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咖啡色文字为原文)
“引出上述许多利益的分工,原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尽管人类智慧预见到分工会产生普遍富裕并想利用它来实现普遍富裕。它是不以这广大效用为目标的一种人类倾向所缓慢而逐渐造成的结果,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
人类其实天生有一种自大的倾向,认为可以掌握一切,可以改变一切,其实不能。
人多功劳人们认为是某种智慧的结果,其实不是,其实是一种本能。
像上述说的,人类分工的原因其实是一种倾向造成的,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其实我认为这种倾向的根源是利己自私的本能。如果不是受某些因素干扰,出于被迫,人们之间的交易,其实每个人都认为交易是自己占了便宜的。否则,如果你觉得划不来,你就不会交易。
“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作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
在我这个企业,我经常看到有人反对分工。理由无非是麻烦。但是他却没有想到,其实分工是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就算在目前的小团队里面,确实培养各种角色技能的好机会,只有拥有了各种角色都有人扮演的团队,才能组成大的团队。一个比方是:一个工匠最初在自己家里做,做好了就去了小县城,小县城做好了,才去大城市。如果这位工匠在家里都做得不好,就跑到大城市去,十有八九是呆不下去的。
这一点很有意思的是或许在谈判的时候是很有用的。(其实谈判也许也是一种交易。)
“人们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并不象我们所成觉的那么大。人们壮年时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在多数场合,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例如,两个性格极不相同的人,一个是哲学家,一个是街上的挑夫。他们间的差异,看来是起因于习惯、风俗与教育,而不是起因于天性。他们生下来,在七八岁以前,彼此的天性极相类似,他们的双亲和朋友,恐怕也不能在他们两者间看出任何显著的差别。大约在这个年龄,或者此后不久,他们就从事于极不相同的职业,于是他们才能的差异,渐渐可以看得出来,往后逐渐增大,结果,哲学家为虚荣心所驱使,简直不肯承认他们之间有一点类似的地方。”
也许这是作者的题外话,但是却很有意思。我联想到我们的教育,我们经常被贴上标签,你是好学生,他是差学生,你是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干部,他是自由散漫的被管制对象。我们的老师建立各式各样的重点中学,重点班,他说的因材施教,完全忘了有教无类。(据我所知,安排进重点中学/重点班、安排当学生干部是老师的受贿标底)
我经常看到有人谈论农民的素质如何低下,我其实想说,如果你生在农村,也不一定会好到哪里去。我知道他一定会说,如果他是生在农村,他一定会怎么样怎么样努力,能够像某个凤毛麟角的同学一样。但是我想说,多少农村孩子才有一个这样的,按照这个比例,在乘以城市的孩子的基数,你就知道,如果你有他这么努力,你现在应该处在一个什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