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HashMap源码分析(JDK1.8)

    预热

    分析任何源码之前都要先用一遍,HashMap也不例外。

    import java.util.HashMap;
    
    public class 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ashMap<Integer, String> hashMap = new HashMap<>();
            hashMap.put(1, "Cracker13");
            System.out.println(hashMap.get(1));
        }
    }
    

    这个段简单的代码,实现了HashMap存、取两个操作。HashMap的结构特点是以键值对的形式。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分析源码。

    猜想

    在分析源码之前,我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想下HashMap可能的数据结构。
    (1)数据结构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return putVal(hash(key), key, value, false, true);
        }
    

    引入: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有五个参数,第一个参数对key的值进行了一次计算,第二个参数就是key,第三个参数value,后面2个先不管。
    猜想:这里的hash(key)是不是在进行一个下标位置的计算?

    思考:key, value进行存储的话,使用的数据结构是什么?HashMap使用的数据结构?
    这里我们想到常用的数据结构为ArrayList和LinkedList,即数组和链表

    ArrayList底层实现为数组,查询效率比较快(get)
    ArrayList的数据结构:

    LinkedList底层实现为双向链表,增加和删除比较快(add,delete)
    LinkedList的数据结构:

    猜想:HashMap能不能引入一个查询效率快,且增加和删除元素效率高的数据结构?
    能不能结合ArrayList和LinkedList的优势,所以我们能推出HashMap源码底层的数据结构可能是采用的是数组+链表的形式。

    结论:HashMap数据结构(存储键值对)

    (2)节点的数据结构
    猜想: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猜一猜HashMap中到底有些什么东西

    推测HashMap中存储的基本单元
    思考:HashMap源码中key,value的存储单元是什么?
    Java是一门面向对象的语言,能不能用一个对象(Node)来存储key,value?

    class Node {
        private Object key;
        private Object value;
    }
    

    因为HashMap数据结构为数组+链表,所以Node中应该有一个指针指向下一个节点

    class Node {
        private Object key;
        private Object value;
        private Node next;     //用来指向链表的下一个节点
    }
    

    因为key和value的类型为已知的,可以传进HashMap,所以key和value前定义为Object不合适,应该用泛型(K,V)来表示key,value的类型

    class Node<K,V> {
        private K key;
        private V value;
        private Node<K,V> next;
    }
    

    HashMap源码中Node的表示:

    结论:猜测Node表示和源码表示结果出入不大

    (3)数组的数据结构
    猜想:数组这种数据结构在HashMap中该怎么表示?

    平常基本类型用Int,String等类型表示。数组用Int[],String[]来表示,那么在HashMap中应该有一个来表示Node<K,V>[] table来表示数组
    HashMap源码中表示Node数组:transient代表不可序列化

    结论:HashMap中确实有一个Node<K,V>[] table来表示数组

    (4)数组的初始大小
    猜想:数组要不要有一个大小呢?
    初始大小和上限大小?
    猜测HashMap中可能有与default_size和max_size类似变量来表示数组的初始大小和上限大小
    HashMap源码:DEFAULT_INITIAL_CAPACITY表示默认容量,MAXIMUM_CAPACITY表示最大容量

    大小的一个解决方案
    假如初始大小为16,如果数组的大小不够用了,或者达到某个值了,是不是应该进行数组扩容呢?
    猜想:HashMap中应该有一个扩容的resize方法
    HashMap源码:

    (5)扩容是不是应该有一个依据?是在数组使用完才扩容还是当数组使用到达一个阈值的时候就扩容?
    猜想:扩容时依据数组已经使用容量大于阈值时扩容,如果是大于数组的长度才扩容,这显然是不理想的,效率很慢(这里的阈值小于数组的长度)。
    比如数组长度为16,那么数组大小已经达到12的时候就应该扩容,而不是等数组长度达到16时才扩容。

    此时应该有一个size来表示数组的使用大小,还有一个小于1的数来乘以数组长度得到数组扩容时的阈值。
    HashMap源码:

    默认负载因子<1(DEFAULT_LOAD_FACTOR表示默认的负载因子)


    数组已使用大小size

    size++判断是否到达扩容的阈值,threshold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DEFAULT_LOAD_FACTOR

    (6)链表长度过长效率会下降,HashMap是否也应该有一个阈值来控制链表的长度?大于阈值时是不是该将链表转换为其他数据结构呢?

    猜想:HashMap应该有一个阈值来控制链表的长度,当链表长度大于阈值时将链表转换为二叉树或者B 树等数据结构,提高效率。JDK1.8中HashMap采用的是链表转转红黑树,因为红黑树相比于二叉树在失衡的时候旋转的时间复杂度为O(1)
    HashMap源码:用TREEIFY_THRESHOLD来控制链表的长度

    链表转红黑树:使用treeifyBin方法来将链表转换为红黑树

    (7)新来的Node节点到底存在哪里?

