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阙乃祯:网龙在教育领域Cassandra的使用

    网龙是一家游戏公司,以前是做网络在线游戏的,现在开始慢慢转型,开始从事在线教育。 在线教育已经做了5-6年时间了。为什么我们会用Cassandra呢?那我们就来介绍今天的议题。 首先介绍我们的业务背景, 第二部分深入介绍使用场景,然后介绍运维监控。 最后,我们实践过程中有踩一些坑,这些坑我们拿来分享一下。

     

    关于业务背景。网龙现在是一家在线教育公司。我们的很多app 比如说网教通” IM推送服务,还有一些针对智慧校园和智慧教室的物联网服务, 这些服务每天会产生数据达十亿条, 我们设计选型上曾经考虑过MongoDB,但是它无法处理这样大的数据量,所以我们就需要上一套大规模支持这种业务场景的NoSQL集群,因此选择了 Cassandra数据库。 

     

    Cassandra数据库部署灵活。 我们有些To G 项目是针对海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他们对数据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他们都要求我们去他们当地做私有化部署。私有化部署的出差成本比较高。用一些其他比较复杂的NoSQL数据库,比如HBase的话,运维和部署会比较困难。Cassandra在这方面比较灵活,部署比较简单, 可以节约很多部署成本。还有,我们的业务需要一些混部, 比如私有云和公有云的混部,或是跨数据中心的全球化部署, Cassandra在数据同步和跨DC 混合部署方面是比较灵活的。

     

    还有就是它极致的写性能。针对我们的产品IMPUSHIOT,这种带有时间序列的数据,写性能要求非常高,可能达到每秒几十万的写性能。但我们又不需要太复杂的查询, 就是做一些KV或者范围的查询。这些查询Cassandra是可以轻松应付的。针对这个场景,Cassandra是非常适合我们的,所以我们选择了它。

     

    下面介绍我们的存储场景。存储有用户和设备的数据,有用户信息和设备信息。我们IM的收件箱,像微信等app, 每个用户有自己的收件箱。我们会把收件箱写在Cassandra里面。还有通信产生的消息内容,这也是海量的,我们也把它存储到Cassandra里面。还有IoT设备上报的监控数据,比如学生的平板电脑,学生的手表,或是智慧教室的其他IoT (灯, 投影仪,会议系统,还有其他边缘计算的设备)。它们会实时产生一些监控数据,对这些数据我们要保存一段时间, 这些我们也收集到Cassandra里面来。 

     

    下面介绍我们的设备表是如何设计的。设备信息表,里面有app_id, shard_idx, dev_token。下面这一列是设备的一些属性,比如说token, 别名,还有标签,订阅的主题, 包名。 还有ack_id 我们设计的主键是app_id, shard_idx作为副维主键。 添加shard_idx是为避免热点和分区数据过大问题。通过shard分区,把它打散。比如某一个app_id数据量非常大,一个app_id可以分成64份,这样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一些查找会根据设备码查找设备信息,这样就没有建立二级索引,我们通过逆范式新增设备查找表。如果使用Cassandra二级索引,用起来会有一些问题,比如写失败。在扩容时,二级索引会非常困难。所以我们没有使用二级索引。

     

    还有,我们使用了map来存储比较灵活的KV数据,比如标签数据。我们会给设备打一个标签,比如地区的标签、版本的标签、语言的标签、或者用户自定义的标签。我们也可以把订阅的主题以map的形式组织起来。这是我们的设备信息表。

     

    我们的收件箱表分成两份,一个是广播收件箱表 一个是个人收件箱表 广播收件箱是对整个app_id进行推送的时候, 这个app_id下的所有设备或所有的用户都能收到的信息。这样的话,只需要写一条收件箱,不需要写每个人的收件箱,避免了一条消息被无限地放大。我们对收件箱按月份进行了分表,一年分成12个月,我们会有12张表保存1年的数据。为什么这么做?主要是因为表太大的话,归档起来会比较困难。 如果没有分表的话,可能好几年好几月的数据都放在一起了。(分表了的话,)早一些年的数据你想随时调出来,或把它删掉,或把它清理出去,就可以根据这些归档好的分表进行操作,只需要针对一张表操作就可以了,不会影响线上的业务。

     

