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过程编程
一、解释
面向过程:核心是过程二字,过程即解决问题的步骤,基于面向过程去设计程序就像是在设计,流水线式的编程思想,
在设计程序时,需要把整个流程设计出来,一条工业流水线,是一种机械式的思维方式。
二、优缺点
优点:程序体系结构清晰,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流程化。
缺点:可扩展性差,一条流线只是用来解决一个问题,所以说面向过程的应用多为不需要经常变化的软件。
应用场景:linux内核, git, httpd, shell脚本
三、实例(利用程序函数进行面向过程编程)
过滤一个文件下的子文件、字文件夹的内容中的相应的内容,在linux中的命令就是grep -rl 'python' /etc
使用了python的包os里面的walk(),能够把参数中的路径下的文件夹打开并返回一个元组
>>> import os
>>> os.walk('D: est')
generator object walk at 0x0000000002ADB3B8
>>> os.walk('D:\test') # 以后使用这种路径方式,win下
>>> os.walk(r'D: est') # 使用r 是让字符串中的符号没有特殊意义,针对的是转义
出现错误,是因为路径的原因,但是在不同的机器上有的是可以的
>>> g=os.walk('D: est')
>>> next(g)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StopIteration
以后推荐是用
>>> g=os.walk('D:\test')
>>> next(g)
('D:\test', ['a', 'b'], ['test.txt'])
返回的是一个元组,第一个元素是文件的路径,第二个是文件夹,第三个是该路径下的文件
1.2.1 程序流程
找文件路径 --os.walk
然后打开文件 --open
读取文件的每一行内容 -- for line in f
过滤一行内容中是否有Python if 'python' in line
打印包含Python的文件路径
程序是从上往下执行的,1产生的路径作为参数给2,2产生的给3...
实例请看:https://www.cnblogs.com/rendawei/p/7051145.html 博客
面向对象编程
概述:
对函数进行分类和封装,让开发“更快更好更强...”
面向对象编程是一种编程方式,此编程方式的落地需要使用“类”和“对象”来实现,所以,面向对象编程其实就是对
“类”和“对象”的使用。
类就是一个模板,模板里可以包含多个函数,函数里实现一些功能
对象则是根据模板创建的对象则是根据模板创建实例,通过实例对象可以执行类中的函数。
1.class是关键字,表示类
2.创建对象,类名称后加括号即可
PS:类中的函数第一个参数必须是self(详细见:类的三大特性之封装)
类中定义的函数叫做“方法”
# 创建类
class Foo:
def Bar(self):
print 'Bar'
def Hello(self, name):
print('i am %s' %name)
#根据Foo创建对象obj
obj = Foo()
obj.Bar() #执行Bar方法
obj.Hello('wupeiqi') #执行Hello方法
面向对象:[创建对象] [通过对象执行方法]
函数编程:[执行函数]
观察上述对比答案则是肯定的,然后并非绝对,场景的不同适合其的编程方式也不同。
总结:函数式的应用场景 --> 各个函数之间是独立且无共用的数据
面向对象三大特性: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是指:封装、继承和多态。
一、封装
封装,顾名思义就是将内容封装到某个地方,以后再去调用被封装在某处的内容。
所以,在使用面向对象的封装特性时,需要:
1.将内容封装到某处
2.从某处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 封装实例
# 第一步:将内容封装到某处
# 创建类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称为构造方法,根据类创建对象时自动执行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 根据Foo创建对象
# 自动执行Foo类的 __init__ 方法
obj1 = Foo('changhao', 20) #将changhao和20分别封装到 obj1 self的name和age属性中
# 根据类Foo创建对象
# 自动执行Foo类的 __init__ 方法
obj2 = Foo('changhao2', 22) #将changhao2和22分别封装到 obj2 self的name和age属性中
self是一个形式参数,当执行obj1=Foo('changhao',20)时,self等于obj1
当执行obj2 = Foo('changhao2',22)时,self等于obj2
所以,内容其实被封装到了对象obj1和obj2中,每个对象中都有name和age属性,在内存里类似于下图来保存。
第二步:从某处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调用被封装的内容时,有两种情况:
通过对象直接调用
通过self间接调用
1. 通过对象直接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obj1 = Foo('wupeiqi', 18)
print(obj1.name)
print(obj1.age)
2. 通过self间接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执行类中的方法时,需要通过self间接调用被封装的内容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detail(self):
print(self.name)
print(self.age)
obj1 = Foo('wupeiqi', 18)
obj1.detail() #python默认会将obj1传给self参数,即:obj1.detail(obj1),所以,此时方法内部的self=obj1,即self.name是wupeiqi;self.age是18
obj2 = Foo('alex', 73)
obj2.detail() #python默认会将obj2传给self参数,即:obj2.detail(obj2),所以,此时方法内部的self=obj2,即self.name是alex;self.age是78
综上所述,对于面向对象的封装来说,其实就是使用构造方法将内容封装到对象中,然后通过对象直接或者self间接获取被封装的内容。
练习一: 在终端输出如下信息
小明,10岁,男,上山去砍柴
小明,10岁,男,开车去东北
小明,10岁,男,最爱大保健
老李,90岁,男,上山去砍柴
老李,90岁,男,开车去东北
老李,90岁,男,最爱大保健
老张...
