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webpack前的准备
1、初始化一个前端项目
为了方便之后自己更好的使用这个webpack_starter,引入git的支持,一是可以把一些通用的东西放在主分支,二是可以把后面不同的配置支持可以通过branch
或者tag
的方式分门别类。
- 在github初始化一个
webpack_starter
项目,如下图所示,初始化.gitignore
支持Node
语言
#clone项目到本地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mpandar/webpack_starter.git
cd webpack_starter
- 利用yarn初始化项目(当然同样可以使用npm,无太大差异,此处不再补充npm使用方法)
初始化过程按照提示完成即可,唯一注意的是entry point
,这是webpack进行打包时的入口文件,默认是根目录下的index.js
,不过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源码都是在src
目录下,所以修改为src/index.js
> yarn init
yarn init v1.3.2
question name (webpack_starter):
question version (1.0.0): 0.1.0
question description: a webpack start project
question entry point (index.js): src/index.js
question repository url (https://github.com/mpandar/webpack_starter.git):
question author (mpandar <mshp_****@126.com>):
question license (MIT):
question private:
success Saved package.json
✨ Done in 53.55s.
2、安装webpack
单独安装与全局安装对于webpack的使用并无太大差异,但推荐即使全局安装以后,仍要在项目中进行单独的安装,方便项目移植。否则可能会导致全局安装的webpack版本与项目中的配置文件可能存在不匹配。当然单独安装后,使用一些npm或yarn命令,它们会优先使用本地安装的webpack
#全局安装
yarn global add webpack
#单项目使用
yarn add webpack
3、初始化项目目录
|---
|--dist //存放webpack打包后相关文件
|--src //存放项目源码
|--index.js
|--config //项目相关的配置文件
|--webpack.config.js //webpack默认读取项目根目录下的webpack.config.js文件作为配置信息,为了规范化移入到config目录下
|--package.json
了解webpack配置文件webpack.config.js
当然,即使没有配置文件,直接运行webpack命令,同样可以直接对js文件完成打包工作,这里是一篇分析webpack打包后的代码的文章:简要分析webpack打包后代码,其中用到的一个新命令npx,很简单,介绍点这里
#直接打包
npx webpack src/index.js dist/bundle.js
为了应对更灵活的使用场景,webpack支持配置文件,并且默认情况下,在项目根目录下,如果存在webpack.config.js
文件,那么webpack会主动读取该文件作为配置内容,不过Demo下,为了更加符合我们的目录规范,我们将config文件移到了config
目录下
//当配置文件内容为空时,运行该命令会提示`Configuration file found but no entry configured`
npx webpack src/index.js --config config/webpack.config.js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一个webpack配置文件,最简单只需要包含entry(定义入口文件)和output(定义打包输出文件)这两个部分: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const base = path.join(__dirname, '..')
module.exports = {
entry: path.resolve(base, 'src', 'index.js'),
output: {
filename: 'bundle.js',
path: path.resolve(base, 'dist')
}
};
注:使用path模块只是为了代码清晰,你完全可以不用,直接用__dirname+'/../src'
类似代码拼接
//这样就不需要在命令行定义输入输出文件啦
npx webpack --config config/webpack.config.js
除了entry
和output
,webpack中最常见的就是module
、resolve
、plugins
,大致结构如下:
module.exports = {
entry: path.resolve(base, 'src', 'index.js'),
output: {
filename: 'bundle.js',
path: path.resolve(base, 'dist')
},
devtool: 'eval-source-map',
devServer: {
contentBase: path.resolve(base, 'dist'),