    猜想:存哪里应该有一个约束,这个约束应该是经过我们计算得来的(现在只知道key和value),那么我们可以用key进行一个计算,计算出这个Node到底存在哪里。那么计算的函数呢?是使用Md5(key)还是Base64?Java中万物皆对象,所有类都是Object的子类,我们可以利用hashcode()方法计算返回一个int值,key.hashcode()就知道存在数组的哪个位置了。但是key.hashcode算出来的int值容易越界,所以应该经过hash函数得到我们的理想值(key.hashcode()%length)得到小于数组的int值
    HashMap源码:

    static int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
    return h & (length - 1); //JDK1.8中没有此方法,但实现原理一样,通过位与运算达到取模的作用
    }

    源码分析

    (1)构造方法
    上面的例子中用了new HashMap<>()这个方法
    HashMap还有几个构造方法:

    •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 HashMap(Map<? extends K, ? extends V> m)

    (2)put()方法、putVal()方法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return putVal(hash(key), key, value, false, true);
        }
    
        final V putVal(int hash, K key, V value, boolean onlyIfAbsent, boolean evict) {
            HashMap.Node<K, V>[] tab;
            HashMap.Node<K, V> p;
            int n, i;
            // 首先判断table是否包含数据,没有数据则要进行第一次扩容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 调用resize()方法进行初始化
                n = (tab = resize()).length;
            // 对hash码进行取模运算获取key所在的位置,若p == null 表示为新元素
            if ((p = tab[i = (n - 1) & hash]) == null)
    
                // 将新元素插入到数组的第i个位置
                tab[i]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 不是新元素
            else {
                HashMap.Node<K, V> e;
                K k;
                // 通过equals()方法判断元素是否存在,若存在则替换
                if (p.hash == hash && ((k = p.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e = p;
                    // 如判断此时是否为树结构
                else if (p instanceof TreeNode)
                    e = ((HashMap.TreeNode<K, V>) p).putTreeVal(this, tab, hash, key, value);
                else {
                    // 如果此时为链表结构,将该元素追加到最后面
                    for (int binCount = 0; ; ++binCount) {
                        if ((e = p.next) == null) {
                            p.next = newNode(hash, key, value, null);
                            // 如果此时链表长度大于等于8 将链表转换为红黑树
                            if (binCount >= TREEIFY_THRESHOLD - 1)
                                treeifyBin(tab, hash);
                            break;
                        }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break;
                        p = e;
                    }
                }
                if (e != null) {
                    V oldValue = e.value;
                    if (!onlyIfAbsent || oldValue == null)
                        e.value = value;
                    afterNodeAccess(e);
                    return oldValue;
                }
            }
            // 修改记录次数
            ++modCount;
            // 如果超过临界值 再进行扩容
            if (++size > threshold)
                resize();
            afterNodeInsertion(evict);
            return null;
        }
    

    (3)hash()方法

        static final int hash(Object key) {
            int h;
            return (key == null) ? 0 : (h = key.hashCode()) ^ (h >>> 16);
        }
    

    因为我们要知道key,value这个对象到底存在hashMap的哪里。
    充分的将int类型的32位数全部应用起来,该数的高16位与低16位做一个^抑或运算,得到的一个二进制的值就知道key,value这个对象存到哪了。

    但是你怎么知道它不会越界呢?

    再去putval()方法中

    如果(tab=table==null)的话,就执行resize()方法,对我们的数组进行初始化大小,n就是默认数组的大小。

    n的默认大小是16也就是10000

    那n-1就是 01111 与hash值去进行与运算,就可以确保这个数组大小最大也只能是15,所以不会越界

    数组的散列性就大了,碰撞概率就低了

    数组大小一定要是2的N次幂

    如果这个地方没有值,那就将该对象存储到这里

    如果这个地方有值,那就用链表的方式往下存储,红黑树扩展。

    (4)扩容

    • 第一次使用,会分配一个初始大小
      如指定6则转化为8,指定11则转化为16。

      原理

    • 扩容的触发条件
      扩容的触发条件通过一个叫(threshold)阈值的参数控制的,阈值的计算公式是数组长度threshold(阈值)=capacity(容量)*loafFactor(负债因子)。
      以后往HashMap填充的数据如果到达一定量,就把旧数组扩大一倍。

