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Kubernetes — 重新认识Docker容器

    这一次,我要用+Docker+部署一个用+Python+编写的+Web+应用。这个应用的代码部分(app.py)非常简单: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import socket
    import os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
    def hello():
        html = "<h3>Hello {name}!</h3>" 
               "<b>Hostname:</b> {hostname}<br/>"           
        return html.format(name=os.getenv("NAME", "world"), hostname=socket.gethostname())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host='0.0.0.0', port=80)
    

      

    在这段代码中,我使用+Flask+框架启动了一个 Web 服务器,而它唯一的功能是:如果当前环境中有“NAME”这个环境变量,就把它打印在“Hello”后,否则就打印“Hello world”,最后再打印出当前环境的 hostname。 这个应用的依赖,则被定义在了同目录下的 requirements.txt 文件里,内容如下所示:

    $ cat requirements.txt
    Flask
    

      

    而将这样一个应用容器化的第一步,是制作容器镜像。 不过,相较于我之前介绍的制作 rootfs 的过程,Docker 为你提供了一种更便捷的方式,叫作 Dockerfile,如下所示。

    # 使用官方提供的 Python 开发镜像作为基础镜像
    FROM python:2.7-slim
    
    # 将工作目录切换为 /app
    WORKDIR /app
    
    # 将当前目录下的所有内容复制到 /app 下
    ADD . /app
    
    # 使用 pip 命令安装这个应用所需要的依赖
    RUN pip install --trusted-host pypi.python.org -r requirements.txt
    
    # 允许外界访问容器的 80 端口
    EXPOSE 80
    
    # 设置环境变量
    ENV NAME World
    
    # 设置容器进程为:python app.py,即:这个 Python 应用的启动命令
    CMD ["python", "app.py"]
    

      

    通过这个文件的内容,你可以看到Dockerfile 的设计思想,是使用一些标准的原语(即大写高亮的词语),描述我们所要构建的 Docker 镜像。并且这些原语,都是按顺序处理的。 比如 FROM 原语,指定了“python:2.7-slim”这个官方维护的基础镜像,从而免去了安装 Python 等语言环境的操作。否则,这一段我们就得这么写了:

    FROM ubuntu:latest
    RUN apt-get update -yRUN apt-get install -y python-pip python-dev build-essential
    ...
    

      

    其中,RUN 原语就是在容器里执行 shell 命令的意思。 而 WORKDIR,意思是在这一句之后,Dockerfile 后面的操作都以这一句指定的 /app 目录作为当前目录。 所以,到了最后的 CMD,意思是 Dockerfile 指定 python app.py 为这个容器的进程。这里,app.py 的实际路径是 /app/app.py。所以,CMD[“python”,“app.py”]等价于 "docker run python app.py"。

    另外,在使用 Dockerfile 时,你可能还会看到一个叫作 NTRYPOINT 的原语。实际上,它和 CMD 都是 Docker 容器进程启动所必需的参数,完整执行格式是:“ENTRYPOINT CMD”。

    但是,默认情况下,Docker 会为你提供一个隐含的 ENTRYPOINT,即:/bin/sh -c。所以,在不指定 ENTRYPOINT  时,比如在我们这个例子里,实际上运行在容器里的完整进程是:/bin/sh+-c “python app.py”,即 CMD 的内容就是 ENTRYPOINT 的参数。 备注: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后面会统一称 Docker+容器的启动进程为 ENTRYPOINT,而不是 CMD。

    需要注意的是,Dockerfile 里的原语并不都是指对容器内部的操作。就比如 ADD,它指的是把当前目录(即 Dockerfile 所在的目录)里的文件,复制到指定容器内的目录当中。

    读懂这个 Dockerfile 之后,我再把上述内容,保存到当前目录里一个名叫“Dockerfile”的文件中:

    $ ls
    Dockerfile  app.py   requirements.txt
    

    接下来,我就可以让+Docker+制作这个镜像了,在当前目录执行:

    $ docker build -t helloworld .
    