    我们也会添加shard_idx,避免热点问题。对于分区大小和值的数量,Cassandra有一些限制:分别是100MB20亿的限制。(我们的)排序键DESC是逆序的形式,保证读到最新数据,在range scan时可以减轻磁盘压力,提升读性能。时间序列数据大部分场景都是这样设计的。

     

     “个人收件箱的设计和广播收件箱是差不多的。每个人有一个收件箱。一对一的聊天时把消息发给对方的话,只有一个人会收到。个人收件箱也和广播收件箱一样,这里和广播收件箱表一样,app_idshard_idx也是作为复合主键,而稍有不同的是,dev_tokenmsg_id作为副键。

     

    消息表2种。一种是消息原文表,一种是IoT监控表。消息表我们也是通过年份进行归档,防止表太大导致运维困难。数据过期时可以直接TRUNCATE整张表。

     

    Msg_data,我们先压缩完再写入,因为数据太大的话对磁盘空间还是有影响的。 我们希望磁盘可以节约空间,不必经常扩容。

     

    我们设置ttl, 可以让数据自动过期。 这些是可以和业务绑定的ttl 有些用户推完消息后,希望接收方一天内收到消息是有效的,或者是1个月内收到消息是有效的,所以这张表就有ttl了。ttl就有墓碑的问题,我们需要及时清理掉这些墓碑。 我们把gc_grace_seconds设置为1天。默认是10天。 我们尽早在压缩时及时清理墓碑数据。

     

    Flag QoS & retain flag 两列合并成一列。Cassandra是列存储的,写入的时候列越多,实际的性能是越差的,所以我们把能合并的列尽量合并成一列。(这样可以节约空间和提升写入性能。)

     

    我们的IoT监控表也是差不多的设计。为了更节约空间,直接把列缩写成2个字母,这样的好处是也能节约一部分的空间。但是这张表的可读性就更差了,自己还需要一个数据字典去对照。 

    我们怎么连接数据库? 我们现在是用 Driver 3.x 版本。 Driver 3.x 版本我们已经用了好几年了,不敢把它替换掉,它相对比较稳定。连接数据库时, 我们一般会开启线程池,最大节点会设置4个连接,一个连接最大请求配置为9120,默认是1024,(默认)可能会不够用。

     

    负载均衡默认 DCAwareRoundRobinPolicy ,看一致性级别配置shuffleReplicas。如果为false,就是同一个token的数据都请求到同一节点,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数据一致性问题。为什们这么说呢? 比如说, 我删除 UID=1 时间是2的数据,删除完后我又写,写完我又再读, 读完之后如果没有配置的话,它可能会飘到其他节点。因为时间非常短, 前面写入,到另一个节点去读的时候, 会读到不一样的数据。 如果把数据请求到同一节点,读到的数据就是最新的。 

     

    但这有个问题,如果机器出现问题,它会重试,当你出错的时候,你还是会请求到这个节点, 所以无论你如何重试, 还是会失败的。 所以有一个默认是 true, 适合超时重试的场景, 需要通过其他的方式解决数据一致性问题。比如使用QUORUM读写,也就是写的时候先写2个副本,读的时候再读2个副本, 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下面看一下Driver 4.x版本的高性能客户端。 这个客户端,我们希望集群能支持设置代理服务。当Cassandra集群部署到内,想在公网去访问它的时候,可以通过设置代理地址来实现。Driver 4.x是高性能客户端,默认开启线程池,它对此进行了一些优化,全部都是异步请求的。

     

    连接完数据库,我们进行执行操作。使用预处理,提升效率,避免SQL注入。我们没有使用异步请求,因为我们觉得同步请求的性能已经足够了。 如果使用异步请求的话,异步可以提升一部分性能,可能10-20% 但是异步在服务端压力大的时候容易抛出异常- NoHostAvailableException 主机不可用。这是我们实际遇到的问题,别人可能不一定遇到。 

     

    写入和查询有一个很重要的慢查询诊断工具。像MySQL或者Postgres其他数据库有查询分析器,用来诊断查询语句,有没有走索引等问题。这些利器可以帮助诊断线上的问题。 比如你经常抛出超长时间的请求, 有这个工具就可以查看在哪个阶段出现这样的问题, Cassandradriver 提供了这个查询跟踪功能。 怎么用? 要开启tracing就能使用,看示例代码 -- stmt.enableTracing( )

