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Django redis2 列表 和其他操作

    列表的操作

    List操作,redis中的List在在内存中按照一个name对应一个List来存储。如图:

    lpush插值至列表最左边

    
    

       lpush(name,values)

    # 在name对应的list中添加元素,每个新的元素都添加到列表的最左边
     
    # 如:
        # r.lpush('oo', 11,22,33)
        # 保存顺序为: 33,22,11
     
    # 扩展:
        # rpush(name, values) 表示从右向左操作

    lpushx已存在name,添加到列表最左边

      lpushx(name,value)

    # 在name对应的list中添加元素,只有name已经存在时,值添加到列表的最左边
     
    # 更多:
        # rpushx(name, value) 表示从右向左操作

    llen、list元素的个数

    llen(name)
    # name对应的list元素的个数

    linsert在列表特定位置插入新值

    
    

     linsert(name, where, refvalue, value))

    # 在name对应的列表的某一个值前或后插入一个新值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where,BEFORE或AFTER
        # refvalue,标杆值,即:在它前后插入数据
        # value,要插入的数据

    r.lset对name对应的list中的某一个索引位置重新赋值

    r.lset(name, index, value)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index,list的索引位置
        # value,要设置的值

    r.lrem删除指定的值

    r.lrem(name, value, num)

    # 在name对应的list中删除指定的值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value,要删除的值
        # num,  num=0,删除列表中所有的指定值;
               # num=2,从前到后,删除2个;
               # num=-2,从后向前,删除2个

    lpop移除最左侧元素

    lpop(name)
    # 在name对应的列表的左侧获取第一个元素并在列表中移除,返回值则是第一个元素
     
    # 更多:
        # rpop(name) 表示从右向左操作

    lindex根据索引获取列表元素

    lindex(name, index)
    #在name对应的列表中根据索引获取列表元素

    lrange分片获取数据

    
    

    lrange(name, start, end)

    # 在name对应的列表分片获取数据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start,索引的起始位置
        # end,索引结束位置

    ltrim范围移除元素

      ltrim(name, start, end)

    # 在name对应的列表中移除没有在start-end索引之间的值
    # 参数:
        # name,redis的name
        # start,索引的起始位置
        # end,索引结束位置

    rpoplpush右边移除元素列表1,左边插入列表2

    rpoplpush(src, dst)
    # 从一个列表取出最右边的元素,同时将其添加至另一个列表的最左边
    # 参数:
        # src,要取数据的列表的name
        # dst,要添加数据的列表的name

    blpop左边移除元素,设置超时时间

    blpop(keys, timeout)
    # 将多个列表排列,按照从左到右去pop对应列表的元素
     
    # 参数:
        # keys,redis的name的集合
        # timeout,超时时间,当元素所有列表的元素获取完之后,阻塞等待列表内有数据的时间(秒), 0 表示永远阻塞
     
    # 更多:
        # r.brpop(keys, timeout),从右向左获取数据

    brpoplpush右边移除元素列表1,左边插入元素列表2,设置超时时间

    brpoplpush(src, dst, timeout=0)
    # 从一个列表的右侧移除一个元素并将其添加到另一个列表的左侧
     
    # 参数:
        # src,取出并要移除元素的列表对应的name
        # dst,要插入元素的列表对应的name
        # timeout,当src对应的列表中没有数据时,阻塞等待其有数据的超时时间(秒),0 表示永远阻塞

    自定义增量迭代

    import redis
    from redis_study.redis_poll import  POLL
    
    conn = redis.Redis(connection_pool=POLL)
    def list_iter(key,count=10):
        index=0
    
        while True:
            data_list=conn.lrange(key,index,index+count-1)
            if not data_list:
                return
            index+=count
    
            for item in data_list:
                yield item
    
    
    for item in list_iter('k1'):
        print(item)

     事务+一次发送多个指令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utf-8 -*-
     
    import redis
     
    pool = redis.ConnectionPool(host='10.211.55.4', port=6379)
     
    r = redis.Redis(connection_pool=pool)
     
    # pipe = r.pipeline(transaction=False)
    pipe = r.pipeline(transaction=True)
    pipe.multi()
    pipe.set('name', 'alex')
    pipe.set('role', 'sb')
     
    pipe.execute()

    其他操作

    delete 删除key和内容

    delete(*names)
    # 根据删除redis中的任意数据类型/ 不能用正则来构建name
    可以传入列表
    
    delete_list=[1,2,3,4]
    delete(*delete_list)

    exists 判断name是否存在

    exists(name)
    # 检测redis的name是否存在

    keys 获取keys列表

    keys(pattern='*')
    # 根据模型获取redis的name
     
    # 更多:
        # KEYS * 匹配数据库中所有 key 。
        # KEYS h?llo 匹配 hello , hallo 和 hxllo 等。
        # KEYS h*llo 匹配 hllo 和 heeeeello 等。
        # KEYS h[ae]llo 匹配 hello 和 hallo ,但不匹配 hillo

    expire 设置超时时间

    expire(name ,time)
    # 为某个redis的某个name设置超时时间

    rename 重命名

    rename(src, dst)
        
    # 对redis的name重命名为

    move 移动数据

    move(name, db))
    # 将redis的某个值移动到指定的db下

    randomkey 随机获取name

    randomkey()
    # 随机获取一个redis的name(不删除)

    type 获取name值数据类型

    type(name)
    # 获取name对应值的类型

    scan和scan_iter 循环获取值

    scan(cursor=0, match=None, count=None)
    scan_iter(match=None, count=None)
    # 同字符串操作,用于增量迭代获取key
    
    可以构建正则表达式
    for key in scan_iter('payment_1_*'):
        print(key)
        ---> key=payment_1_1 /key=payment_1_2 ....
  • 相关阅读:
    Java异常处理和设计
    一次qps测试实践
    Alternate Task UVA
    Just Another Problem UVA
    Lattice Point or Not UVA
    Play with Floor and Ceil UVA
    Exploring Pyramids UVALive
    Cheerleaders UVA
    Triangle Counting UVA
    Square Numbers UVA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enxuming/p/939635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