练习二: 游戏人生程序
1.创建三个游戏人物,分别是:
苍井井, 女, 18, 初始战斗力1000
东尼木木, 男, 20, 初始战斗力1800
多波波, 女, 19, 初始战斗力2500
2. 游戏场景,分别:
草丛战斗, 消耗200战斗力
自我修炼, 增长100战斗力
多人游戏, 消耗500战斗力
二、继承
继承,面向对象中的继承和现实生活中的继承相同,即:子可以继承父的内容。
列如:
猫可以:喵喵叫、吃、喝、拉、撒
狗可以:汪汪叫、吃、喝、拉、撒
对于面向对象的继承来说,其实就是将多个类共有的方法提取到父类中,子类仅需继承父类而不必一一实现每个方法。
注:除了子类和父类的称谓,你可能看到过派生类和基类,他们与子类和父类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class 父类:
def 父类中的方法(self):
class 子类(父类) #子类继承父类,即拥有了父类中所有方法
pass
zi = 子类() #创建子类对象
zi.父类中的方法() #执行从父类中继承的方法
那么问题又来了,多继承呢?
是否可以继承多个类
如果继承的多个类每个类中都定了相同的函数,那么那一个会被使用呢?
1. python的类可以继承多个类, Java和C#中则只能继承一个类
2. python的类如果继承了多个类,那么寻找方法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深度优先和广度有限
寻找方法:
1.深度优先
A类 --> B类 --> D类 --> C类
# 经典类,深度优先
class D:
def bar(self):
print 'D.bar'
class C(D):
def bar(self):
print 'C.bar'
class B(D):
# def bar(self):
# print('B.bar')
pass
class A(B, C):
# def bar(self):
# print('A.bar')
pass
a = A()
a.bar()
# 结果是 D.bar
'''
执行Bar方法时
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没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如果D类中没有,则继续去C类中
找,如果还是未找到,则报错
所以,查找顺序: A --> B --> D --> C
在上述查找bar方法的过程中,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
2.广度优先
A类 --> B类 --> C类 --> D类
# 新式类,广度优先
class D(object):
def bar(self):
print('D.bar')
class C(D):
def bar(self):
print('C.bar')
class B(D):
# def bar(self):
# print('B.bar')
pass
class A(B, C):
# def bar(self):
# print('A.bar')
pass
a = A()
a.bar()
# 结果是 C.bar
'''
执行bar方法时
首先去A类中查找,如果A类中没有,则继续去B类中找,如果B类中没有,则继续去C类中找,如果C类中没有,则继续去D类中找,
如果还是没有找到,则报错
所以,查找顺序: A --> B --> C --> D
在上述查找bar方法的过程中,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
当类是经典类时,多继承情况下,会按照深度优先方式查找
当类是新式时,多继承情况下,会按照广度优先方式查找
注:在上述查找过程中,一旦找到,则寻找过程立即中断,便不会再继续找了
经典类和新式类;从字面上可以看出来一个老一个新,新的必然包含了跟多的功能,也是之后推荐的写法,从写法上区分的话,如果
当前类或者父类继承了object类,那么该类便是新式类,否则便是经典类。
class C1: C1是经典类
pass
class C2(C1): C2是经典类
pass
class N1(object): N1是新式类
pass
class N2(N1) N2是新式类
三、多态
python不支持java和C#这一类强类型语言中多态的写法,但是原生多态,其python崇尚"鸭子类型"。
python "鸭子类型"
class F1:
pass
class S1(F1):
def show(self):
print('S1.show')
class S2(F1):
def show(self):
print('S2.show')
def Func(obj):
print(obj.show())
s1_obj = S1()
Func(s1_obj)