    其中,-t 的作用是给这个镜像加一个 Tag,即:起一个好听的名字。docker build 会自动加载当前目录下的 Dockerfile 文件,然后按照顺序,执行文件中的原语。而这个过程,实际上可以等同于 Docker 使用基础镜像启动了一个容器,然后在容器中依次执行 Dockerfile 中的原语。

    需要注意的是,Dockerfile 中的每个原语执行后,都会生成一个对应的镜像层。即使原语本身并没有明显地修改文件的操作(比如,ENV 原语),它对应的层也会存在。只不过在外界看来,这个层是空的。 docker build 操作完成后,我可以通过 docker images 命令查看结果:

    $ docker image ls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helloworld         latest              653287cdf998
    

      

    接下来,我使用这个镜像,通过+docker+run+命令启动容器:

    $ docker run -p 4000:80 helloworld
    

      

    在这一句命令中,镜像名+helloworld+后面,我什么都不用写,因为在+Dockerfile+中已经指定了+CMD。否则,我就得把进程的启动命令加在后面:

    $ docker run -p 4000:80 helloworld python app.py
    

    容器启动之后,我可以使用+docker+ps+命令看到:

    $ docker ps
    CONTAINER ID        IMAGE               COMMAND             CREATED
    4ddf4638572d        helloworld       "python app.py"     10 seconds ago
    

    同时,我已经通过 -p 4000:80 告诉了 Docker,请把容器内的 80 端口映射在宿主机的 4000 端口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只要访问宿主机的 4000 端口,我就可以看到容器里应用返回的结果:

    $ curl http://localhost:4000
    <h3>Hello World!</h3><b>Hostname:</b> 4ddf4638572d<br/>
    

      

    否则,我就得先用 docker inspect 命令查看容器的 IP 地址,然后访问“http://< 容器 IP 地址 >:80”才可以看到容器内应用的返回。

    至此,我已经使用容器完成了一个应用的开发与测试,如果现在想要把这个容器的镜像上传到 DockerHub 上分享给更多的人,我要怎么做呢?

    为了能够上传镜像,我首先需要注册一个 Docker Hub 账号,然后使用 docker login 命令登录。 接下来,我要用 docker tag 命令给容器镜像起一个完整的名字:

    $ docker tag helloworld geektime/helloworld:v1
    

    注意:你自己做实验时,请将 "geektime" 替换成你自己的 Docker Hub 账户名称,比如 zhangsan/helloworld:v1 其中,geektime 是我在 Docker Hub 上的用户名,它的“学名”叫镜像仓库(Repository);“/”后面的 helloworld 是这个镜像的名字,而“v1”则是我给这个镜像分配的版本号。 然后,我执行 docker+push:

    $ docker push geektime/helloworld:v1
    

    这样,我就可以把这个镜像上传到 Docker Hub 上了。 此外,我还可以使用 docker commit 指令,把一个正在运行的容器,直接提交为一个镜像。一般来说,需要这么操作原因是:这个容器运行起来后,我又在里面做了一些操作,并且要把操作结果保存到镜像里,比如:

    $ docker exec -it 4ddf4638572d /bin/sh
    # 在容器内部新建了一个文件
    root@4ddf4638572d:/app# touch test.txt
    root@4ddf4638572d:/app# exit
    
    # 将这个新建的文件提交到镜像中保存
    $ docker commit 4ddf4638572d geektime/helloworld:v2
    

      

    这里,我使用了 docker exec 命令进入到了容器当中。在了解了 Linux Namespace 的隔离机制后,你应该会很自然地想到一个问题:docker exec 是怎么做到进入容器里的呢?

    实际上,Linux Namespace 创建的隔离空间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一个进程的 Namespace 信息在宿主机上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并且是以一个文件的方式存在。

    比如,通过如下指令,你可以看到当前正在运行的+Docker+容器的进程号(PID)是 25686:

    $ docker inspect --format '{{ .State.Pid }}'  4ddf4638572d
    25686
    

    这时,你可以通过查看宿主机的 proc 文件,看到这个 25686 进程的所有 Namespace 对应的文件:

    $ ls -l  /proc/25686/ns
    total 0
    lrwxrwxrwx 1 root root 0 Aug 13 14:05 cgroup -> cgroup:[4026531835]
    lrwxrwxrwx 1 root root 0 Aug 13 14:05 ipc -> ipc:[4026532278]
    lrwxrwxrwx 1 root root 0 Aug 13 14:05 mnt -> mnt:[4026532276]
    lrwxrwxrwx 1 root root 0 Aug 13 14:05 net -> net:[4026532281]
    lrwxrwxrwx 1 root root 0 Aug 13 14:05 pid -> pid:[4026532279]
    lrwxrwxrwx 1 root root 0 Aug 13 14:05 pid_for_children -> pid:[4026532279]
    lrwxrwxrwx 1 root root 0 Aug 13 14:05 user -> user:[4026531837]
    lrwxrwxrwx 1 root root 0 Aug 13 14:05 uts -> uts:[4026532277]
    

