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常用设计模式

    一、设计模式的分类

    总体来说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创建型模式,共五种: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单例模式、建造者模式、原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共七种: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享元模式。

    行为型模式,共十一种: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观察者模式、迭代子模式、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备忘录模式、状态模式、访问者模式、中介者模式、解释器模式。

    二、设计模式的六大原则

    1、开闭原则(Open Close Principle)

    开闭原则就是说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2、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所有引用父类的地方必须能够透明地使用其子类对象,子类可以实现父类所提供的抽象方法,但不要去重写父类已经实现的方法,或者重载父类的构造。

    这个原则可以比喻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3、依赖倒转原则(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

    这个是开闭原则的基础,具体内容:真对接口编程,依赖于抽象而不依赖于具体。

    4、接口隔离原则(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这个原则的意思是:使用多个隔离的接口,比使用单个接口要好。还是一个降低类之间的耦合度的意思,所以上文中多次出现:降低依赖,降低耦合。

    5、迪米特法则(最少知道原则)(Demeter Principle)

    一个实体应当尽量少的与其他实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得系统功能模块相对独立。

    6、合成复用原则(Composite Reuse Principle)

    原则是尽量使用合成/聚合的方式,而不是使用继承。

    三.常用设计模式介绍

    1.工厂方法模式

    工厂方法模式分为三种:

    1.普通工厂模式,就是建立一个工厂类,对实现了同一接口的一些类进行实例的创建

    2.多个工厂方法模式,是对普通工厂方法模式的改进,在普通工厂方法模式中,如果传递的字符串出错,则不能正确创建对象,而多个工厂方法模式是提供多个工厂方法,分别创建对象。

    3.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工厂方法模式有一个问题就是,类的创建依赖工厂类,也就是说,如果想要拓展程序,必须对工厂类进行修改,这违背了闭包原则,所以,就用到抽象工厂模式,创建多个工厂类,这样一旦需要增加新的功能,直接增加新的工厂类就可以了,不需要修改之前的代码。因为抽象工厂不太好理解,我们先看看图,然后就和代码,就比较容易理解。

    2.单例模式

    一个类中只可以有一个实例。

    单例模式应用场景:

    具有资源管理器的功能的应用,如打印机、线程池、缓存、显卡驱动等等

    单例模式类型:

      饿汉式、懒汉式、登记式

    饿汉模式

    优点:一开始就创建实例,线程安全 (安全,但占空间,消耗资源)
    缺点:占内存,耗资源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uniqueInstance = new Singleton();
    
      //创建私有的构造方法
      private Singleton() {
            ...
     }
    
    //创建公有静态实例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uniqueInstance;
     }

    懒汉模式

    优点:调用实例静态方法时,没有创建实例,再创建;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不安全,但可合理利用资源)
    缺点:可能会引起线程冲突,不安全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uniqueInstance = null;
    
      //创建私有的构造方法
      private Singleton() {
            ...
     }
    
    //创建公有静态实例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uniqueInstance == null){//当没有实例的时候,再创建实例
            unique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uniqueInstance;
     }

    优化1:为了解决线程冲突,加锁。这样只有当一个线程释放锁后,下一个线程才能得到锁,进去。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uniqueInstance = null;
    
      //创建私有的构造方法
      private Singleton() {
            ...
     }
    
    //创建公有静态实例,注意在实例方法前加了synchronized
     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uniqueInstance == null){//当没有实例的时候,再创建实例
            unique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uniqueInstance;
     }

    但是这样每个进来的线程都加锁后再判断实例是否已经存在,然而加锁的次数越多,代码执行性能越慢,所以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加锁次数,进行再次优化。

    优化2:减少加锁次数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uniqueInstance = null;
    
      //创建私有的构造方法
      private Singleton() {
            ...
     }
    
    //创建公有静态实例,注意在实例方法前加了synchronized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uniqueInstance == null) {
            // 在判断实例是否存在的时候,再加锁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
                if (uniqueInstance == null) {
                    unique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uniqueInstance;

    二次优化后,当实例已经存在的时候就直接返回实例,提高了代码执行性能,且线程安全

    整理于:https://blog.csdn.net/elaineyan489/article/details/51984289(单例优化)

