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介:
parted的操作都是实时的,也就是说你执行了一个分区的命令,他就实实在在地分区了,而不是像fdisk那样,需要执行w命令写入所做的修改, 所以进行parted的测试千万注意不能在生产环境中!
2.parted的命令方式:
Parted 命令分为两种模式:命令行模式和交互模式。
(1)命令行模式: parted [option] device [command] ,该模式可以直接在命令行下对磁盘进行分区操作,比较适合编程应用。如:
# parted /dev/sdb print –显示磁盘/dev/sdb分区。
(2)交互模式:parted [option] device
parted /dev/sdb –进入交互模式,建议使用交互模式,尤其是对parted命令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
3.常用的2种分区表:MBR与GPT区别。
(1)MBR:MBR分区表(即主引导记录)大家都很熟悉,是过去我们使用windows时常用的。
所支持的最大卷:2T,而且对分区有限制:最多4个主分区或3个主分区加一个扩展分区
(2)GPT: GPT(即GUID分区表)。是源自EFI标准的一种较新的磁盘分区表结构的标准,是未来磁盘分区的主要形式。与MBR分区方式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突破MBR 4个主分区限制,每个磁盘最多支持128个分区。支持大于2T的分区,最大卷可达18EB。
4.parted命令常用功能:
当在命令行输入parted后,进入parted命令的交互模式。输入help会显示帮助信息。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常用的功能
(1)Check 简单检查文件系统。建议用其他命令检查文件系统,比如fsck
(2)Help 显示帮助信息
(3)mklabel 创建分区表, 即是使用msdos(MBR)还是使用gpt,或者是其他方式分区表
(4) mkfs 创建文件系统。该命令不支持ext3 格式,因此建议不使用,最好是用parted分好区,然后退出parted交互模式,用其他命令进行分区,比如:mkfs.ext3
(5)mkpart 创建新分区
格式:mkpart PART-TYPE [FS-TYPE] START END
PART-TYPE 类型主要有primary(主分区), extended(扩展分区), logical(逻辑区). 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只对msdos。
fs-type 文件系统类型,主要有fs32,NTFS,ext2,ext3等
start end 分区的起始和结束位置。
(6)mkpartfs 建立分区及其文件系统。目前还不支持ext3文件系统,因此不建议使用该功能。最后是分好区后,退出parted,然后用其他命令建立文件系统。
(7) print 输出分区信息。该功能有3个选项,
(1)free 显示该盘的所有信息,并显示磁盘剩余空间
(2)number 显示指定的分区的信息
(3)all 显示所有磁盘信息
(8)resize 调整指定的分区的大小。目前对ext3格式支持不是很好,所以不建议使用该功能。
(9)rescue 恢复不小心删除的分区。如果不小心用parted的rm命令删除了一个分区,那么可以通过rescue功能进行恢复。恢复时需要给出分区的起始和结束的位置。然后parted就会在给定的范围内去寻找,并提示恢复分区。
(10)rm 删除分区。命令格式 rm number 。如:rm 3 就是将编号为3的分区删除
(11)select 选择设备。当输入parted命令后直接回车进入交互模式是,如果有多块硬盘,需要用select 选择要操作的硬盘。如:select /dev/sdb
(12)set 设置标记。更改指定分区编号的标志。标志通常有如下几种:boot hidden raid lvm 等。
boot 为引导分区,hidden 为隐藏分区,raid 软raid,lvm 为逻辑分区。
如:set 3 boot on 设置分区号3 为启动分区
注:以上内容为parted常用的功能,由于该工具目前对ext3支持得不是很好,因此有些功能无法应用,比如move(移动分区)和resize等。
5.用法示例:
(1)打印一个磁盘的当前的分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