127.0.0.1:6379> set add 上海
    OK
    127.0.0.1:6379> exit
    # Step 2: 查看备份文件
    [root@alvin-test-os redis]# ll data/
    总用量 8
    -rw-r--r--. 1 root root 121 11 月 24 15:39 appendonly.aof
    -rw-r--r--. 1 root root 116 11 月 24 15:39 dump.rdb
    [root@alvin-test-os redis]# cat data/appendonly.aof | grep add
    add
    [root@alvin-test-os redis]# cat data/appendonly.aof
    *2
    $6
    SELECT
    $1
    0
    # Step 3: 启动备份
    [root@alvin-test-os redis]# redis-cli --raw
    127.0.0.1:6379> BGREWRITEAOF
    Background append only file rewriting started
    127.0.0.1:6379> exit
    # Step 4: 查看配置文件发现 AOF 备份文件变成了二进制文件
    [root@alvin-test-os redis]# cat data/appendonly.aof
    REDIS0009� redis-ver6.0.9�
    �edis-bits�@�ctime��_used-mem��4
    aof-preamble���namealvinadd 上海 age���6����&[root@alvin-test-os redis]#
    # Step 5: 再次写入文件
    [root@alvin-test-os redis]# redis-cli --raw
    127.0.0.1:6379> set company 上海老男孩
    OK
    127.0.0.1:6379> exit
    # Step 6:再次查看备份文件发现被分成了两份,一份二进制,一份 AOF 备份
    [root@alvin-test-os redis]# cat data/appendonly.aof
    REDIS0009� redis-ver6.0.9�
    �edis-bits�@�ctime��_used-mem��4
    aof-preamble���namealvinadd 上海 age���6����&*2
    $6
    SELECT
    $1
    0
    *3
    $3
    set
    $7
    company
    

    14、redis数据持久化总结

    # 1、RDB:将数据通过二进制的方式保存下来,性能比较好 save m n
    [root@docker ~]# vim /usr/local/redis/conf/redis.conf  #默认是开启的
    save 900 1     #900秒内至少有1个key被改变则做一次快照
    save 300 10    #300秒内至少有10key被改变做一次快照
    save 60 10000  #60秒内至少有10000个key被改变则做一次快照
    bgsave ==> dump.rdb 
    save原理:  写入数据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客户端阻塞的,同步
    bgsave原理: 会有一个子进程,进行数据持久化(额外开销),异步
    
    # RDB总结:
    # 优点:
    速度快,适合用作备份,主从复制也是基于RDB持久化功能实现的
    # 致命性缺点:
    会有数据丢失、导致服务停止几秒
    
    # 2、AOF:将命令保存下来,恢复数据慢
    类似于mysql binlog日志,重新会恢复到内存中
    #  AFO优点: 不丢数据   aooendonly yes 开启AOF持久化
    #  AOF 分别有三种备份策略,
    [always:每个命令都记录],不丢数据,但是没错都要执行,IO比较高
    [everysec:每秒记录一次],减少IO
    [no:看机器的心情高兴了 就记录],全自动
    
    # 3、混合模式:取两者方式优点集合
    
  • 相关阅读:
    游戏编程模式之原型模式
    游戏编程模式之观察者模式
    游戏编程模式之享元模式
    游戏编程模式之命令模式
    数据库系统概论(二):关系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概论(一):绪论
    [Unity] Unity Cursor 设置和API解析
    HDU 5492 Find a path
    HDU 1317 XYZZY
    Codeforces 508D Tanya and Password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aodan01/p/1508855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