historyApiFallback: true,
inline: true,
proxy: {
"/api": "http://localhost:8000"
}
},
module: {
rules: [
]
},
resolve: {
},
plugins: [
]
};
当然了解webpack最好的地方永远是官方文档,传送门,接下来,自然是在目前配置的基础上,增添更多令人兴奋的特性
为开发增加更多利器
生成Source Map,为调试助力
开发离不开调试,但经过编码后的代码并不利于调试,很找到出错的地方对应的你写的代码,而Source Maps就是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
而webpack支持Source Maps仅仅是增加一行 devtool
配置选项,具体配置选项可以看这里的官方文档,其中两个选项 eval-source-map
与 source-map
是比较常用的选项,前一个选项推荐仅仅用在开发环境,而后一个通常在一些第三方库中,提供给开发者调试使用。当然对于任何上线项目,实际上都推荐使用*.min.js并不使用Source Map以加快网络加载。
module.exports = {
entry: path.resolve(base, 'src', 'index.js'),
output: {
filename: 'bundle.js',
path: path.resolve(base, 'dist')
},
devtool: 'eval-source-map'
}
自动监控代码更新,自动编译,自动浏览器刷新
作为开发者,总不希望把时间浪费在执行命令和刷新页面上,webpack提供一个单独的组件webpack-dev-server
为我们提供一个基于nodejs的本地服务器、文件修改监控及编译以及浏览器自动刷新等特性。
首先是安装:
yarn add webpack-dev-server --dev
详细配置参数可查阅官方文档,常使用参数如下:
- contentBase 指定项目根目录
- historyApiFallback 主要应用在单页应用的开发场景,它依赖于HTML5 history API,如果设置为true,所有的跳转将指向index.html
- inline 主要是解决了自动浏览器自动刷新问题
- lazy 默认为false,若开启后,则webpack-dev-server不再监测文件变化自动编译,只有等到我们手动刷新浏览器的时候才会编译文件
- proxy 可以有效的解决开发阶段的跨域问题,毕竟不是所有的前端项目,都有独立的nodejs作为中间件去请求服务,更多的还是把前端项目编译后与后端服务部署在一起。而开发阶段又相对独立,这时候就可以利用proxy将前端请求转发到后端测试服务器,不影响开发
module.exports = {
entry: path.resolve(base, 'src', 'index.js'),
output: {
filename: 'bundle.js',
path: path.resolve(base, 'dist')
},
devtool: 'eval-source-map',
devServer: {
contentBase: path.resolve(base, 'dist'),
historyApiFallback: true,
inline: true,
proxy: {
"/api": "http://localhost:8000"
}
}
}
小插曲,本来测试proxy的时候,自己利用php -S localhost:8000快速起了一个监听进程,但是访问前端的时候却提示转发去请求被拒绝,后来发现webpack-dev-server去转发请求的时候是把localhost转化为了地址,即127.0.0.1:8000,所以在php启动监听进程时候,需要使用php -S 127.0.0.1:8000
或者php -S 0.0.0.0:8000
监听所有网卡地址
webpack-dev-server的使用同webpack基本运行一样,只是webpack-dev-server是一个不会退出的进程,并自动监控文件变化等(Ctrl+C退出)
npx webpack-dev-server --config config/webpack.config.js
更方便的打包命令
使用npx webpack --config config/webpack.config.js
进行打包实际上已经很方便了,但是当我们需要又有开发环境的配置,又有生产环境的配置,甚至还要为命令增加其他的环境变量的时候,这个命令简直是又臭又长,我们总不能每次都输入这个繁琐的命令,其实我们可以利用npm scripts,这里是一篇阮一峰大神对npm脚本的介绍
//package.json
{
"scripts": {
"build": "webpack --config config/webpack.config.js",
"dev": "webpack-dev-server --config config/webpack.config.js"
}
}
npm run build
npm run dev
需要注意的是在配置build&dev脚本的时候,我们并没有用npx
命令,实际上,在npm脚本中的命令,npm默认都是优先查找本项目下node_modules下是否存在对应的模块及命令,如果没找到,才会查找全局的命令
多文件入口
通常一个项目中,并不是只有一个js文件,而entry默认支持多文件入口,修改output跟随入口文件名字命名即可,简单做如下修改:
module.exports = {
entry: {
index: path.resolve(base, 'src', 'index.js'),
main: path.resolve(base, 'src', 'main.js')
},
