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翰:给智慧一个支点
文/孙玉良
高校的讲师、教授们有没有智慧?
有的。世界上公认中国人是聪明的。高校的专家教授,是人中精品,属于最聪明的那一种,他们谈起大理论来,头头是道。
但参加“总裁班”培训的老总们,有时听起课来,却昏昏欲睡。这些在商场实践中拼杀多年的战士,有时并不买专家们的帐,无情地将他们的研究成果,一把把扔进爪洼国里去了。
为什么?所讲与所需,文不对题。
中国的大学生们,为什么接受完高等教育,却发生了“钱学森之问”,步入社会相当长一段时间并不受用人单位欢迎?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
照本宣科的落后教育,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书呆子,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磨合一段时间,才能适应社会需要。
很多大学生会有这样的感触,毕业了,到社会上,发现自己的水平,甚至不如在社会大学里毕业的初、高中生,尤其在技术含量低的公司,在课堂上学习的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知识,一点用不上。慢慢地,这些“十年寒窗苦”换来的人类知识结晶,被柴米油盐等一些琐碎的事情消磨殆尽,大学文凭,越来越只是一片学历纸,一个光环,一个国有单位长工资的凭证。
于是在中国企业界,常常发生这样的现象,老板是初中毕业的半文盲,却带领着一帮大学生闯市场;有的老板对大学生员工,使用的并不随心,却对富有社会经验的初、高中生使用的得心应手,让大学生们愤愤不平。
生气也没用,因为你是大学教出来的“人才”,却不是企业需要的人才。你懂得的那些高深莫测的知识,企业一丝也不需要。
钱学森之问的答案是什么?没有人给出一个正式的回答。大多数的人,归结于中国落后的教育体制,一本教材,使用几十年,“与时俱进”只是一个口号,并没有落实。中国的高校“冒”不出杰出人才,指的是“冒”不出社会急需的人才。可能参加工作的人都有切身体会,没有几个人的工作,与他当初所学,是对口的。曾经的理想,只是一个回忆罢了。
记得一位叫阿基米德的哲人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我常常这样设想,中国的专家之智慧,推动社会发展缓慢,是不是缺少一个支点?
这是不是就是“钱学森之问”的全部答案?
海翰集团的总裁吴伯文,一直与我探讨这个问题,并在公司运行中摸索。海翰是一家以做企业内训为主要业务的管理顾问公司,但海翰突破了以往的内训模式,创建了“自助式”企业管理培训新模式,力求将海翰打造成内训界“行业医院”,象“农超对接”一样,搞起了专家与企业的直接对接。
海翰旗下有三千多名全国知名的专家讲师,你不是有智慧吗?好,我给你一个发挥智慧的支点。
中国的企业,尤其是成长到“中老年”的企业,毛病很多,如何突破自己,安全渡过“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孬年,是急待解决的问题。企业也是有寿命的,有了毛病不治,就会极大地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
我们常常看到,一个表面上轰轰烈烈的企业,却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海翰做的,就是妙手回春,完成专家智慧与企业疾病的完美对接。企业有病需要找医生,专家智慧需要找需求,海翰做个月老,给他们系上一条条解决问题的红绳。
跪下身去,海翰要求员工们人人都是一个支点,用专家的智慧,将渐失竞争力的中国企业,一个个撬起。
其实中国的大学,也完全可以效仿海翰,办成“开放式”的。有时我们说,社会也是一所锻炼人的大学,极对。如果大学生们,每天都在“实习式”的受教中,如果教授们,每天都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研究中,如果专家与社会需要可以直接对接,如果大学可以办成“专家医院”,讲师做专家门诊,大学生做实习医生,是不是就可以解决“钱学森之问”?
中国不缺智慧,缺将智慧化身生产力的一个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