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开发实践思考(四)

    本篇接上一篇《开发实践思考(三)》,继续汇总思考点,每篇10个。

    1. 使用引用来捕获异常

    通过引用捕获异常,不会有对象删除问题,也不会发生slicing异常对象问题,异常对象只拷贝一次。

    2. 数据绑定思想

    将UI展示信息和实际关联数据绑定在一起,而不要人为拆分开。

    举个例子:

    假设有一个下拉输入框,里面有:苹果、香蕉、全部等三种选项。对应入参为1、2、空。那么按照上面的思路,是将文字,例如苹果和"1"建立关联关系。当需要获取对应的入参时,可以直接获得“1”,而不是先获取“苹果”这种字符串,再通过各种if推导出数值"1",后面这种硬推导的方式,笔者称为硬编码

    且不说硬编码中转换函数归属问题,这种实现方式在扩展性和使用上都不方便,很容易遗漏,不建议使用。

    更进一步思考,这种数据绑定思想,可以用在多语言、多颜色、多风格等场景。将绑定关系写在配置文件中,使用配置中的key初始化界面数据,绑定对应的value进去。系统初始化时,根据不同环境加载不同配置文件,得到不同的效果。

    基于上可以更进一步,配置文件增加版本信息以及校验信息,启动时由后台推送,达到配置实时升级的效果。

    3. 总结复盘

    任何工作都需要回顾总结,大到系统项目,小到具体需求,如果在完成后缺乏总结,那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失败的,有以下可总结的方向:

    1. 通过这个项目/需求,是否吃透了某一块的业务,搞懂了来龙去脉?
    2. 通过这个项目/需求,是否充分理解了公司某个技术框架/基础组件的用法?
    3. 整个项目的设计上,有哪些做的不好的地方?
    4. 在整个项目的开发上,是否踩了坑,犯了低级的错误?
    5. 在整个项目的进度把控、人员安排、上下游协调上,是否存在不足之处?
    6. 遇到突发事件,是否快速有效的进行解决,缺乏哪些东西阻碍了问题的快速解决?

    通过充分的总结,之前犯过的错误我们不会再犯,理清楚技术和业务的来龙去脉,对自己是一种提升,总结沉淀下来的文档,对别人也有很大帮助。

    4. 理解消防

    消防,消指的是消除问题,防指的是预防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在平时的处理Bug以及线上问题上,也是同样道理,先及时解决问题,然后深挖问题根源,对问题进行复盘。

    不仅仅要解决已出现的问题,更重要地是挖掘隐藏的同类问题,一起解决。

    通过分析同类问题,分析出现该问题的根源,从最佳实践、规范用法等方面向团队成员讲解,防止后续犯同样的错误。

    5. 海恩法则

    海恩法则是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它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据此分析,

    当发生一件重大事故后,我们在处理事故本身的同时,还要及时对同类问题的“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处理,以此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及时消除再次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海恩法则强调两点:

    1. 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结果
      2 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的素质和责任心

    6. 发布注意

    新功能上线发布时,要有平滑过渡机制、应急处理机制、旧方式下线方案等辅助措施。

    每发布一项新功能,都需要有后台开关来控制,一些有可能会更改的参数,不要在前端写死,而是通过从后台获取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当出现问题后,不至于没有控制手段,眼睁睁的看着问题扩大。如果涉及到的业务较多,那么开关控制粒度要细,包含功能总开关和各级子功能开关。

    对于每个线上发布版本,要进行分支封板操作,在该分支上,除非有线上紧急Bug,否则不能有任何提交,保证线上版本和源码版本的一致性。当该版本线上有问题时,取出该版本分支进行处理。

    7. 开发目录和发布目录

    不要从开发目录中直接打包程序,因为开发目录会频繁改动,贸然打包,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

    1. 打包时,本地还有未提交到代码库中的代码,打包后输出给测试,后续继续在开发目录中修改后再提交,这会造成测试版本和开发分支版本不一致。
    2. 如果本地尚未提交的代码被撤销了,而打包的是撤销前的代码,也会造成测试版本和开发版本不一致。

    最佳实践:
    发布目录需要独立出来,在该目录下,通过自动化构建脚本,从代码库中获取最新代码,编译成Release版本后再发布。该目录只做编译发布工作,禁止任何代码以及配置的修改。

