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三个放在一起说,是因为三者都是DOM中的array-like对象,即类数组对象(因而也都具有length属性)。
先说NamedNodeMap这个对象,这个比较简单,虽然翻译过来是 命名的节点映射,但它只不过是 Attr这个对象的一个集合,Attr对象是DOM元素节点的属性的对象表达。通过元素节点(element node)的attributes属性返回的就是NamedNodeMap这个对象。与NodeList相同的是它也是一个动态的集合(live collection),与NodeList不同的是,NamedNodeMap中保存的是一组无序的属性节点的集合。
NodeList对象是由childNodes属性,querySelectorAll方法返回的一组节点的集合,它保存着一组有序的节点。注意区别的是,由childNodes属性返回的NodeList对象是一个动态的集合(live collection), 而由querySelectorAll方法返回的则是一个静态的集合(static collection)。因而在MDN中将他定义为 ”A sometimes-live collection“,live collection 指的是对对DOM的操作引起的的变化会实时的反映在这个集合里。
接下来就是HTMLCollection,它在本质是一个动态的NodeList对象。getElementsByTagName等方法返回的是包含零或多个元素的NodeList,在HTML文档中,返回的则是HTMLCollection对象。因此说它在本质上一个NodeList对象,包含一组有序(in document order基于文档结构顺序)的动态集合。
建议不熟悉的小伙伴都熟读一下《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 中的10.2.4使用NodeList这一小节。对性能优化,对更好的理解DOM都非常重要。
下面附上这一小节中的示例代码:
下列代码会导致无限循环:
var div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div”), i, div; for (i=0; i < divs.length; i++){ div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document.body.appendChild(div); }
下面这个代码则不会:
var div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div”), i, len, div; for (i=0, len=divs.length; i < len; i++){ div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document.body.appendChild(div); }
最后以这一小节的最后一句话结尾:
通常来说,我们应该尽量减少访问NodeList的次数。因为每次访问NodeList,都会运行一次基于文档的查询。所以,可以考虑将从NodeList中取得的值缓存起来。
( Generally speaking, it is best to limit the number of times you interact with a NodeList. Since a query is run against the document each time, try to cache frequently used values retrieved from a NodeList. )
NamedNodeMap 参考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en-US/docs/Web/API/NamedNodeMap
NodeList 参考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en-US/docs/Web/API/NodeList
HTMLCollection 参考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en-US/docs/Web/API/HTML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