s2_obj = S2()
Func(s2_obj)
# 输出结果
# S1.show
# None
# S2.show
# None
总结:
以上就是本节对于面向对象初级知识的介绍,总结如下:
1.面向对象是一种编程方式,此编程方式的实现是基于对类 和 对象的使用
2.类是一个模板,模板中包装了多个“函数”供使用
3.对象,根据模板创建的实例(即:对象),实例用于调用被包装在类中的函数
4.面向对象三大特性:封装、继承和多态
参考此博客 http://www.cnblogs.com/wupeiqi/p/4493506.html
http://www.cnblogs.com/wupeiqi/p/4766801.html
类的成员:
类的成员可以分为三大类:字段、方法和属性
字段:普通字段、静态字段
方法:普通方法、类方法、静态方法
属性:普通属性
注:所有成员中,只有普通字段的内容保存对象中,即:根据此类创建了多少对象,在内存中就有多少普通字段。而其他的成员,
则都是保存在类中,即:无论对象的多少,在内存中只创建一份。
一、字段
字段包括:普通字段和静态字段,他们在定义和使用中有所区别,而最本质的区别是内存中保存的位置不同。
1.普通字段属于对象
2.静态字段属于类
class Province:
#静态字段
country = '中国'
def __init__(self, name):
# 普通字段
self.name = name
obj = Province('河北省')
print(obj.name) # 直接访问普通字段
print(Province.country) # 直接访问静态字段
由上述代码可以看出[普通字段需要通过对象来访问] [静态字段通过类访问],在使用上可以看出普通字段和静态字段的归属是不同的。
1. 静态字段在内存中只保存一份
2. 普通字段在每个对象中都要保存一份
应用场景:通过创建对象时,如果每个对象都具有相同的字段,那么就是用静态字段。
二、方法
方法包括:普通方法、静态方法、类方法,三种方法在内存中都归属于类,区别在于调用方式不同。
1. 普通方法:由对象调用;至少一个self参数;执行普通方法时,自动将调用该方法的对象赋值给self;
2. 类方法:由类调用;至少一个cls参数;执行类方法时,自动将调用该方法的类复制给cls;
3. 静态方法:有类调用;无默认参数;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ord_func(self):
"""定义普通方法,至少有一个self参数"""
print('普通方法')
@classmethod
def class_func(cls):
"""定义类方法,至少一个cls参数"""
print('类方法')
@staticmethod
def static_func():
"""定义静态方法,无默认参数"""
print('静态方法')
# 调用普通方法
f = Foo('changhao')
f.ord_func()
# 调用类方法
Foo.class_func()
# 调用静态方法
Foo.static_func()
相同点:对于所有的方法而言,均属于类(非对象)中,所以,在内存中也只保存一份。
不同点:方法调用者不同、调用方法时自动传入的参数不同。
三、属性
python中的属性其实是普通方法的变种
对于属性,有以下三个知识点:
1. 属性的基本使用
2. 属性的两种定义方式
1. 属性的基本使用
class Foo:
def func(self):
pass
# 定义属性
@property
def prop(self):
pass
foo_obj = Foo()
foo_obj.func()
print(foo_obj.prop) #调用属性
#######################################
class Goods:
@property
def price(self):
return "wupeiqi"
obj = Goods()
result = obj.price
由属性的定义和调用要注意一下几点:
1. 定义时,在普通方法的基础上添加@property装饰器;
2. 定义时,属性仅有一个self参数
3. 调用时,无需括号
方法:foo_obj.func()
属性:foo_obj.prop
注意:属性存在意义是:访问属性时可以制造出和字段完全相同的假象
属性由方法变种而来,如果python中没有属性,方法完全可以代替其功能。
实例:对于主机列表页面,每次请求不可能把数据库中的所有内容都显示到页面上,而是通过分页的功能局部显示,所以在
向数据库中请求数据时就要显示的指定获取从第m条到第n条的所有数据(即:limit m,n),这个分页的功能包括:
1. 根据用户请求的当前页和总数据条数计算出m和n
2. 根据m和n去数据库中请求数据
class Pager:
def __init__(self, current_page):