    8. 汇报工作

    撰写工作汇报的作用:

    1. 让领导看到你,不做职场小透明。

      你写了工作汇报,领导才知道你做了什么,才能看到你。

      对于你来说,只需要面对一个领导,但对一个领导来说,要面对多个下属,均摊到每个下属的注意力实在太少。而他了解员工工作情况最方便的方法,就是看工作汇报。因此,当你敷衍工作汇报时,实际上是在敷衍自己。

    2. 及时调整工作方向,避免做无用功。

    3. 在工作汇报中,不仅要写已经做过工作的结果,还要写中间遇到的困难,目前采取了哪些方法,需要什么样的资源来协助推进。让问题提前暴露,不要让问题烂在我这里。

      作为领导,最担心的是下属遇到了问题,却不告诉他,直到该问题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最后兜不住了才爆发。
      领导就是你最大的资源,要好好利用。

    一份优秀的工作汇报需要做到:

    1. 描述工作背景: 在汇报工作前,要说清楚这件事的背景

    2. 当前该项任务遇到了什么问题,当前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效果
      一方面体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体现总结能力。

    3. 汇报工作结果并进行小结。
      当前该项任务进行到哪一步,有没有阶段性的成果输出,输出数字跟过往相比,是增加还是减少了?简要分析下原因。
      实事求是,不要担心业绩降低就不汇报,报喜不报忧在这里是不适合的。
      只要你尝试解决过问题,就要写出来,让领导看到你是在推动问题解决,而不是坐等问题在自己这里烂掉。

    4. 未来的打算和计划
      汇报完过往之后,接下来要说未来的计划和打算,让领导审核下,未来计划的可行性,未来大方向下的继续前行的必要性?
      无论是过去的工作遇到了问题,还是在新的计划需要领导帮助,都要及时提出来,让领导知道你的难处,解决你遇到的麻烦,需要什么样的资源来推动该问题的解决。

    在撰写工作总结时,有以下套路可参考:
    * 业务功能开发(其实是做需求)
    * 业务功能优化(其实是改Bug)
    在写解决Bug,不管解决过程多么惊心动魄,解决方案多么合情合理,这都是建立Bug的基础上。在写的时候,可以着重的地方。换一个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比如,从功能优化的角度来看待,是不是觉的,之前写的不是问题,现在做的是在改善程序效率?
    * 即使是手头上的项目没有进展,也要提到。XX项目:跟进中。

    在工作汇报中,可从这样的时间结构上去划分:过去、现在、未来。

    • 过去可重点描述近期业务进展回顾,重点梳理不同时间点的异同之处以及推动的地方
    • 现在主要包括当前工作进展
    • 未来包括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9. 工作周报撰写

    工作周报主要写上周的主要工作内容,具体细节无需写,最后提一下结果。

    本周预备完成的工作:

    • 越具体越好,例如,整理优化的话,具体到后台哪一个模块上面的整理和优化
    • 本周准备解决的问题,具体到尝试解决的功能模块,讲解清楚明白。

    不建议写的太笼统, 例如解决Bug之类的,不利于读者了解具体事项。

    10.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我们不应该过度着眼于我们还不够完美这一客观、不可改变的事实。

    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学习、工作、生活上都不可能十全十美。

    承认这一点,可以缓解一些焦虑,但也不要心里承认了这一点,就放弃追求完美的路。

    不完美的常态根本不会影响完美学习更多更深入的内容,不要固执地认为"不要完美主义"和"认真学习"是相互冲突的。

    不要因为一点点没做好,遭受到一点点挫折,就放弃后续整个计划。

    不要过度依赖学习路径,与其把准备知识都给掌握了再去学习核心内容,不如直接上手,哪里不会学哪里,这样的针对性以及学习效果会更强。

    每一本教材都有适用人群,你不属于哪个人群,就不要强求看懂。

    作者:浩天之家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Top
    收藏
    关注
    评论
  • 相关阅读:
    Jmeter+ant+jenkin接口自动化发邮件
    BadBoy 参数化录制,并导入JMeter
    Jmeter 移动端录制
    Pytest 操作
    Pytest框架简介与安装
    Fiddler iOS抓包
    Fiddler Android APP 抓包
    random的使用
    scanner的使用与匿名对象的使用
    标准的类,API的初步使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erishui/p/1542187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