output: {
filename: 'js/[name].js',
path: path.resolve(base, 'dist')
}
}
同时创建一个简单的main.js进行测试,再次编译会发现在dist/js目录下存在编译后的index.js和main.js文件
一切皆为Module
webpack令人兴奋的一个特性就是模块化,易于扩展其功能。webpack支持大量的模块导入方法,比如ES6(import)、CommonJS(require)、AMD等规范,并且加入了一些自由方法,具体的可以看官方说明文档。
用通俗的语言描述就是,webpack通过某个入口,去匹配各种模块导入规范,发现一个模块就根据对应配置寻找对应的loader去处理,如此往复,直到处理完毕所有依赖。
使用起来就是在modules字段中的rules(老版本名字为loaders,为保证兼容性,还是支持这个字段的)中配置test,去匹配文件(js、css、图片资源等等),然后把这个文件交给合适的loader处理即可,所以但凡新出的框架,如果用到了独特的语法功能,都会配套提供对应的loader工具
使用ES6等新特性
目前虽然浏览器对ES6新特性的支持度都非常高,但仍是有部分场景下,我们只能运行ES5的代码,这时候就需要利用到js转码届的特斯拉Bebel及其插件了
yarn add babel-loader babel-core babel-preset-env
module: {
rules: [
{
test: /.js$/,
exclude: /(node_modules|bower_components)/,
use: {
loader: 'babel-loader',
options: {
presets: ['env']
}
}
}
]
},
显然test
中匹配了所有的js文件,exclude
字段去除了项目中依赖库里的文件,use
则是配置对应的loader。其中对于options,是作为参数传递给babel-loader的,babel的相关参数可以参考babel的官方网站,其中presets作为最主要的参数,告诉babel按照那种规则去解析代码,当然env
是一个组合,包含es2015、es2016等,当presets参数包含多个值时,babel的处理规则是倒序的,"es2017","es2016"
,babel会先去匹配es2016
的规则。另外,对于babel的配置,也可以通过在根目录建立.babelrc
方式去配置:
//.babelrc
{
"presets": [
"env"
]
}
当然除了扩展js的语法,有时候我们还需要扩展js的功能,比如在某些低版本的浏览器上运行'Hello World'.includes('Hello')
,这可以使用babel-polyfill
这个组件,点击这里可以了解其使用方法。
CSS
当然,我们可以只让webpack处理js文件,继续在html文件中通过link
标签引入css文件。但显然webpack希望前端攻城狮们也能像模块化编写js一样,进行css的编写。我们在src下创建css目录,并创建main.css文件
/* src/css/main.css */
body{
background-color: deepskyblue; /* 我喜欢填空的蓝色 */
}
//src/index.js
import style from './css/main.css'
这时候使用npm run build
会发现编译报错,这是因为webpack无法处理载入main.css后的代码
ERROR in ./src/css/main.css
Module parse failed: Unexpected token (1:4)
You may need an appropriate loader to handle this file type.
| body{
| background-color: red;
| }
@ ./src/index.js 3:12-37
webpack官方提供css-loader
专门处理导入的css模块,当然css-loader
也仅仅是完成了模块的导入处理,使webpack在编译时候不再报错,实际上,还需要style-loader
处理导入后的css数据,自动添加到html的style标签中。如果你在测试过程中,仅仅添加css-loader
loader,你会发现body实际上并没有变成背景蓝
yarn add style-loader css-loader
//config webpack.config.js module->rules
{
test: /.css$/,
use: [
{
loader: "style-loader"
}, {
loader: "css-loader",
options: {
modules: true,
localIdentName: '[path][name]__[local]--[hash:base64:5]'
}
}
]
}
当然css-loader
还有一个重要配置选项,modules
参数,它支持导入的css中的类名自动重命名,这样即使在不同组件使用了相同的css类命名,经处理后互相之间也不会出现影响。看下效果:
CSS预编译工具
比较常见的预编译工具也就是Sass、Less、Stylus。在使用这三个预编译工具前,需要安装其对应的专属处理程序,比如Sass的处理工具node-sass。为了配合与webpack使用,还要安装对应的loader,比如sass-loader
yarn add sass-loader node-sass --dev
在webpack.config.js中添加对scss(Sass 3引入的新的语法格式,推荐新项目都用此)文件的支持,再起强调,webpack中loader执行顺序是从右往左,从下往上。
// webpack.config.js
module.exports = {
...