    可以看到,一个进程的每种 Linux Namespace,都在它对应的/proc[进程号]/ns 下有一个对应的虚拟文件,并且链接到一个真实的 Namespace 文件上。

    有了这样一个可以“hold+住”所有 Linux Namespace 的文件,我们就可以对 Namespace 做一些很有意义事情了,比如:加入到一个已经存在的 Namespace 当中。

    这也就意味着:一个进程,可以选择加入到某个进程已有的 Namespace 当中,从而达到“进入”这个进程所在容器的目的,这正是 docker exec 的实现原理。 而这个操作所依赖的,乃是一个名叫 setns() 的 Linux 系统调用。它的调用方法,我可以用如下一段小程序为你说明:

    #define _GNU_SOURCE
    #include <fcntl.h>
    #include <sched.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define errExit(msg) do { perror(msg); exit(EXIT_FAILURE);} while (0)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fd;
        
        fd = open(argv[1], O_RDONLY);
        if (setns(fd, 0) == -1) {
            errExit("setns");
        }
        execvp(argv[2], &argv[2]); 
        errExit("execvp");
    }
    

    正如上所示,当我们执行 ifconfig 命令查看网络设备时,我会发现能看到的网卡“变少”了:只有两个。而我的宿主机则至少有四个网卡。这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在 setns() 之后我看到的这两个网卡,正是我在前面启动的 Docker 容器里的网卡。也就是说,我新创建的这个 /bin/bash  进程,由于加入了该容器进程(PID=25686)的 Network Namepace,它看到的网络设备与这个容器里是一样的,即:/bin/bash 进程的网络设备视图,也被修改了。

    而一旦一个进程加入到了另一个 Namespace 当中,在宿主机的 Namespace 文件上,也会有所体现。

    在宿主机上,你可以用 ps 指令找到这个 set_ns 程序执行的/bin/bash 进程,其真实的 PID 是 28499:

    # 在宿主机上
    ps aux | grep /bin/bash
    root     28499  0.0  0.0 19944  3612 pts/0    S    14:15   0:00 /bin/bash
    

      

    这时,如果按照前面介绍过的方法,查看一下这个 PID=28499 的进程的 Namespace,你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

    $ ls -l /proc/28499/ns/net
    lrwxrwxrwx 1 root root 0 Aug 13 14:18 /proc/28499/ns/net -> net:[4026532281]
    
    $ ls -l  /proc/25686/ns/net
    lrwxrwxrwx 1 root root 0 Aug 13 14:05 /proc/25686/ns/net -> net:[4026532281]
    

      

    在 /proc[PID]/ns/net 目录下,这个 PID=28499 进程,与我们前面的 Docker 容器进程(PID=25686)指向的 Network Namespace 文件完全一样。这说明这两个进程,共享了这个名叫+net:[4026532281]的 Net: work Namespace。 此外,Docker 还专门提供了一个参数,可以让你启动一个容器并“加入”到另一个容器的 Network Namespace 里,这个参数就是 -net,比如

    $ docker run -it --net container:4ddf4638572d busybox ifconfig
    

      

    这样,我们新启动的这个容器,就会直接加入到 ID=4ddf4638572d 的容器,也就是我们前面的创建的 Python 应用容器(PID=25686)的 Network Namespace 中。所以,这里 ifconfig 返回的网卡信息,跟我前面那个小程序返回的结果一模一样,你也可以尝试一下。

    而如果我指定–net=host,就意味着这个容器不会为进程启用 Network Namespace。这就意味着,这个容器拆除了 Network Namespace 的“隔离墙”,所以,它会和宿主机上的其他普通进程一样,直接共享宿主机的网络栈。这就为容器直接操作和使用宿主机网络提供了一个渠道。

    转了一个大圈子,我其实是为你详细解读了 docker exec 这个操作背后,Linux Namespace 更具体的工作原理。

    这种通过操作系统进程相关的知识,逐步剖析 Docker 容器的方法,是理解容器的一个关键思路,希望你一定要掌握。

    现在,我们再一起回到前面提交镜像的操作 docker commit 上来吧。 docker commit,实际上就是在容器运行起来后,把最上层的“可读写层”,加上原先容器镜像的只读层,打包组成了一个新的镜像。当然,下面这些只读层在宿主机上是共享的,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

    而由于使用了联合文件系统,你在容器里对镜像 rootfs 所做的任何修改,都会被操作系统先复制到这个可读写层,然后再修改。这就是所谓的:Copy-on-Write。

    而正如前所说,Init 层的存在,就是为了避免你执行 docker commit 时,把 Docker 自己对  /etc/hosts 等文件做的修改,也一起提交掉。 有了新的镜像,我们就可以把它推送到 Docker Hub 上了:

    $ docker push geektime/helloworld:v2
    

    你可能还会有这样的问题:我在企业内部,能不能也搭建一个跟 Docker Hub 类似的镜像上传系统呢?