# 用户当前请求的页码(第一页、第二页...)
self.current_page = current_page
# 每页默认显示10条数据
self.per_items = 10
@property
def start(self):
val = (self.current_page - 1) * self.per_items
return val
@property
def end(self):
val = self.current_page * self.per_items
return val
p = Pager(10)
print(p.start) #就是起始值,即:m
print(p.end) #就是结束值,即:n
从上述可见,python的属性的功能是: 属性内部进行一系列的逻辑计算,最终将计算结果返回。
2. 属性的两种定义方式
属性的定义有两种方式:
装饰器 即:在方法上应用装饰器
静态字段 即:在类中定义值为property对象的静态方式
装饰器方式:在类的普通方法上应用@property装饰器
我们知道python中的类有经典类和新式类,新式类的属性比经典类的属性丰富。(如果类继object,那么该类是新式类。)
经典类,具有一种@property装饰器(如上一步实例)
class Goods:
@property
def price(self):
return "wupeiqi"
obj = Goods()
result = obj.price # 自动执行 @property 修饰的price方法,并获取方法的返回值
新式类,具有三种@property装饰器
class Goods(object):
@property
def price(self):
print('@property')
@price.setter
def price(self, value):
print('@price.setter')
@price.deleter
def price(self):
print('@price.deleter')
obj = Goods()
obj.price
obj.price = 123
del obj.price
注:经典类中的属性只有一种访问方式,其对应被@property修饰的方法
新式类中的属性有三种访问方式,分别对应了三个@property、@方法名.setter、@方法名.deleter修饰的方法
由于新式类中具有三种访问方式,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几个属性的访问特点,分别将三个方法定义为对同一个属性:获取、修改、删除
class Goods(object):
def __init__(self):
# 原价
self.original_price = 100
# 折扣
self.discount = 0.8
@property
def price(self):
# 实际价格 = 原价 * 折扣
new_price = self.original_price * self.discount
return new_price
@price.setter
def price(self, value):
self.original_price = value
@price.deleter
def price(self, value):
del self.original_price
obj = Goods()
obj.price # 获取商品价格
obj.price = 200 # 修改商品原价
del obj.price # 删除商品原价
静态字段方式,创建值为property对象的静态字段
当使用静态字段的方式创建属性时,经典类和新式类无区别:
class Foo:
def get_bar(self):
return 'wupeiqi'
BAR = property(get_bar)
obj = Foo()
reuslt = obj.BAR # 自动调用get_bar方法,并获取方法的返回值
print(reuslt)
property的构造方法中有个四个参数
第一个参数是方法名,调用对象.属性时自动触发执行方法
第二个参数是方法名,调用对象.属性 == xxx时自动触发执行方法
第三个参数是方法名,调用del 对象.属性时自动触发执行方法
第四个参数是字符串,调用对象.属性.__doc__,参数是该属性的描述信息
class Foo:
def get_bar(self):
return 'wupeiqi'
# *必须两个参数
def set_bar(self, value):
return 'set value' + value
def del_bar(self):
return 'wupeiqi'
BAR = property(get_bar, set_bar, del_bar, 'description...')
obj = Foo()
obj.BAR # 自动调用第一个参数中定义的方法:get_bar
obj.BAR = "alex" # 自动调用第二个参数中定义的方法:set_bar方法,并将"alex"当作参数传入
del Foo.BAR # 自动调用第三个参数中定义的方法:del_bar方法
obj.BAR.__doc__ # 自动获取第四个参数中设置的值:description
由于静态字段方式创建属性具有三种访问方式,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几个属性的访问特点,分别将三个方法定义为对同一个属性:获取
修改、删除
定义属性共有两种方式,分别是装饰器和静态字段,而装饰器方式针对经典类和新式类又有所不同。
类成员的修饰符
类的所有成员在上一步骤中已经做了详细的介绍,对于每一个类的成员而言都有两种形式:
1. 公有成员,在任何地方都能访问
2. 私有成员,只有在类的内部才能访问
私有成员和公有成员的定义不同:私有成员命名时,前两个字符是下划线。(特殊成员除外,列如:__init__、__call__、__dict__等)
class C: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 = '公有字段'
self.__foo = '私有字段'
私有成员和公有成员的访问限制不同:
静态字段:
1. 公有静态字段:类可以访问;类内部可以访问;派生类中可以访问
2. 私有静态字段;仅类内部可以访问;
公有静态字段
class C:
name = "公有静态字段"