module: {
rules: [{
test: /.scss$/,
use: [{
loader: "style-loader"
}, {
loader: "css-loader",
options: {
modules: true,
localIdentName: '[path][name]__[local]--[hash:base64:5]'
}
}, {
loader: "sass-loader"
}
}]
}]
}
};
测试一下:
/* src/sass/main.scss */
body {
background-color: blue;
}
.main {
background-color: grey
}
//src/index.js
// import style from './css/main.css'
import style from './sass/main.scss'
let es6 = () => {
console.log('run in es6')
console.log(style)
}
es6();
其他两种预编译器可以参考各自官方文档:less-loader、stylus-loader
像处理JS一样处理CSS -- PostCSS
PostCSS官网介绍是,利用js转译css的一个工具。对PostCSS的介绍,我比较认可这篇文章,PostCSS提供了一个解析器,把css转换为抽象语法树(AST),当然这个AST是能够被js处理的,然后交给各种插件处理后,再将AST转为css代码,所以关键是这些插件能完成哪些功能。
Autoprefixer
Autoprefixer 是一个流行的 PostCSS 插件,其作用是为 CSS 中的属性添加浏览器特定的前缀。
cssnext
cssnext 插件允许开发人员在当前的项目中使用 CSS 将来版本中可能会加入的新特性。需要注意这个插件本身包含了Autoprefixer功能,所以如果使用了这个插件,则不需要Autoprefixer插件。
当然PostCSS中其实也包含支持Sass、Less等的插件,这个看个人喜好,不过我本人倒是蛮期待尝试下cssnext,毕竟大部分特性可能就是未来css支持的特性,提前熟悉下也算是预习。
更多插件可以读这篇文章,不再叙述
安装postcss-loader及其插件autoprefixer
yarn add postcss-loader autoprefixer --dev
在webpack.config.js
中添加postcss支持,注意postcss处理css文件的位置
// webpack.config.js
module.exports = {
...
module: {
rules: [{
test: /.scss$/,
use: [{
loader: "style-loader"
}, {
loader: "css-loader",
options: {
modules: true,
localIdentName: '[path][name]__[local]--[hash:base64:5]',
minimize: false
}
}, {
loader: 'postcss-loader',
options: {
config: {
path: path.resolve(base, 'config', 'postcss.config.js')
}
}
}, {
loader: "sass-loader"
}]
}]
}
};
如上面配置,postcss需要单独的配置文件,创建config/postcss.config.js
,添加如下配置:
//config/postcss.config.js
module.exports = {
plugins: {
'autoprefixer': {}
}
}
图片资源
file-loader提供了对图片资源的loader功能,并且利用 publicPath
选项还能很好的支持cdn,配合url-loader还能对小图片直接进行数字序列化(DataURL),减少网络请求,提高加载速度。
yarn add url-loader file-loader --dev
增加相关配置;url-loader的默认 fallback
loader就是 file-loader
为了更直观就写了出来,传递给 file-loader
的参数也只需要写在options中即可。这样background-image: url('../image/logo.jpg')
当我们在css文件中使用这种方式引入图片时,就会触发url-loader去处理
//config/webpack.config.js
module.exports = {
...
module: {
rules: [
{
test: /.(png|jpg|gif)$/,
use: [
{
loader: 'url-loader',
options: {
limit: 8192,
fallback: 'file-loader',
name: '[hash:5].[ext]',
// publicPath: 'https://cdn.j2do.com/',
outputPath: 'images/'
}
}
]
}
]
}
}
虽不是万能,但却异常强大的插件(Plugins)系统
Loader是专注于处理Webpack导入的资源模块,而插件是对Webpack功能的扩展。除了Webpack内置的插件,开发社区提供了大量优秀的插件。当然插件也是解决问题的,我们还是以问题为导向,去介绍几款插件。
利用 extract-text-webpack-plugin
分离css到独立文件
yarn add extract-text-webpack-plugin --dev
其中ExtractTextPlugin中fallback是指定了如果不需要提取到独立css文件中的样式文件,则交给 style-loade
处理,其他loader配置,跟之前没有差异。同样如果是预编译文件(Sass、Less等)的话,也只需要增加对应的loader即可
module.exports = {
...