    当然可以,这个统一存放镜像的系统,就叫作 Docker Registry。感兴趣的话,你可以查看Docker 的官方文档,以及VMware 的 Harbor 项目。

    最后,我再来讲解一下 Docker 项目另一个重要的内容:Volume(数据卷)。

    前面我已经介绍过,容器技术使用了 rootfs 机制和 Mount Namespace,构建出了一个同宿主机完全隔离开的文件系统环境。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这样两个问题:

    容器里进程新建的文件,怎么才能让宿主机获取到? 宿主机上的文件和目录,怎么才能让容器里的进程访问到? 这正是 Docker Volume 要解决的问题:Volume 机制,允许你将宿主机上指定的目录或者文件,挂载到容器里面进行读取和修改操作。 在 Docker 项目里,它支持两种 Volume 声明方式,可以把宿主机目录挂载进容器的 /Ftest 目录当中:   

    $ docker run -v /test ...
    $ docker run -v /home:/test ...
    

    而这两种声明方式的本质,实际上是相同的:都是把一个宿主机的目录挂载进了容器的 /test+目录。 只不过,在第一种情况下,由于你并没有显示声明宿主机目录,那么 Docker 就会默认在宿主机上创建一个临时目录/Fvar/lib/docker/volumes[VOLUME_ID]/_data,然后把它挂载到容器的 /test 目录上。而在第二种情况下,Docker 就直接把宿主机的/home 目录挂载到容器的 /test 目录上。

    那么,Docker 又是如何做到把一个宿主机上的目录或者文件,挂载到容器里面去呢?难道又是 Mount Namespace 的黑科技吗?

    实际上,并不需要这么麻烦。当容器进程被创建之后,尽管开启了 Mount Namespace,但是在它执行 chroot(或者 pivot_root)之前,容器进程一直可以看到宿主机上的整个文件系统。

    而宿主机上的文件系统,也自然包括了我们要使用的容器镜像。这个镜像的各个层,保存在/var/lib/docker/aufs/diff 目录下,在容器进程启动后,它们会被联合挂载在/var/lib/docker/aufs/mnt/目录中,这样容器所需的 rootfs 就准备好了。

    所以,我们只需要在 rootfs 准备好之后,在执行 chroot 之前,把 Volume 指定的宿主机目录(比如/home 目录),挂载到指定的容器目录(比如 /test 目录)在宿主机上对应的目录(即/var/lib/docker/aufs/mnt[可读写层+D]/test)上,这个 Volume 的挂载工作就完成了。

    更重要的是,由于执行这个挂载操作时,“容器进程”已经创建了,也就意味着此时 Mount Namespace 已经开启了。所以,这个挂载事件只在这个容器里可见。你在宿主机上,是看不见容器内部的这个挂载点的。这就保证了容器的隔离性不会被 Volume 打破。

    注意:这里提到的 " 容器进程 ",是 Docker 创建的一个容器初始化进程 (dockerinit),而不是应用进程 (ENTRYPOINT  + CMD)。dockerinit 会负责完成根目录的准备、挂载设备和目录、配置 hostname 等一系列需要在容器内进行的初始化操作。最后,它通过 execv() 系统调用,让应用进程取代自己,成为容器里的 PID=1 的进程。

    而这里要使用到的挂载技术,就是 Linux 的绑定挂载(bind  mount)机制。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允许你将一个目录或者文件,而不是整个设备,挂载到一个指定的目录上。并且,这时你在该挂载点上进行的任何操作,只是发生在被挂载的目录或者文件上,而原挂载点的内容则会被隐藏起来且不受影响。 其实,如果你了解 Linux 内核的话,就会明白,绑定挂载实际上是一个 inode 替换的过程。在 Linux 操作系统中,inode 可以理解为存放文件内容的“对象”,而 dentry,也叫目录项,就是访问这个 inode 所使用的“指针”。

    正如上图所示,mount+--bind/home/test,会将/home 挂载到 /test 上。其实相当于将 /test 的 dentry,重定向到了 /home 的 inode。这样当我们修改 /test 目录时,实际修改的是 /home 目录的 inode。这也就是为何,一旦执行 umount 命令,/test+目录原先的内容就会恢复:因为修改真正发生在的,是 /home 目录里。

    所以,在一个正确的时机,进行一次绑定挂载,Docker 就可以成功地将一个宿主机上的目录或文件,不动声色地挂载到容器中。

    这样,进程在容器里对这个 /test 目录进行的所有操作,都实际发生在宿主机的对应目录(比如,/home,或者/var/lib/docker/volumes[VOLUME_ID]_data)里,而不会影响容器镜像的内容。

    那么,这个 /test 目录里的内容,既然挂载在容器 rootfs 的可读写层,它会不会被 docker commit 提交掉呢?