def func(self):
print(C.name)
class D(C):
def show(self):
print(C.name)
C.name #类访问
obj = C()
obj.func() #类内部可以访问
obj_son = D()
obj_son.show() # 派生类中可以访问
私有静态字段
class C:
__name = "私有静态字段"
def func(self):
print(C.__name)
class D(C):
def show(self):
print(C.__name)
C.__name #类访问 ==>错误
obj = C()
obj.func() #类内部可以访问 ==> 正确
obj_son = D()
obj_son.show() #派生类中可以访问 ==>错误
普通字段
1. 公有普通字段:对象可以访问;类内部可以访问;派生类中可以访问
2. 私有普通字段:仅类内部可以访问;
ps: 如果想要强制访问私有字段,可以通过[对象._类名__私有字段名]访问(如:obj._C__foo),不建议强制访问私有成员。
公有字段
class C:
def __init__(self):
self.foo = "公有字段"
def func(self):
print(self.foo) # 类内部访问
class D(C):
def show(self):
print(self.foo) # 派生类中访问
obj = C()
obj.foo #通过对象访问
obj.func() #类内部访问
obj_son = D()
obj_son.show() #派生类中访问
私有字段
类成员的修饰符
类的所有成员在上一步骤中已经做了详细的介绍,对于每一个类的成员而言都有两种形式:
1.公有成员,在任何地方都能访问
2.私有成员,只有在类的内部才能访问
私有成员和公有成员的定义不同:私有成员命名时,前两个字符是下划线。(特殊成员外,列如:__init__、__call__、__dict__等)
私有成员和公有成员的访问限制不同:
静态字段:
1. 公有静态字段:类可以访问;类内部可以访问;派生类中可以访问
2. 私有静态字段:仅类内部可以访问;
公有静态字段:
class C:
def __init__(self):
self.foo = "公有字段"
def func(self):
print(self.foo) #类内部访问
class D(C):
def show(self):
print(self.foo) #派生类中访问
obj = C()
obj.foo #通过对象访问
obj.func() #类内部访问
obj_son = D();
obj_son.show() #派生类中访问
私有静态字段:
class C:
def __init__(self):
self.__foo = "私有字段"
def func(self):
print(self.__foo) #类内部访问
class D(C):
def show(self):
print(self.__foo) #派生类访问
obj = C()
obj.__foo #通过对象访问 ==> 错误
obj.func() #类内部访问 ==> 正确
obj_son = D()
obj_son.show() #派生类中访问 ==> 错误
方法、属性的访问于上述方式相似,即:私有成员只能在类内部使用
PS:非要访问私有属性的话,可以通过对象._类__属性名
类的特殊成员
上文介绍了python的类成员以及成员修饰符,从而了解到类中有字段、方法和属性三大类成员,并且成员名前如果有两个下划线,则
表示该成员是私有成员,私有成员只能有类内部调用。无论人或事物往往都有不按套路出牌的情况,python的类成员也是如此,存在
着一些具有特殊含义的成员,详情如下:
1. __doc__
表示类的描述信息
class Foo:
"""描述类信息,这是用于看片的神奇"""
def func(self):
pass
print(Foo.__doc__)
#输出:类的描述信息
2. __module__ 和 __class__
__module__表示当前操作的对象在那个模块
__class__ 表示当前操作的对象的类是什么
class C: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 = 'wupeiqi'
from lib.aa import C
obj = C()
print(obj.__module__)
print(obj.__class__)
3. __init__
构造方法,通过类创建对象时,自动触发执行。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18
obj = Foo('wupeiqi') # 自动执行类中的 __init__ 方法
4. __del__
析构方法,当对象在内存中被释放时,自动触发执行。
注:此方法一般无须定义,因为Python是一门高级语言,程序员在使用时无需关心内存的分配和释放,因此工作都是交给python
解释器来执行,所以,析构函数的调用是由解释器在进行垃圾回收时自动触发执行的。
class Foo:
def __del__(self):
pass
5. __call__
对象后面加括号,触发执行。
注:构造方法的执行是由创建对象触发的,即:对象 = 类名();而对于__call__方法的执行是由对象后加括号触发的,即:对象()
或者 类()()
class Foo:
def __init__(self):
pass
def __call__(self, *args, **kwargs):
print('__call__')
obj = Foo() #执行 __init__
obj() #执行 __call__
6. __dict__
类或对象中的所有成员
上文中我们知道:类的普通字段属于对象;类中的静态字段和方法等属于类,即:
class Province:
country = 'China'
def __init__(self, name, count):
self.name = name
self.count = count
def func(self, *args, **kwargs):
print('func')
# 获取类的成员,即:静态字段、方法
print(Province.__dict__)