    • 扩容机制

    final Node<K,V>[] resize() {
        //获取旧数组的引用
        Node<K,V>[] oldTab = table;
        int oldCap = (oldTab == null) ? 0 : oldTab.length;
        int oldThr = threshold;
        int newCap, newThr = 0;
        if (oldCap > 0) {
             //当健值容量已经达到最大
            if (oldCap >= MAXIMUM_CAPACITY) {
                threshold = Integer.MAX_VALUE;
                //直接返回数组最大值
                return oldTab;
            }
            //没有超过最大值,扩充为原来的2倍
            else if ((newCap = oldCap << 1) < MAXIMUM_CAPACITY &&
                     old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newThr = oldThr << 1; // double threshold
        }
        else if (oldThr > 0) 
            //初始化容量赋值阀值
            newCap = oldThr;
        else {      
          // 初始化默认值
            new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newThr = (int)(DEFAULT_LOAD_FACTOR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新的阀值==0重新resize
        if (newThr == 0) {
            float ft = (float)newCap * loadFactor;
            newThr = (newCap < MAXIMUM_CAPACITY && ft < (float)MAXIMUM_CAPACITY 	?(int)ft : Integer.MAX_VALUE);
        }
        //重新给阀值赋值
        threshold = newThr;
        @SuppressWarnings({"rawtypes","unchecked"})
        //创建一个新的数组
        Node<K,V>[] newTab = (Node<K,V>[])new Node[newCap];
        table = newTab;
        if (oldTab != null) {
              //把每个桶里的数据转移到新的桶里
            for (int j = 0; j < oldCap; ++j) {
                Node<K,V> e;
                //给e赋值
                if ((e = oldTab[j]) != null) {
                    //清除老数组的索引
                    oldTab[j] = null;
                    if (e.next == null)
                        //重新生成下标并把数据放入对应下标数组里
                        newTab[e.hash & (newCap - 1)] = e;
                    else if (e instanceof TreeNode)
                       //给红黑树赋值
                        ((TreeNode<K,V>)e).split(this, newTab, j, oldCap);
                    else { // 链表大于8小于1
                        Node<K,V> loHead = null, loTail = null;                
                        Node<K,V> hiHead = null, hiTail = null;
                        Node<K,V> next;
                        do {
                            next = e.next;
                            //原索引
                            if ((e.hash & oldCap) == 0) {
                                if (loTail == null)
                                    loHead = e;
                                else
                                    loTail.next = e;
                                loTail = e;
                            }
                            else {
                                if (hiTail == null)
                                    hiHead = e;
                                else
                                    hiTail.next = e;
                                hiTail = e;
                            }
                        } while ((e = next) != null);
                        //原索引放到桶里
                        if (loTail != null) {
                            loTail.next = null;
                            newTab[j] = loHead;
                        }
                        //原索引+oldcap放到桶里
                        if (hiTail != null) {
                            hiTail.next = null;
                            newTab[j + oldCap] = hiHead;
                        }
                    }
                }
            }
        }
        return newTab;
    }
    

    经过观测可以发现,我们使用的是2次幂的扩展(指长度扩为原来2倍),所以,元素的位置要么是在原位置,要么是在原位置再移动2次幂的位置。

    e.hash & oldCap这行代码跟扩容、链表重排列有关系

    (5)哈希冲突解决方案
    HashMap采用的是链地址法,jdk1.8之后还增加了红黑树的优化

    • 当链表的长度>=8且数组长度>=64时,会把链表转化成红黑树。
    • 当链表长度>=8,但数组长度<64时,会优先进行扩容,而不是转化成红黑树。
    • 当红黑树节点数<=6,自动转化成链表。
      (6)查找元素
      final HashMap.Node<K, V> getNode(int hash, Object key) {
            HashMap.Node<K, V>[] tab;
            HashMap.Node<K, V> first, e;
            int n;
            K k;
            // 将原数组中的数据赋值给tab 并判断tab数组的长度是否大于0 并且看能否在数组中获取key所在的位置且不为null   校验未通过返回Null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 (first = tab[(n - 1) & hash]) != null) {
    
                // 判断是否是hash冲突的元素
                if (first.hash == hash && ((k = first.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return first;
                // 如果出现hash冲突会将元素添加到链表中,如果next!=null表示为链表结构  需要从链表中获取
                if ((e = first.next) != null) {
                    // 当链表的长度达到8时 将链表转换为;此时判断是否是红黑树,并从其中获取数据
                    if (first instanceof TreeNode)
                        return ((HashMap.TreeNode<K, V>) first).getTreeNode(hash, key);
                    // 遍历链表 并获取数据
                    do {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 != null && key.equals(k))))
                            return e;
                    } while ((e = e.next) != null);
                }
            }
            return null;
        }
    

    (7)非默认序列化
    HashMap 并没有使用默认的序列化机制,table变量被transient修饰,无法序列化,而是通过实现readObject/writeObject两个方法自定义了序列化的内容,因为序列化 talbe 存在着两个问题:

    • table 多数情况下是无法被存满的,序列化未使用的部分,浪费空间

    • 同一个键值对在不同 JVM 下,所处的桶位置可能是不同的,在不同的 JVM 下反序列化 table 可能会发生错误

    参考资料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W411g7RH?t=5636

  • 相关阅读:
    redis学习
    win2008下c#调用directshow问题
    vs2005升级到vs2010相关问题
    spark-shell 启动失败,显示端口问题
    监控spark-sql 等脚本
    spark 相关配置 shuffle 相关配置选项
    spark on Yarn 语句
    使用hive thriftserver 连接spark sql
    HBase 报错系列之region is not online
    HBase 表迁移中对丢失的表检查使用的语句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racker13/p/1449204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