module: {
rules: [
{
test: /.css$/,
use: ExtractTextPlugin.extract({
fallback: "style-loader",
use: [
{
loader: "css-loader",
options: {
modules: true,
localIdentName: '[path][name]__[local]--[hash:base64:5]'
}
}, {
loader: 'postcss-loader',
options: {
config: {
path: path.resolve(base, 'config', 'postcss.config.js')
}
}
}
]
})
}
]
}
...
plugins: [
new ExtractTextPlugin("css/[name].css")
]
};
再次运行 yarn run build
会发现生成了独立的css文件
利用 html-webpack-plugin
自动生成 index.html
等入口文件
随着多入口以及css的分离,手动去写html的入口文件也是一件麻烦事,这时候 html-webpack-plugin
就排上用途了, html-webpack-plugin
能够根据某个模板文件自动生成入口的html,包括多个入口,安装及配置如下:
yarn add html-webpack-plugin --dev
module.exports = {
...
plugins: [
new ExtractTextPlugin("[name].css"),
new HtmlWebpackPlugin({
title: 'Index Page',
template: path.resolve(base, 'src', 'template/index.html.tmpl'),
filename: "index.html",
chunks: ['index']
}),
new HtmlWebpackPlugin({
title: 'Main Page',
template: path.resolve(base, 'src', 'template/index.html.tmpl'),
filename: "main.html",
chunks: ['main']
}),
]
};
创建模板文件,注意之所以命名为 .tmpl
是为了防止 .html 可能会被loader解析,<%= ... %>
将不会被插件识别,完成变量替换。如下图,我们的 title
是以变量形式在 webpack.config.js
中配置。该插件还支持多种模板文件,具体可见官方文档
<!-- src/template/index.html.tmpl -->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
<%= htmlWebpackPlugin.options.title %>
</title>
</head>
<body>
</body>
</html>
代码优化压缩
前面已经将js、css等分离到单独文件,接下来就是优化压缩这些代码。
对于css而言,只需要配置 css-loader
的 minimize
参数为 true
即可;当然还可以利用postcss的 cssnano
插件进行代码的压缩和优化,据说 cssnano
是目前css压缩优化中效果最好的工具。
对于js的压缩,我们借助于 uglifyjs-webpack-plugin
插件
yarn add uglifyjs-webpack-plugin --dev
module.exports = {
...
plugins: [
new ExtractTextPlugin("css/[name].css"),
new HtmlWebpackPlugin({
title: 'Index Page',
template: path.resolve(base, 'src', 'template/index.html.tmpl'),
filename: "index.html",
chunks: ['index']
}),
new UglifyJsPlugin()
]
};
借助Eslint自动代码规范检测及格式化
Eslint不再介绍,在webpack下使用Eslint需要如下依赖包:
yarn add eslint eslint-loader babel-eslint eslint-config-standard --dev
其中eslint是必须的,eslint-loader
是连接eslint与webpack的loader,babel-eslint
是一个eslint解析器,使其能支持es6等语法检测,eslint-config-standard
是Airbnb的规范配置,目前最流行的js规范。
安装过程中如果有提示eslint-config-standard@11.0.0-beta.0" has unmet peer dependency "eslint-plugin-import@>=2.2.0"
等等,直接安装对应的包即可,比如:yarn add eslint-plugin-import --dev
即可
eslint是规范js语法,所以他需要处理的是js文件,而且应该是先于所有loader去处理js文件,如果出错或者不规范则纠正之,这里可以利用webpack的enforce
属性,设置eslint检查,先于其他loader
module.exports = {
...
module: {
rules: [
{
enforce: "pre",
test: /.js$/,
exclude: /node_modules/,//注意不要检测node_modules里面的代码
loader: "eslint-loader",
options: {
fix: true //自动修复不规范的代码,并不是所有代码都能自动修复的,一些缩进,引号等能直接处理
}
}
...
]
}
}
同时还要为eslint增加对应的配置文件 .eslintrc
{
"parser": "babel-eslint",
"extends": "standard",
"rules": {}
}
这时候再尝试build吧,会发现一些不规范的代码被自动修复,当然有些不规范的代码,无法自动修复的,会直接导致错误;比如,声明了一个函数,却没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