# 输出{'__module__': '__main__', 'country': 'China', '__init__': <function Province.__init__ at 0x000000000272E730>,
# 'func': <function Province.func at 0x000000000272E7B8>, '__dict__': <attribute '__dict__' of 'Province' objects>,
# '__weakref__': <attribute '__weakref__' of 'Province' objects>, '__doc__': None}
obj1 = Province('HeBei', 10000)
print(obj1.__dict__)
# 获取 对象obj1 的成员
# 输出:{'count':10000, 'name':'HeBei'}
7. __str__
如果一个类中定义了__str__方法,那么在打印对象时,默认输出该方法的返回值。
class Foo:
def __str__(self):
return 'wupeiqi'
obj = Foo()
print(obj) #输出:wupeiqi
8. __getitem__、__setitem___、__delitem__
用于索引操作,如字典。以上分别表示获取、设置、删除数据
class Foo(object):
def __getitem__(self, key):
print('__getitem__',key)
def __setitem__(self, key, value):
print('__setitem__',key,value)
def __delitem__(self, key):
print('__delitem__',key)
obj = Foo()
result = obj['k1'] #自动触发执行 __getitem__
obj['k2'] = 'wupeiqi' #自动触发执行 __setitem__
del obj['k1'] #自动触发执行 __delitem__
9. __getslice__、__setslice__、__delslice__
该三个方法用于分片操作,如:列表
class Foo(object):
def __getslice__(self, i, j):
print('__getslice__',i,j)
def __setslice__(self, i, j, sequence):
print('__setslice__',i,j)
def __delslice_(self, i, j):
print('__delslice__', i, j)
obj = Foo()
obj[-1:1] # 自动触发执行 __getslice__
obj[0:1] = [11,22,33,44] # 自动触发执行 __setslice__
del obj[0:2] # 自动触发执行 __delslice__
10. __iter__
用于迭代器,之所以列表、字典、元祖可以进行for循环,是因为类型内部定义了 __iter__
第一步:
class Foo(object):
pass
obj = Foo()
for i in obj:
print(i) # TypeError: 'Foo' object is not iterable
第二步:
class Foo(object):
def __iter__(self):
pass
obj = Foo()
for i in obj:
print(i) #iter() returned non-iterator of type 'NoneType'
第三步:
class Foo(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q):
self.sq = sq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iter(self.sq)
obj = Foo([11,22,33,44])
for i in obj:
print(i)
以上步骤可以看出,for循环迭代的其实是iter([11,22,33,44]),所以执行流程可以变更为:
obj = iter([11,22,33,44])
for i in obj:
print(i)
For循环语法内部
obj = iter([11,22,33,44])
while True:
val = obj.next()
print(val)
11. __new__和__metaclass__
阅读以下代码:
class Foo(object):
def __init__(self):
pass
obj = Foo() # obj 是通过Foo类实例化的对象
上述代码中,obj是通过Foo类实例化的对象,其实,不仅obj是一个对象,Foo类本身也是一个对象,因为在
python中一切事物都是对象。
如果按照一切事物都是对象的理论:obj对象是通过执行Foo类的构造方法创建,那么Foo类对象应该也是通过执行某个类的构造方法创建。
print type(obj) # 输出:<class '__main__.Foo'> 表示,obj 对象由Foo类创建
print type(Foo) # 输出:<type 'type'> 表示,Foo类对象由 type 类创建
所以,obj对象是Foo类的一个实例,Foo类对象是type类的一个实例,即:Foo类对象是通过type类的构造方法创建。
那么,创建类就可以有两种方式:
a).普通方式
class Foo(object):
def func(self):
print('hello wupeiqi')
b).特殊方式(type类的构造函数)
def func(self):
print('hello wupeiqi')
Foo = type('Foo', (object,), {'func':func})
# type第一个参数:类名
# type第二个参数:当前类的基类
# type第三个参数:类的成员
==》 类是由type类实例化产生
那么问题来了,类默认是由type类实例化产生, type类中如何实现的创建类? 类又是如何创建对象?
答:类中有一个属性__metaclass__,其用来表示该类由谁来实例化创建,所以,我们可以为__metaclass__设置一个type类的派生类
,从而查看类创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