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汉语语法与人工智能数据结构+汉语语法

    http://tieba.baidu.com/p/1198311601?pid=14091750160&cid=0#14091750160

    汉语的一句话,主要有主谓宾三个部分。主语前边描述主语这里称作定语,谓语前边描述动词的这里称为状语,宾语前边的称为补语。(不要与汉语语法完全对应,这里是人工智能里的分法)。
    假如我们看到一个树。首先是眼睛来分析,通过颜色,形状等对比就能告诉大脑,这是一棵树。这时大脑需要把这条信息存储下来,再进行其它判断。
    在详细讲存储方法前,先说说用什么样的数据结构,数据结构说穿了很简单,以下是我经过多次试验后保留的最后的数据结构,从最初的简单,到中途的复杂,最后回归简单。使用这种数据结构能保存大多数数据信息(事件类信息另讲)。具体结构如下:(vc2010)
    template <class 类名>

    class 链表基类
    {
    protected:
    链表基类(void)
    {
    }
    ~链表基类(void)
    {}

    类名* 上一个节点;
    类名* 下一个节点;
    类名* 子链根指针;
    类名* 上级节点指针;
    CString 主键;
    类名* 主键词指针;

    先说存储,“这”是代词,“是”是动词,“树”是抽象名词。在看到树并判断出是树后,智能会生成几个节点,存储以下信息:“这(指示代词)是(是动词)树(抽象名词)”,“树!(专有名词)”
    然后通过图像继续判断是什么树,假如是榕树,智能继续存储“树!”(专有名词)是(是动词)榕树(抽象名词)。
    假如我们之前的目的是为了砍树,这时智能会判断,砍树需要什么条件:需要树,需要工具,需要安全等等,这些信息储存在“砍”这个动词链里,现在字链里找“砍”,再查找“砍树”,再找“需要”,就可以找打砍树这个动作需要什么条件了,然后在逐步判断。
    大概总结下,人工智能中几个重要的词“是”“有”“想”“需要”,基本可以囊括所有事物的信息。是和有主要是描述名词的特性,想和需要主要体现在思考和行动(动词)上。 形容词和副词是修饰名词或动词的.

    事件信息处理上边的内容外,多包括了"时间,地点"信息,如"我昨天在家玩."
    信息包括:时间 昨天
    地点 家
    事件:我玩(耍).
    故事件类只需要在数据类的基础上增加2项就可以了

    下边在举个复杂点的例子.抽象化...也就是总结的能力
    已知信息如下:
    这是一颗春树(专有名词),它是树(抽象名词),有扁形的叶子,高高的树干(抽象名词)。
    这是一颗榕树,它是树,有圆圆的叶子,矮矮的树干。

    数据类里会存储如下信息:春树是树,有扁形的叶子,有高高的树干。
    榕树是树,有圆圆的叶子,有矮矮的树干。

    抽象后会得到以下信息:树(抽象名词)有叶子(抽象名词),有树干(抽象名词)。
    下次再遇到“这是树”这个信息时,就会自动得到有叶子,有树干等信息

    struct LINK_UNIT  //连接结构
    {
     //成员变量 略
     
     LINK_UNIT *next;
     //成员函数 略
    };

    struct YUAN_UNIT //节点结构
    {
     //成员变量 略
     
     LINK_UNIT *linker;
     YUAN_UNIT *next;
     
     //成员函数 略
     
    };

    这是我设计的基于节点单元互相联系的结构网络的数据结构,通过链表的数据结构特点,可无限扩充节点(符号处理单元)的数量,以及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的数量

  • 相关阅读:
    BERT 简介 P1_李宏毅
    GAN_P4 Learning from Unpaired Data_李宏毅
    GAN_P3_李宏毅
    Generation P1_李宏毅
    GAN_P2_Theory behind GAN_李宏毅
    李宏毅_Transformer p2
    李宏毅_Transformer p1
    强类型数据集 官方教程
    网页管理系统一
    读张子阳的用户验证自定义IPrincipal和IIdentity有感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arl2380/p/230760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