    4、建造者模式(Builder)

    工厂类模式提供的是创建单个类的模式,而建造者模式则是将各种产品集中起来进行管理,用来创建复合对象,所谓复合对象就是指某个类具有不同的属性,其实建造者模式就是前面抽象工厂模式和最后的Test结合起来得到的。

    所以与工程模式的区别就是:工厂模式关注的是创建单个产品,而建造者模式则关注创建符合对象,多个部分。因此,是选择工厂模式还是建造者模式,依实际情况而定。

    5、原型模式(Prototype)

    原型模式虽然是创建型的模式,但是与工程模式没有关系,从名字即可看出,该模式的思想就是将一个对象作为原型,对其进行复制、克隆,产生一个和原对象类似的新对象。

    很简单,一个原型类,只需要实现Cloneable接口,覆写clone方法,此处clone方法可以改成任意的名称,因为Cloneable接口是个空接口,你可以任意定义实现类的方法名,如cloneA或者cloneB,因为此处的重点是super.clone()这句话,super.clone()调用的是Object的clone()方法,而在Object类中,clone()是native的,具体怎么实现,我会在另一篇文章中,关于解读Java中本地方法的调用,此处不再深究。在这儿,我将结合对象的浅复制和深复制来说一下,首先需要了解对象深、浅复制的概念:

    浅复制:将一个对象复制后,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都会重新创建,而引用类型,指向的还是原对象所指向的。

    深复制:将一个对象复制后,不论是基本数据类型还有引用类型,都是重新创建的。简单来说,就是深复制进行了完全彻底的复制,而浅复制不彻底。

    6.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将某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期望的另一个接口表示,目的是消除由于接口不匹配所造成的类的兼容性问题。主要分为三类:类的适配器模式、对象的适配器模式、接口的适配器模式。

    7.装饰模式:

    顾名思义,装饰模式就是给一个对象增加一些新的功能,而且是动态的,要求装饰对象和被装饰对象实现同一个接口,装饰对象持有被装饰对象的实例。

    装饰器模式的应用场景:

    1、需要扩展一个类的功能。

    2、动态的为一个对象增加功能,而且还能动态撤销。(继承不能做到这一点,继承的功能是静态的,不能动态增删。)

    缺点:产生过多相似的对象,不易排错!

    8、代理模式(Proxy)

    其实每个模式名称就表明了该模式的作用,代理模式就是多一个代理类出来,替原对象进行一些操作,比如我们在租房子的时候回去找中介,为什么呢?因为你对该地区房屋的信息掌握的不够全面,希望找一个更熟悉的人去帮你做,此处的代理就是这个意思。再如我们有的时候打官司,我们需要请律师,因为律师在法律方面有专长,可以替我们进行操作,表达我们的想法。

    代理模式的应用场景:

    如果已有的方法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对原有的方法进行改进,此时有两种办法:

    1、修改原有的方法来适应。这样违反了“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的原则。

    2、就是采用一个代理类调用原有的方法,且对产生的结果进行控制。这种方法就是代理模式。

    使用代理模式,可以将功能划分的更加清晰,有助于后期维护!

    9、外观模式(Facade)

    外观模式是为了解决类与类之家的依赖关系的,像spring一样,可以将类和类之间的关系配置到配置文件中,而外观模式就是将他们的关系放在一个Facade类中,降低了类类之间的耦合度,

    10、桥接模式(Bridge)

    桥接模式就是把事物和其具体实现分开,使他们可以各自独立的变化。桥接的用意是:将抽象化与实现化解耦,使得二者可以独立变化,像我们常用的JDBC桥DriverManager一样,JDBC进行连接数据库的时候,在各个数据库之间进行切换,基本不需要动太多的代码,甚至丝毫不用动,原因就是JDBC提供统一接口,每个数据库提供各自的实现,用一个叫做数据库驱动的程序来桥接就行了。

    11、组合模式(Composite)

    组合模式有时又叫部分-整体模式在处理类似树形结构的问题时比较方便,看看关系图:

    12、享元模式(Flyweight)

