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Python的类(class)和实例(Instance)如何操作使用

    面向对象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类(Class)和实例(Instance),必须牢记类是抽象的模板,比如Student类,而实例是根据类创建出来的一个个具体的“对象”,每个对象都拥有相同的方法,但各自的数据可能不同。
    ![Python的类class和实例instance的操作方法
    ](https://img-blog.csdnimg.cn/20181103213647550.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type_ZmFuZ3poZW5naGVpdGk,shadow_10,text_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3FxXzQyOTQ4NDIy,size_16,color_FFFFFF,t_70)
    仍以Student类为例,在Python中,定义类是通过class关键字:
    class Student(object):
    pass
    class后面紧接着是类名,即Student,类名通常是大写开头的单词,紧接着是(object),表示该类是从哪个类继承下来的,继承的概念我们后面再讲,通常,如果没有合适的继承类,就使用object类,这是所有类最终都会继承的类。
    **另外很多人在学习Python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没有好的教程或者没人指导从而导致自己容易放弃,为此我建了个Python交流.裙 :一久武其而而流一思(数字的谐音)转换下可以找到了,里面有最新Python教程项目可拿,不懂的问题多跟里面的人交流,都会解决哦!*
    定义好了Student类,就可以根据Student类创建出Student的实例,创建实例是通过类名+()实现的:

    >>> bart = Student()
    >>> bart
    <__main__.Student object at 0x10a67a590>
    >>> Student
    <class '__main__.Student'>
    可以看到,变量bart指向的就是一个Student的实例,后面的0x10a67a590是内存地址,每个object的地址都不一样,而Student本身则是一个类。

    可以自由地给一个实例变量绑定属性,比如,给实例bart绑定一个name属性:

    >>> bart.name = 'Bart Simpson'
    >>> bart.name
    'Bart Simpson'
    由于类可以起到模板的作用,因此,可以在创建实例的时候,把一些我们认为必须绑定的属性强制填写进去。通过定义一个特殊的__init__方法,在创建实例的时候,就把name,score等属性绑上去: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core):
    self.name = name
    self.score = score
    注意:特殊方法“__init__”前后分别有两个下划线!!!
    注意到__init__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永远是self,表示创建的实例本身,因此,在__init__方法内部,就可以把各种属性绑定到self,因为self就指向创建的实例本身。

    有了__init__方法,在创建实例的时候,就不能传入空的参数了,必须传入与__init__方法匹配的参数,但self不需要传,Python解释器自己会把实例变量传进去:

    >>> bart = Student('Bart Simpson', 59)
    >>> bart.name
    'Bart Simpson'
    >>> bart.score
    59
    和普通的函数相比,在类中定义的函数只有一点不同,就是第一个参数永远是实例变量self,并且,调用时,不用传递该参数。除此之外,类的方法和普通函数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你仍然可以用默认参数、可变参数、关键字参数和命名关键字参数。
    数据封装
    面向对象编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数据封装。在上面的Student类中,每个实例就拥有各自的name和score这些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函数来访问这些数据,比如打印一个学生的成绩:

    >>> def print_score(std):
    ... print('%s: %s' % (std.name, std.score))
    ...
    >>> print_score(bart)
    Bart Simpson: 59
    但是,既然Student实例本身就拥有这些数据,要访问这些数据,就没有必要从外面的函数去访问,可以直接在Student类的内部定义访问数据的函数,这样,就把“数据”给封装起来了。这些封装数据的函数是和Student类本身是关联起来的,我们称之为类的方法: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core):
    self.name = name
    self.score = score

    def print_score(self):
    print('%s: %s' % (self.name, self.score))
    要定义一个方法,除了第一个参数是self外,其他和普通函数一样。要调用一个方法,只需要在实例变量上直接调用,除了self不用传递,其他参数正常传入:

    >>> bart.print_score()
    Bart Simpson: 59
    这样一来,我们从外部看Student类,就只需要知道,创建实例需要给出name和score,而如何打印,都是在Student类的内部定义的,这些数据和逻辑被“封装”起来了,调用很容易,但却不用知道内部实现的细节。

    封装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给Student类增加新的方法,比如get_grade:

    class Student(object):
    ...

    def get_grade(self):
    if self.score >= 90:
    return 'A'
    elif self.score >= 60:
    return 'B'
    else:
    return 'C'
    另外很多人在学习Python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没有好的教程或者没人指导从而导致自己容易放弃,为此我建了个Python交流.裙 :一久武其而而流一思(数字的谐音)转换下可以找到了,里面有最新Python教程项目可拿,不懂的问题多跟里面的人交流,都会解决哦!
    同样的,get_grade方法可以直接在实例变量上调用,不需要知道内部实现细节:

    # -*- coding: utf-8 -*-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core):
    self.name = name
    self.score = score

    def get_grade(self):
    if self.score >= 90:
    return 'A'
    elif self.score >= 60:
    return 'B'
    else:
    return 'C'

    lisa = Student('Lisa', 99)
    bart = Student('Bart', 59)
    print(lisa.name, lisa.get_grade())
    print(bart.name, bart.get_grade())
    Run
    以上代码都看懂了吗?另外很多人在学习Python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没有好的教程或者没人指导从而导致自己容易放弃,为此我建了个Python交流.裙 :一久武其而而流一思(数字的谐音)转换下可以找到了,里面有最新Python教程项目可拿,不懂的问题多跟里面的人交流,都会解决哦!
    本文的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加上自己的想法,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 相关阅读:
    PAT 甲级 1027 Colors in Mars
    PAT 甲级 1026 Table Tennis(模拟)
    PAT 甲级 1025 PAT Ranking
    PAT 甲级 1024 Palindromic Number
    PAT 甲级 1023 Have Fun with Numbers
    PAT 甲级 1021 Deepest Root (并查集,树的遍历)
    Java实现 蓝桥杯VIP 算法训练 无权最长链
    Java实现 蓝桥杯VIP 算法训练 无权最长链
    Java实现 蓝桥杯 算法提高 抽卡游戏
    Java实现 蓝桥杯 算法提高 抽卡游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engxuyuanaa/p/1212064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