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论文讨论&&思考《Deformable Convolutional Networks》

      这篇论文真是让我又爱又恨,可以说是我看过的最认真也是最多次的几篇paper之一了,首先deformable conv的思想我觉得非常好,通过end-to-end的思想来做这件事也是极其的make sense的,但是一直觉得哪里有问题,之前说不上来,最近想通了几点,先初步说几句,等把他们的代码跑通并且实验好自己的几个想法后可以再来聊一聊。首先我是做semantic segmentation的,所以只想说说关于这方面的问题。

      直接看这篇paper的话可能会觉得ji feng的这篇工作非常棒,但实际上在我看来还是噱头多一点(我完全主观的胡说八道),deformable conv是STN和DFF两篇工作的结合,前者提供了bilinear sample的思路和具体的bp,后者提供了warp的思路和方法,不过好像说的也不是很准确。。我暂时的理解是这样的:deformable conv就是把deep feature flow中的flow换成了可学习的offset。接下来分为亮点和槽点来说一说。

    一、亮点

      亮点说实话还是很多的,首先解决了STN(spatial transform network)的实用性问题,因为STN是对整个feature map做transform的动作,例如学习出一个linear transform的 matrix,这个在做minist的时候当然是极其合理的,但是在真实世界中,这个动作不仅不合理而且意义不大的,因为复杂场景下的信息很多,背景也很多,那么它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我想先说一个很重要的误区,很多人以为deformable conv学习的是个deformabe 的kernel,比方说本来是一个3*3相互连接的kernel,最后变成了一个没个位置都有一个offset的kernel。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作者并没有对kernel学习offset,而是对feature的每个位置学习一个offset,一步一步的解释就是:首先有一个原始的feature map F,在上面做channel为18的3*3的卷积,得到channel=18的feature map F_offset,然后再对F做deformable conv并且传入offset 的值F_offset,在新得到的结果上,每个值对应原来的feature map F上是从一个3*3的kernel上计算得到的,每个值对应的F上的3*3的区域上的每个值都有x、y方向上的两个offset,这3*3*2=18的值就由刚才传入的F_offset决定。。。。貌似说的有点绕,其实理清楚关键的一点就是:学习出来的offset是channel=18并且和原 feature map一样大小的,对应的是main branch上做deformable conv时候每位置上的kernel的每个位置的offset。

                       

    知乎上有个人说了一句我特别赞同的话:用bilinear的方法代替weight的方法,即用采样代替权重的方法。这个思维是可以发散开来做更多的工作的,这也是我觉得这篇paper最棒的地方。

    二、槽点

      这个其实我今天写篇blog的重点。。。我对offset能否学习到极其的的不看好,虽然最后还要看实验的效果和实际的结果,当我想说两点。

      1、从feature的需求来看,senmantic segmentation对于feature的需求是跟detection不同的,这个问题其实jifeng Dai和kaiming的R-FCN中都提到过,然后semantic segmentation需要的feature不会过于关注什么旋转平移不变性,也就是物体的旋转平移对结果是有影响的,他们对position是care的,这个问题有时间我想再看看R-FCN讨论一发,因此这里直接用feature 通过一层卷积就可以学习到offset,我是怀疑的。

      2.上面的怀疑其实有点没道理,这次有个稍微有那么一丢丢的怀疑,bilinear sample其实是一个分段线性函数,所以逻辑上在bp的时候,你要想你的目的是让loss下降的话,就不能让你的step太大以至于超过来当前的线性区间,也就是你在当前四个点中算出来梯度,如果你更新后跳到另外四个点上来,理论上这次的gradient的更新就是错误的,loss是不一定下降的,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不跳到另外四个点,这个offset永远限制在当前四个点里面的话,也是毫无意义的。话再说回来,因为整个feature map还是smooth的,这也跟图像的性质有关,所以我们还是比较相信只要你的lr不是很大,loss还是会下降的。  

    三、总结

      总的来说这是一篇很有意义的工作,在我看来,任何能启发之后的工作和引起人思考的工作都是很有意义的,无论它work不work,在benchmark跑的怎么样。

      还有些东西我想等实验跑完再来说说,所以待续~

  • 相关阅读:
    Qbxt 模拟题 day2(am) T2 jian
    Codevs 1017 乘积最大 2000年NOIP全国联赛普及组NOIP全国联赛提高组
    洛谷比赛 U5442 买(最长链)
    洛谷 P1800 software_NOI导刊2010提高(06)(二分答案+DP检验)
    Codevs 4373 窗口(线段树 单调队列 st表)
    P1453 城市环路
    P1841 [JSOI2007]重要的城市
    P1410 子序列
    H
    GSS4 D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aihengchen/p/688077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