    享元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象的共享,即共享池,当系统中对象多的时候可以减少内存的开销,通常与工厂模式一起使用。

    13、策略模式(strategy)

    策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算法,并将每个算法封装起来,使他们可以相互替换,且算法的变化不会影响到使用算法的客户。需要设计一个接口,为一系列实现类提供统一的方法,多个实现类实现该接口,设计一个抽象类(可有可无,属于辅助类),提供辅助函数,

    14、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

    解释一下模板方法模式,就是指:一个抽象类中,有一个主方法,再定义1...n个方法,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实际的方法,定义一个类,继承该抽象类,重写抽象方法,通过调用抽象类,实现对子类的调用

    15、观察者模式(Observer)

    包括这个模式在内的接下来的四个模式,都是类和类之间的关系,不涉及到继承,学的时候应该 记得归纳,记得本文最开始的那个图。观察者模式很好理解,类似于邮件订阅和RSS订阅,当我们浏览一些博客或wiki时,经常会看到RSS图标,就这的意思是,当你订阅了该文章,如果后续有更新,会及时通知你。其实,简单来讲就一句话:当一个对象变化时,其它依赖该对象的对象都会收到通知,并且随着变化!对象之间是一种一对多的关系。

    6、迭代子模式(Iterator)

    顾名思义,迭代器模式就是顺序访问聚集中的对象,一般来说,集合中非常常见,如果对集合类比较熟悉的话,理解本模式会十分轻松。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需要遍历的对象,即聚集对象,二是迭代器对象,用于对聚集对象进行遍历访问。

    17、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接下来我们将要谈谈责任链模式,有多个对象,每个对象持有对下一个对象的引用,这样就会形成一条链,请求在这条链上传递,直到某一对象决定处理该请求。但是发出者并不清楚到底最终那个对象会处理该请求,所以,责任链模式可以实现,在隐瞒客户端的情况下,对系统进行动态的调整。

     18、命令模式(Command)

    命令模式很好理解,举个例子,司令员下令让士兵去干件事情,从整个事情的角度来考虑,司令员的作用是,发出口令,口令经过传递,传到了士兵耳朵里,士兵去执行。这个过程好在,三者相互解耦,任何一方都不用去依赖其他人,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儿就行,司令员要的是结果,不会去关注到底士兵是怎么实现的

    19、备忘录模式(Memento)

    主要目的是保存一个对象的某个状态,以便在适当的时候恢复对象,个人觉得叫备份模式更形象些,通俗的讲下:假设有原始类A,A中有各种属性,A可以决定需要备份的属性,备忘录类B是用来存储A的一些内部状态,类C呢,就是一个用来存储备忘录的,且只能存储,不能修改等操作

    20、状态模式(State)

    核心思想就是:当对象的状态改变时,同时改变其行为,很好理解!就拿QQ来说,有几种状态,在线、隐身、忙碌等,每个状态对应不同的操作,而且你的好友也能看到你的状态,所以,状态模式就两点:1、可以通过改变状态来获得不同的行为。2、你的好友能同时看到你的变化。

    21.访问者模式

    简单来说,访问者模式就是一种分离对象数据结构与行为的方法,通过这种分离,可达到为一个被访问者动态添加新的操作而无需做其它的修改的效果。

    22、中介者模式(Mediator)

    中介者模式也是用来降低类类之间的耦合的,因为如果类类之间有依赖关系的话,不利于功能的拓展和维护,因为只要修改一个对象,其它关联的对象都得进行修改。如果使用中介者模式,只需关心和Mediator类的关系,具体类类之间的关系及调度交给Mediator就行,这有点像spring容器的作用。

    23、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解释器模式是我们暂时的最后一讲,一般主要应用在OOP开发中的编译器的开发中,所以适用面比较窄。

  • 相关阅读:
    [HNOI2002]营业额统计 (Splay)
    [POJ1664] 放苹果 (动态规划,组合数学)
    [AHOI2009]维护序列 (线段树)
    类型转换求和
    懒人创造方法
    编程的精义
    10-instanceof
    9-接口
    6-SUPER关键字
    5-重写与重载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uro0119/p/863902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