     

    当你开启的时候,每个请求就会产生 session id event id,这个id 会带我们跟踪的,会把每个请求的阶段,数据打印出来,比如解析这条语句花了55微秒, prepare statement 花了93微秒, 从其他节点读数据过来花了200多微秒,这一整串数据下来我们就知道我们这个请求发送到Cassandra服务端它是怎么处理的, 处理的每个步骤耗费了多少时间, 就一目了然了。 当我们线上出现慢查询的时候, 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写代码,探测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会这么慢。

     

    写入和查询的时候要避免一些东西。 比如,避免使用批处理。 批处理Batch,就是一次提交多个修改操作,节省传输请求的资源消耗。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事务的解决方案——all or nothing,这些操作可以保证要么都成功,要么都不成功,即原子性。但Cassandra 的批处理Batch这个功能不是用来提升性能使用的,特别是提交到不同分区,性能会有一定拖累。如果数据不是很重要,没有必要原子性, 代码就可以这么写,但要关闭batchlog或者改成异步提交。

     

    怎么关闭batchlog 就用BatchStatement batch = new BatchStatement (Type.UNLOGGED) 这样就不记录batchlog 它就通过异步提交的形式提交上去。这时候它在性能方面就会好一点。但我还是建议,如果你的业务场景一定要求你是原子性的,你就用批处理;但如果你的业务场景不是原子性的,只是单纯的为了提升性能,就没有必要,会得不偿失。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日志里,经常会有一些警告,我们的业务, 比如说收件箱它提交的5520大小的批处理, 超过了它的默认配置,日志里就会看到一堆的警告,到一定程度上, 到集群负载比较高的时候,它会拖累整个集群, 造成整个集群性能的下降。所以我们不建议这么用。

     

    还有就是查询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很不负责任地去写一个查询,SELECT * FROM表,WHERE, 然后ORDER BY 它的时间序, LIMIT 1。这看似一个很简单的查询,我们只读最小的一条数据或最大的一条数据。 一条很简单的语句,实际看起来不会有什么性能问题,我们的业务有很多人这样使用。大家刚开始这么用的时候很开心,写代码很简单,也没有什么性能问题。但是运行久了之后, 比如运行了1年,2年之后,就会发现这条语句怎么变得越来越慢?

     

    那是因为这条语句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因为它没有明确指定这条数据的范围, 没有指定这条数据在哪个 sstable 里。 这样写的话, 像这条语句ORDER BY inserttime 只要每个分区里有这个userid =2 每个sstable 都有可能被读到。这时你就会被无限地放大。 比如说这张 inbox表,本来在集群里每个节点上可能有100sstable,你可能每个sstable都要去读,你就会放大100倍。这样读出来就很慢。

     

    因为读的时候, 它首先会被过滤一下。 过滤失败,它会在 db.index 里去找, db.index 里首先寻找分区键, 分区键里只要查找到userid =2的数据, 它就会到数据库sstable 里把最小和最大的查出来, 可能会把每个sstable都查出来,查100条数据,然后再进行对比, 极易导致GC

     

    我们在这边的截图可以看到,“Select * FROM exam.inbox WHERE userid=2 ORDER BY insertime ASC LIMIT 1”。我们测试的这个数据库有3sstable 但是这3sstable都被命中了, “skipped 0”, 就是说,它查了3sstable

     

    (另一个截图里,) 这边是,ORDER BY insertime DSC。它也是3个都命中了。 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就把查的结果放大了好几倍。 这样极易导致GC。这里我们给Cassandra提一个建议,能否优化查询, SliceQueryFilter可以根据上次sstable查询结果的key值拿到下一个sstable,把下一个过滤一下,这样避免查找下一个 sstable

     

    我们建议在写入和查询的时候,使用ORDER BY 的时候尽量指定 key range。像前面那条语句, “SELECT * FROM exam.inbox  WHERE userid =2 AND  insertime >3   ORDER BY insertime  DESC   LIMIT 1” 这里我们就指定了”insertime >3”的范围。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结果,它可以skip 2sstable, 性能有所提升。 因为它只查找了1sstable 只到一个sstable上去读数据,没有读3sstable

