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Facebook和Google如何激发工程师的创造力

    http://taiwen.lofter.com/post/664ff_ad8a15

    今天终于“朝圣”了两个伟大的公司——Facebook和Google,对创造力和驱动力的来源有了更多的理解,尤其是对于典型的知识型工作者——软件工程师,如何激发和维持他们的内心激情。简单来说,就是充分满足物质需求,然后将能去掉的条条框框都拿掉,让这些聪明的人自行其是,自己管理自己或者向上管理。然后你就得到了。

    这儿还是要提到一个大前提:就是与你一起共事的人都是素质很高的,能够自驱动,愿意实现自我价值的兄弟们。否则,后果自负。

    工程师要生活,要满足基本需求:那就给出超出其期望值的待遇,让其衣食无忧,不再为是自己单独租房子还是和别人合租,为自己是吃赛百味还是汉堡王而犹豫等这些低级问题犯愁。而且要让其骄傲,据说在湾区,软件工程师的待遇是好于美国的一般中产阶级的。

    工程师想看看高层是怎么想的,和其聊聊天,来些反馈:这有什么啊,本来是大马扎和拉里Page要做的事情啊,所以每周在一个饭堂或者其他某个宽敞的地方,他们都会按时出现,接受大家提问,越刁钻的问题越好。有频率的沟通让信息畅通无阻,信任感也就来了。

    工程师不喜欢条条框框,那就设好高压线:锁是挡君子,不挡小人的,制度也是一样。那就不如来负面清单,将高压线列清楚,比如公司不准性骚扰,盯着某个部位看超过多长时间也不行,任何人都权力告你。性别歧视、种族歧视自然在高压线之列,也包括股票内部交易等。其他的规则就靠自己解决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工程师想升职加薪,那就自己提:这个确实很有意思,在我的理解中,表现的好,老板会做这个事情。而在这儿,这是员工自己的事情,如果你认为自己做得好,需要晋职加薪,那就自己提出来。自己写好评价,然后请领导写,请自己合作最多的三个同事写,然后提交让大家去审查,是你的总是你的。目前貌似没有哪些表现不佳还好意思提要求的同学。

    工程师想和高人在一起,那大家都是高人:所以想进入这样的公司,面试自然是层层选拔。今天和两个华人工程师,都对公司的面试过程比较认同。被猎头选中后,面几轮,然后总部有人直接到中国面试,双方多次沟通之后再Offer。数起公司里面的技术牛人,每个人都侃侃而谈,什么系统架构的鼻祖,什么算法的Guru等等。下棋找高手,高手在身边,本身就是吸引力。

    工程师不喜欢打卡,那就不要打卡:这本身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既然大家都努力工作,做好自己的事情,为什么要打卡呢。所以说,朋友说,Facebook的人都很拼,大家都比较年轻,上进心还是很强的。

    工程师不喜欢每天吃单调的食物,还要花钱:小Case,Google不仅有20多个菜系,不论是中餐还是日本餐还是阿拉伯、墨西哥,要什么有什么。Facebook整个园区里也多个餐厅,N个饮料机,食品屋等等,全是免费。哪有什么餐补,哪有什么刷卡吃饭,尽管吃,尽管喝,别撑着不能工作就好。

    上面的最后两点在人家这儿都不算事儿,还有工程师不喜欢自己洗衣服,那就把衣服带到公司来,有人帮你洗;工程师不喜欢跑老远去取现金,没关系,咱把银行放到大堂;工程师想买电动车支持环保,没关系,咱整些充电桩,多酷啊。总而言之,你不想做什么,没关系,我来帮你处理。你想做什么,那就说,没关系,公司支持你。在这样的环境下,你还有什么后顾之忧呢?安心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创造吧。

    结语:为什么国内的工程师,拿着还算不错的薪水,却将自己归于屌丝之列呢?我想屌丝们可能需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什么地方,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自己工作的价值是什么,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幸福感提高了,创造性是不是也比从前好一些了?!

    --------------分界线--------------

    我是不知名技术媒体人霍泰稳,搜索微信订阅号,即可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精进学堂(zenpark)。

    我主要分享自己在创业/团队管理/项目管理的心得,技术评论,图书阅读等,偶有生活感悟。原则是真实,有价值,不间断。

  • 相关阅读:
    跳出iframe
    leetcode 225. Implement Stack using Queues
    leetcode 206. Reverse Linked List
    leetcode 205. Isomorphic Strings
    leetcode 203. Remove Linked List Elements
    leetcode 198. House Robber
    leetcode 190. Reverse Bits
    leetcode leetcode 783. Minimum Distance Between BST Nodes
    leetcode 202. Happy Number
    leetcode 389. Find the Difference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ode-style/p/342945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