    也不会。 这个原因其实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容器的镜像操作,比如 docker commit,都是发生在宿主机空间的。而由于 Mount Namespace 的隔离作用,宿主机并不知道这个绑定挂载的存在。所以,在宿主机看来,容器中可读写层的/test 目录(/var/lib/docker/aufs/mnt%2F%5B[可读写层]/test),始终是空的。

    不过,由于 Docker 一开始还是要创建/test 这个目录作为挂载点,所以执行了 docker commit 之后,你会发现新产生的镜像里,会多出来一个空的/test 目录。毕竟,新建目录操作,又不是挂载操作,Mount Namespace 对它可起不到“障眼法”的作用。

    结合以上的讲解,我们现在来亲自验证一下: 首先,启动一个 helloworld 容器,给它声明一个 Volume,挂载在容器里的 /test 目录上:

    $ docker run -d -v /test helloworld
    cf53b766fa6f
    

      

     容器启动之后,我们来查看一下这个+Volume+的+ID:

    $ docker volume ls
    DRIVER              VOLUME NAME
    local               cb1c2f7221fa9b0971cc35f68aa1034824755ac44a034c0c0a1dd318838d3a6d
    

    然后,使用这个+ID,可以找到它在 Docker 工作目录下的+volumes+路径:

    $ ls /var/lib/docker/volumes/cb1c2f7221fa/_data/
    

    这个 _data 文件夹,就是这个容器的  Volume 在宿主机上对应的临时目录了。 接下来,我们在容器的 Volume 里,添加一个文件 text.txt:

    $ docker exec -it cf53b766fa6f /bin/sh
    cd test/
    touch text.txt
    

    这时,我们再回到宿主机,就会发现+text.txt+已经出现在了宿主机上对应的临时目录里:

    $ ls /var/lib/docker/volumes/cb1c2f7221fa/_data/
    text.txt
    

    可是,如果你在宿主机上查看该容器的可读写层,虽然可以看到这个/test 目录,但其内容是空的

    $ ls /var/lib/docker/aufs/mnt/6780d0778b8a/test

    总结

    可以确认,容器 Volume  里的信息,并不会被 docker commit 提交掉;但这个挂载点目录 /test 本身,则会出现在新的镜像当中。 以上内容,就是 Docker Volume 核心原理了。

    更重要的是,我着重介绍了如何使用 Linux Namespace、Cgroups,以及 rootfs 的知识,对容器进行了一次庖丁解牛似的解读。 借助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最后的 Docker 容器,我们实际上就可以用下面这个“全景图”描述出来:

    这个容器进程“python app.py”,运行在由 Linux Namespace 和 Cgroups 构成的隔离环境里;而它运行所需要的各种文件,比如 python,app.py,以及整个操作系统文件,则由多个联合挂载在一起的 rootfs 层提供。 这些 rootfs 层的最下层,是来自 Docker 镜像的只读层。

    在只读层之上,是 Docker 自己添加的 Init 层,用来存放被临时修改过的 /etc/hosts 等文件。 而 rootfs 的最上层是一个可读写层,它以 Copy-on-Write 的方式存放任何对只读层的修改,容器声明的 Volume 的挂载点,也出现在这一层。 通过这样的剖析,对于曾经“神秘莫测”的容器技术,你是不是感觉清晰了很多呢?

     

  • 相关阅读:
    数据结构-向量
    可信执行环境(TEE)介绍 与应用
    ACM
    带哨兵节点和不带哨兵节点的单链表操作的对比
    java:Conllection(List,set,get,map,subList)使用
    java:在Conllection接口中实际上也规定了两个可以将集合变成对象数组的操作
    java:Conllection中的List,ArrayList添加元素,删除元素,输出元素
    java:类集框架conllection接口list,set
    java:投个票程序
    git:Git fetch和git pull的区别, 解决Git报错:error: You have not concluded your merge (MERGE_HEAD exist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razymagic/p/1055545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