     

    最精准的查询,我们可以指定一个完整的key,就是KV查询。这时候 Bloom Filter就可以很好地起作用了,会把每一个sstable先作一次过滤。这条数据有没有? 没有的话就不会继续查找了。

     

    我们可以看到Cassandra数据库的SSTable的组成文件,这里有Filter.dbIndex.db 查找数据先是Bloom Filter过滤一下,过滤完之后如果存在,它会通过Index.db去查找一下这个数据的边缘范围。所以查找的时候, 我们要尽量使Filter.dbIndex.db帮我们作一个前置判断,帮我们做一些数据的过滤,使我们的查询更精准。越精准的话,我们查询的性能就越好,就不会发生一些线上的问题。

     

    前面讲完了建表和查询的一些使用,现在讲一些运维的事情。运维可以分成几项。 首先考虑安全性。 安全永远是所有工作里第0项工作, 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首先权限最小化。 只能有一个superuser, 一个用户对应一个库名,不能跨库访问。这样的话,防君子不防小人。我们根据用户的业务控制最小权限,生产环境禁止DROP权限。因为一旦执行了DROP,可能后面恢复,七七八八就会遇到一些很大的问题。这是一般其他所有的数据库都有的限制。

     

    JMX 端口内网只开放于本机,有条件开启证书验证。JMX 除了可以读取一些监控指标,还可以对你的集群做一些操作,所以这个端口开放还是有一定危险的。

     

    还有就是Opscenter。这是DataStax提供基于Web的监控运维操作的工具。我们曾经用过,但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Opscenter 权限非常大,可以删表删库清快照,若被入侵,后果不堪设想。如果非得使用Opscenter,必须禁止把它开放到公网,要定时监控Nginx日志,看看是否有入侵痕迹。

     

    为什么要慎用?因为我们的一个线上集群曾经Opscenter被入侵过,后果就是我们这个集群上有一个库,所有的数据都被删掉了, 我们配置的用户名密码也被泄露了。只有运维人员才知道, 但我们不知道对方是如何黑进来的。 我们根据查询Nginx日志发现,从美国过来的IP对我们的密码进行了不断的探测, 然后做了一些端口穿透。所以用Opscenter还是挺危险的, 因为我们不知道它隐藏了什么样的漏洞。 所以建议不要用。

     

    关于监控。没有Opscenter,我们就要靠自己的一些系统。 我们现在用的是小米开源的open-falcon,通过jmx采集集群的基本指标,通过IM/邮件/短信/电话通知责任人。我们采集的一些(服务器)指标是磁盘空间,网络,和CPU 。根据我们的经验,磁盘是60%预警,网络超过20MB预警,CPU超过80%预警。 

     

    磁盘为什么是60%预警? 因为sstable很大的时候, 它的压缩需要很大的空间。如果磁盘80%才报警,一个超大的sstable可能就没有办法进行压缩,它就会一直存在里面。所以磁盘60%要预警,然后及时扩容。 

     

    服务的可用性监控我们也要做,监控一下它的进程,监控这些默认端口90427000的服务可用性。

     

    还有性能的监控。 我们要实时地监控每秒的读/写请求数,读/写延迟,比如P99,以便实时的知道线上集群的质量和访问情况。 

     

    表监控。比如表的墓碑情况,表的 sstable有多少,最大的sstable有多少,表的设计会不会有问题,运行久了之后会不会有热点和超大分区等问题。 右图是我们采用的Cassandra的一些监控指标。我们可以看到DownEndpointCount, UpEndpointCount, 这个指标可以知道我们集群里面挂了几台。 

     

    (另外,)这里(还)有Heap的一些信息。 这是监控具体的一张表,invalid access token。这是sstable有多少,空间用了多少,读请求使用了多少,读延迟,写延迟等等。所以说,这些监控指标我们都要把它们采集下来。

     

    日常运维。我们要定期repair业务核心的表,其它一般日志类的表可以不repair。因为repair非常耗资源,而且时间可能会非常长,但是它又不得不做。所以我们就把业务比较重要的表做repairRepair的时候我们要指定范围,使用Range repair 指定token范围。当它repair到你的范围失败的时候,你可以从那里重新开始,不用做一些重复的操作。而且 Range Repair的压力没那么大,可以适当控制,今天修几个,明天修几个,这样的话不用一次性指定几个节点修的话,极有可能导致线上的一些性能的问题。

