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angularjs promise详解

    一、什么是Promise

    Promise是对象,代表了一个函数最终可能的返回值或抛出的异常,就是用来异步处理值的。

    Promise是一个构造函数,自己身上有all、reject、resolve这几个异步方式处理值的方法,原型上有then、catch等同样很眼熟的方法。

    二、为什么使用Promise

    有了Promise对象,就可以把异步操作以同步操作的流程表达出来,避免了层层嵌套的回调函数。此外,Promise对象提供了统一的接口,使得控制异步操作更加容易。

    Promise对象有以下2个特点: 

    1.对象的状态不受外界影响。

    Promise对象代表一个异步操作,有三种状态:Pending(进行中)Resolved(已完成)Rejected(已失败)。只有异步操作的结果,可以决定当前是哪一种状态,任何其他操作都无法改变这个状态。

    2.一旦状态改变,就不会再变,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这个结果。

    Promise对象的状态改变,只有两种可能:从Pending变为Resolved;从Pending变为Rejected。只要这两种情况发生,状态就凝固了,不会再变了,会一直保持这个结果。

    三、如何创建一个Promise

    先贴一段代码:

    define([
        'angularModule'
    ],function (app) {
        app.register.service('httpRequestService', ['$http', '$q', function ($http, $q) {
            return{
                request: function (params) {
                    var deferred = $q.defer();
                    $http({
                        method : params.method,
                        url : params.url
                    }).success(
                        function (data) {
                            deferred.resolve(data);
                        }
                    ).error(
                        function(data){
                            deferred.reject(data);
                        }
                    );
                    return deferred.promise;
                }
            }
        }])
    });

     讲一下$q服务

    q服务是AngularJS中自己封装实现的一种Promise实现。

    要创建一个deferred对象,可以调用defer()方法:

    var deferred = $q.defer();  //deffered上面暴露了三个方法,以及一个可以用于处理promise的promise属性。  //promise属性里面又包含了then、catch、finally三个方法

    在Promise中,定义了三种状态:等待状态,完成状态,拒绝状态。

    deffered API

    1.deffered 对象的方法

    1.resolve(value):在声明resolve()处,表明promise对象由pending状态转变为resolve。
    2.reject(reason):在声明resolve()处,表明promise对象由pending状态转变为rejected。
    3.notify(value) :在声明notify()处,表明promise对象unfulfilled状态,在resolve或reject之前可以被多次调用。

    2.deffered 对象属性

    promise :最后返回的是一个新的deferred对象 promise 属性,而不是原来的deferred对象。这个新的Promise对象只能观察原来Promise对象的状态,而无法修改deferred对象的内在状态可以防止任务状态被外部修改。

    3.Promise API

    当创建 deferred 实例时会创建一个新的 promise 对象,并可以通过 deferred.promise 得到该引用。

    promise 对象的目的是在 deferred 任务完成时,允许感兴趣的部分取得其执行结果。

    4.promise 对象的方法

    1.then(errorHandler, fulfilledHandler, progressHandler):then方法用来监听一个Promise的不同状态。errorHandler监听failed状态,fulfilledHandler监听fulfilled状态,progressHandler监听unfulfilled(未完成)状态。此外,notify 回调可能被调用 0到多次,提供一个进度指示在解决或拒绝(resolve和rejected)之前。

    2.catch(errorCallback) —— promise.then(null, errorCallback) 的快捷方式

    3.finally(callback) ——让你可以观察到一个 promise 是被执行还是被拒绝, 但这样做不用修改最后的 value值。 这可以用来做一些释放资源或者清理无用对象的工作,不管promise 被拒绝还是解决。 

    q常用的几个方法:

    • defer() 创建一个deferred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执行几个常用的方法,比如resolve,reject,notify等
    • all() 传入Promise的数组,批量执行,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
    • when() 传入一个不确定的参数,如果符合Promise标准,就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 

    all()方法

    当批量的执行某些方法时,就可以使用这个方法。有了all,你就可以并行执行多个异步操作,并且在一个回调中处理所有的返回数据。

    用Promise.all来执行,all接收一个数组参数,里面的值最终都算返回Promise对象。这样,三个异步操作的并行执行的,等到它们都执行完后才会进到then里面

    那么,三个异步操作返回的数据哪里去了呢?都在then里面呢,all会把所有异步操作的结果放进一个数组中传给then,就是 下面的results。所以下面代码的输出结果就是:

                var funcA = function(){
                    console.log("funcA");
                    return "hello,funA";
                }
                var funcB = function(){
                    console.log("funcB");
                    return "hello,funB";
                }
                $q.all([funcA(),funcB()])
                .then(function(result){
                    console.log(result);
                });

    执行的结果:

    funcA
    funcB
    Array [ "hello,funA", "hello,funB" ] 

    when()方法

    when方法中可以传入一个参数,这个参数可能是一个值,可能是一个符合promise标准的外部对象。

                var funcA = function(){
                    console.log("funcA");
                    return "hello,funA";
                }
                $q.when(funcA())
                .then(function(result){
                    console.log(result);
                });

    当传入的参数不确定时,可以使用这个方法。

    hello,funA

    四、链式请求

    通过then()方法可以实现promise链式调用,因为then方法总是返回一个新的promise。

    runAsync1()
    .then(function(data){
        console.log(data);
        return runAsync2();
    })
    .then(function(data){
        console.log(data);
        return runAsync3();
    })
    .then(function(data){
        console.log(data);
    });
    function runAsync1(){
        var p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做一些异步操作
            setTimeout(function(){
                console.log('异步任务1执行完成');
                resolve('随便什么数据1');
            }, 1000);
        });
        return p;            
    }
    function runAsync2(){
        var p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做一些异步操作
            setTimeout(function(){
                console.log('异步任务2执行完成');
                resolve('随便什么数据2');
            }, 2000);
        });
        return p;            
    }
    function runAsync3(){
        var p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做一些异步操作
            setTimeout(function(){
                console.log('异步任务3执行完成');
                resolve('随便什么数据3');
            }, 2000);
        });
        return p;            
    }

    运行结果:

  • 相关阅读:
    第三方接口开发规范
    项目经理、技术经理、team leader
    ibatis #和$符号的区别,传入字符串而不加引号
    WindowManager.LayoutParams详解
    AIDL 编译报can be an out parameter, so you must declare it as in, out or inout原因探究
    map里的keyset()和entryset()方法.
    android 使用代码实现 RelativeLayout布局
    Android中的Selector
    intentfilter 之 data 「scheme, host, port, mimeType, path, pathPrefix, pathPattern」
    找信息的方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aixiaozhi/p/857058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