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sar命令性能分析

     可分析:

    1. 整体CPU使用统计
    2. 各个CPU使用统计
    3. 内存使用情况统计
    4. 整体I/O情况
    5. 各个I/O设备情况
    6. 网络统计

    整体CPU使用统计(-u):

    命令:sar  -u  1  2    (1代表采集时间,2代表采集次数)

    %user: 用户态下CPU使用时间比率

    %system: 内核态下CPU使用时间比率

    %iowait: CPU等待I/O占用时间比率

    %idle: CPU空闲时间比率

     

    各个CPU使用统计(-P):

    命令:sar -p ALL 1 1

    %user: 用户态下CPU使用时间比率

    %system: 内核态下CPU使用时间比率

    %iowait: CPU等待I/O占用时间比率

    %idle: CPU空闲时间比率

     

    内存使用情况统计(-r):

    命令:sar -r 1 2

     

    整体I/O情况(-b)

    命令:sar -b 1 2

    tps: 每秒向磁盘设备请求数据的次数,包括读、写请求,为rtps与wtps的和。出于效率考虑,每一次IO下发后并不是立即处理请求,而是将请求合并(merge),这里tps指请求合并后的请求计数。

    rtps: 每秒向磁盘设备的读请求次数

    wtps: 每秒向磁盘设备的写请求次数

    bread: 每秒从磁盘读的bytes数量

    bwrtn: 每秒向磁盘写的bytes数量

     

    各个I/O设备情况(-d)

    命令:sar -d 1 2

     

    网络统计(-n)

    命令:sar -n 2 3

    IFACE: 网络接口名称

    rxpck/s: 每秒收包的数量

    txpck/s: 每秒发包的数量

    rxkB/s: 每秒收的数据量(kB为单位)

    txkB/s: 每秒发的数据量(kB为单位)

  • 相关阅读:
    C语言第十一讲,预处理命令.
    C语言第十讲,枚举类型简单说明
    C语言第九讲,结构体
    C语言第八讲,指针*
    C语言第七讲,函数入门.
    C语言第六讲,数组
    C语言第五讲,语句 顺序循环选择.
    C语言第四讲,typedef 关键字,以及作用域
    C语言第三讲,基本数据类型
    64位内核第二讲,进程保护之对象钩子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aixiongkun/p/806696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