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编译型语言和解释型语言的简单介绍

    一、编译型语言
      编译型语言是指使用专门的编译器,针对特定平台(操作系统)将某种高级语言源代码一次性“翻译”成可被该平台硬件执行的机器码(包括机器指令和操作数),并包装成该平台所能识别的可执行性程序的格式,这个转换过程称为“编译”。编译生成的可执行性程序可以脱离开发环境,在特定的平台上独立运行。

      因为编译型语言是一次性低编译成机器码,所以可以脱离开发环境独立运行,而且通过运行效率较高;但因为编译型语言的程序被编译成特定平台上的机器码,因为编译生成的可执行性程序通常无法移植到其他平台上运行;如果需要移植,则必须将源代码复制到特定平台上,针对特定平台进行修改,至少也需要采用特定平台上的编译器重新编译。

    二、解释型语言

      解释性语言是指使用专门的解释器对源程序逐行解释成特定平台的机器码并立即执行的语言。解释性语言通常不会进行整体性的编译和链接处理,解释型语言相当于把编译型语言中的编译和解释过程混合到一起同时完成。

      可以认为:每次执行解释型语言的程序都需要进行一次编译,因此解释型语言的程序运行效率通常较低,而且不能脱离解释器独立运行。但解释型语言有一个优势:跨平台比较容易,只需提供特定平台的解释器即可,每个特定平台上的解释器负责将源程序解释成特定平台的机器指令即可。解释型语言可以方便地实现源程序级的移植,但这是以牺牲程序执行效率为代价的。

      个人总结:编译型语言一次性将源码进行编译完成并生成可执行性程序(比如.exe程序);解释型语言逐行进行编译并且解释执行(比如解释JavaScript源码从上往下逐条解释执行)。

      

  • 相关阅读:
    python day 6 time 库
    python day 5 基本数据类型
    20191206《信息安全导论》第六周学习总结
    第十节 数据流重定向
    第九节 简单的文本处理
    第八节 命令执行顺序控制与管道
    第七节 文件系统操作与磁盘管理
    第六节 文件打包与解压缩
    第五节 环境变量与文件查找
    第四节 Linux目录文件及文件基本操作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iweiming/p/1182678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