     

    备份。我们的sstable要进行备份。我们在删表的时候,要开启自动创建快照,同时定期备份主要的表,表的结构,还有节点token。我们是通过S3cmd备份到ceph集群。如果在其他的环境上,比如说在AWSAzure的环境,我们就备份到AWS S3或云端网盘或其它服务器上。 

     

    扩容。在磁盘空间满60%预警时要及时扩容。扩容的时间一般会比较长, 而且经常扩容失败,这是在线上之前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我们大致分析了一下扩容失败的原因,就是墓碑比较多。墓碑比较多的时候, 我们扩容写数据的时候会把墓碑先加到memtable里去,然后再写入磁盘,这时memtable会非常大,很容易导致OOM。这个时候,根据我们的经验,如果我们的内存够大,就把memtable放到offheap_buffers去,就可以充分利用大内存的优势, 把这些东西加进去,防止内存溢出。

     

    数据迁移。Cassandra提供了Cassandra bulk loader工具来将数据从MySQL迁移到Cassandra。如果你没用Cassandra的话,想用它,我可以推荐你使用一些工具来做迁移,把你的数据从异构数据库迁移过来。

     

    最后我们来分享我们用Cassandra的时候遇到的坑。这些坑有大有小。有些是低级的错误。比如说,第一个,System_auth系统副本数没修改。系统用户表默认副本数为1,当挂一个节点时就会导致部分账号无法验证通过。这个我相信我们都遇到过。所以集群部署完了之后,我们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把这个副本改成3

     

    第二点就是插入一些空值。空值Cassandra会当成墓碑处理。在repair的时候也会读入大量墓碑。如果空值非常多非常大的话,可能会引发一些内存溢出的问题。所以写入一行的时候如果某个列为空值,必须给他指定一个默认的值,比如写入这样一个空字符串符号(‘ ’)进去,这样Cassandra不会当作空值处理,业务上可以让客户端去处理。

     

    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墓碑问题。墓碑太多会造成各种问题,如慢查询、repair的时候OOM。所以要把墓碑控制在一个可控制的范围。墓碑会在压缩的时候被从磁盘上擦除,所以我们在建表的时候要把GC_GRACE_SECONDS 的时间设短一点。默认是10天。如果你经常 repair或者保证你的集群不会出什么问题的话,可以把时间再缩短一点。这样在压缩的时候它就会及时清理掉。还有一种策略就是配置时间窗压缩策略,把旧的墓碑及时清理。但是这个策略也有一定问题,也有一定局限性。

     

    还有二级索引。我的建议是能不用就尽量不用,特别是有墓碑的表和数据量大的表。我们遇到的问题是,我们用户中心有一张 token表,记录每个用户的 token 这个token我们建了一个二级索引。那张表数据量非常大,token的特性是7天会过期,有的是一个月过期。所以这张表的数据量又大,墓碑又多,扩容的时候这张表会不断地抛出,墓碑非常多,扩容失败。

     

    还有就是我们有一些拨测账号,一分钟去请求一个token, 一分钟之内又删除这个token, 久而久之,几个月之后这个拨测账号就会生成几十万,上百万的token 这个账号再拨的时候,一拨服务就挂了,一拨服务就挂了。所以二级索引,还有有墓碑的二级索引尽量不要使用。 

     

    高并发的时候慎用计数器couter功能。一个是它不是很精准,因为你可能会超时。超时的时候会重发,重发的时候它会额外多计一次。比如说这条数据是增加1的,因为超时会变成增加2。还有就是,计数器是ACID, 它的一致性很高,在高并发的情况下性能也不好。

  • 相关阅读:
    一些PC小软件/工具/神器备份
    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
    常用网站整理(书签整理)
    谷歌和谷歌学术镜像网站
    微擎系统jssdk系统快速签名变量
    phpexcel 导入超过26列时的解决方案
    js循环对象,(多层数组)
    CentOS 6 下无法wget https链接的解决方法
    centos6 7 yum安装mongodb 3.6
    yum except KeyboardInterrupt, e: 错误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atastax/p/1347488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