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linux磁盘分区、格式化、挂载

    新建分区的操作步骤,如下图:

    1)RAID卡:

    机器有没有RAID卡可以在开机时看有没有出现配置RAID什么的提示(亲测),系统运行时有没有,不知道!

    服务器大多有这个新加硬盘后不修改raid,开即fdisk -l看不到新磁盘(亲测);

    开机时可以进入RAID configure(亲测)    在系统运行时,也有RAID卡撰用工具

    2)查看:

    fdisk -l  parted -l     lsblk   能查看到未挂载的磁盘

    df -Th 只能看到挂载的磁盘信息(-T显示Type)

    3)分区:

    1)fdisk /dev/sdb适合2T一下硬盘的分区(MBR分区)

    2)parted /dev/sdb 适合2T以上硬盘的分区(GPT分区)http://www.cnblogs.com/zhangpengme/archive/2011/12/29/2305963.html

    parted /dev/sdd
    (parted) print    (确认一下)
    (parted)mklabel    (会销毁磁盘数据)
    New disk label type? [msdos]?gpt
    (parted) mkpart
    Partition name? []? dp1
    File system type? [ext2]? ext3
    Start? 0
    End? 4000GB
    (parted) print    (查看)
    ****有help命令****

    3)格式化:

    parted中有格式化,但听说不是很稳定,故用mkfs.xfs /dev/sdb1    或者  mkfs -t 

    5)挂载:

    mount /dev/sdb1 /data1 临时挂载

    修改/etc/fstab  开机自动挂载配置文件(与mount -a 有关)

    获取磁盘UUID的方法:

     ls -l /dev/disk/by-uuid/ 

    blkid /dev/sdb1

    它是真正的唯一标志符、设备名并非总是不变的

    扩展

    1)不论linux还是win,磁盘分区只有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3种类型。

    主分区:操作系统的引导在主分区,一块磁盘最多只能有4个主分区;

    扩展分区:扩展分区会占用一个主分区的位置,一个磁盘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用于建逻辑分区;

    逻辑分区:逻辑分区建立在扩展分区中,个数几乎不受限制;

    linux中:

    /dev/sda5用文件来表示硬盘分区

    hd代表IDE设备、sd代表SCSI和SATA设备(现在的硬盘都是SATA硬盘,很少有IDE的了),U盘等同SATA设备,光盘命名为/dev/cdrom

    a表示整块硬盘、b代表另一整块硬盘

    1-4表示主分区和扩展分区、5-逻辑分区

    2)sas

    SAS(Serial Attached SCSI)即串行连接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SAS硬盘算是机械硬盘中速度最快的了,首先接口上SAS接口就比SATA和SCSI的机械硬盘快,其次加上转速快,寻道快,所以SAS硬盘都被应用到无盘服务器上做读或写。

    普通台式机电脑无法直接使用SAS硬盘,因为普通普通台式机电脑只配备有SATA接口,没有SAS接口
    SATA接口标准是SAS接口标准的一个子标准,所以SAS的接口技术可以向下兼容SATA。也就是说,SAS接口SATA接口完全兼容,SAS控制器可以直接操控SATA硬盘,因而SATA硬盘可以直接使用在SAS的环境中;但是反过来,SAS硬盘却不能直接使用在SATA接口上,因为SATA控制器并不能对SAS硬盘进行控制,无法识别SAS硬盘。
    要在普通接口台式机电脑电脑上使用SAS硬盘,可以使用SAS扩展卡来实现。

    硬盘http://www.cnblogs.com/daduryi/p/6613207.html

    partx?

    partproble?

    gpt?

    raid?

    e2label查看或设置分区的卷标

    e2label /dev/sda1查看
    e2label /dev/sda1 pri设置为pri 

    df(disk free)

    • -h -k -m
    • -t或--type= 只显示指定的文件系统
    • -T或--print-type
    • -i显示i结点inode信息,而不是磁盘块使用量
    • -a所有

    du

    统计目录或文件所占空间的大小,显示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

    • -s统计目录中所有文件大小总和
    • -h

    fsck

    主要用于检查文件系统的正确性,也可以修复-y

    dd

    用于将指定的输入文件复制到指定的输出文件上,且在复制过程中可以进行格式转换

    dd if=输入文件名/设备名 of=输出文件名/设备文件名 bs=块字节大小 count=块数

    把一张软盘内容复制到另一张软盘
    dd if=/dev/fd0 of=/dev/fd0data
    dd if=/dev/fd0data of=/dev/fd0
    rm /dev/fd0data

     /etc/fstab配置文件

    把分区按照一定的格式加到/etc/fstab文件中,可以实现开关机自动挂载和卸载,红帽7还可以使用类型为mount的systemd单元来实现自动挂载分区

    [file system] [mount point] [type] [options] [dump] [pass]

    • options如何挂载,各选项用,隔开
    • dump由dump程序决定是否备份文件系统,1备份、0不备份
    • pass指定如何使用fsck来检查磁盘以及检查次序,可取0,1,2
    • 修改后保存时回自动检查

    Linux命令-自动挂载文件/etc/fstab功能详解[转]  或者 man 5 fstab

    硬盘

    树与分区

  • 相关阅读:
    121. Best Time to Buy and Sell Stock
    70. Climbing Stairs
    647. Palindromic Substrings
    609. Find Duplicate File in System
    583. Delete Operation for Two Strings
    556 Next Greater Element III
    553. Optimal Division
    539. Minimum Time Difference
    537. Complex Number Multiplication
    227. Basic Calculator II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aduryi/p/662265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