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ergio (风中清扬的树|天地一浮云), 信区: movie
标 题: 肖申克的救赎,阅后瞎想...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05年07月18日23:41:03 星期一), 转信
《肖申克的救赎》,很经典的片子。看完后斜靠在椅背上,总觉得胸口有点东西往
外涌。这种状态似乎就是传说中的悲愤出诗人了,要让李杜来,八成能吟出两句好
句子来。可惜像俺这种悲愤了基本都是喝点小酒,闷头大睡的,不成。几次试着张
了张口,除了“荷、荷”的喘气声,啥都吐不出来。
说是悲愤也不妥,这片子似乎有一种柔和但无可争议的力量,跟洗脑是截
然不同的,但又显然不可能是信仰,真是tmd太奇妙了。通篇平平淡淡,也不是描写
啥国家、民族、自由、解放这种让千万人热血沸腾的东西。很难讲清它表达了什么
,复仇?监狱生活?斗争?人性的丑陋和美好?不不,没这么复杂。似乎是混合了
人、人性、生活、社会以及各自之间的运作规则。操,越搞越玄乎了,简单点说吧
,以监狱为背景,讲述了几个人的生活。
然后看完后你确实又忘不掉它,似乎通过眼睛和耳朵渗进了你的身体。说实
话,要爽,还是有关信仰的那些东西,国家民族自由解放啥。轰轰烈烈、气势磅礴
、建功立业、男儿本色、等等等等。跟大夏天猛灌一气冰啤酒,或者迪厅里high的
时候磕了颗摇头丸似的,立马热血沸腾舍我其谁。可是,可是大多数人都跟俺一样
,都是一人,都是一庸人。那东西来得快,去的也快。不可能整天亢奋着,整天亢
奋,那是甲亢,赶紧去医院看看,能治。像俺这种庸人,天天过的,不就生活吗?
啥东西不都含在生活中吗?
废话不提了,理理片子几个人的生活吧。
Andy:
银行家,被控谋杀了妻子和妻子的情人,被判两项终身监禁,自称无罪,19
47年入肖申克监狱。丫是一个聪明人,谋定而后动,灵活又不缺乏原则。当然,最
重要的还不是这些。不多久Andy就跟监狱里手眼通天的大佬Red混熟了,花10美金通
过Red的渠道搞到一小手锥,就地质学家用的那种,据说是要雕刻石工艺品。同时作
为新人,受到姐妹花和一变态佬的威胁。Andy一直坚持原则,没有屈服,被他们暴
打数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Andy和Red为狱方在户外劳动,听到暴虐的狱警队长在埋怨
税金的事。Andy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其逃了税,随后这圈子越来越大,扩大到
整个狱警队伍。最后Andy成了典狱长的私人理财专家,无中生有伪造了典狱长的一
个亲戚,通过这个身份中转来洗典狱长的黑钱。
姐妹花和变态佬再一次暴打了Andy,这是Andy的地位已经不同了,狱警队长
将变态佬打成终身残疾,没人再敢惹Andy了。顺理成章,Andy的工作也从洗衣房换
到了轻松的监狱图书室助手,还得到了单人牢房。
Andy开始给州议会写信要求拨款扩建图书室,每周一封。持续数年之后,他
成功了,图书室成了图书馆。在一本捐来的旧书中,Andy发现一张唱片,他反锁上
门,将唱片向全监狱广播。监狱长气急败坏的在擂门,Andy微笑着看着他,旋大了
音量。。。(看到这一刻,不由自主的想起了《美丽人生》中的那个犹太父亲。题外
话了)
1966年了,肖申克监狱来了个新犯人Tommy(?),因为偷窃被判入狱两年。An
dy非常喜欢他,一个偶然的机会,Tommy说他知道杀死Andy妻子和妻子情人的凶手是
谁。Andy激动的去找典狱长,典狱长知道Andy如果出狱对他意味着什么。威胁Andy
并将他关进小黑屋一个月考虑。数天后Tommy在典狱长精心设置的骗局中被杀,And
y得知这一消息,反而平静了,继续以前的生活。
Andy终于越狱了,原来他以做石工艺品为掩护,用小手锥挖洞挖了20年,将数
米厚的墙壁掏了一个洞,外面用海报遮盖。最后的晚上,Andy平静的面对典狱长,
将典狱长的罪证带走,同时还穿走了典狱长的皮鞋。
Andy同时还带走了全套的证件,伪造的典狱长的亲戚的。顺利取出了典狱长的
全部数十万美元的黑钱,同时将罪证寄给了媒体。随后Andy来到了墨西哥,一个太
平洋上的小岛,过起了简单的生活。
Brooks:1905年入狱,1912年担任监狱图书室的管理员。
Brooks早已习惯了监狱中的生活,1955年,入狱50年的他被假释。听到消息
他持刀劫持了一个狱友,不想出去。。。
最终他还是出狱了,假释官为他安排了工作和住所。Brooks终于不能适应外
面正常的生活,在墙壁上用刀子刻下了“Brooks was here”,然后自杀。
Red:1927年因谋杀罪入狱,终身监禁。在狱中是个手眼通天的大佬,Andy是
个新人时Red就很赏识他,以后两人成为莫逆之交。Andy跟Red说起过出狱以后的生
活,到墨西哥的一个太平洋小岛上,买条旧船,自己油漆,过简单快乐的生活。An
dy逃狱前嘱咐Red,如果Red出狱了,别忘了到Andy故乡的一棵树下去取一样东西。
1947年Red入狱20年,假释申请没有通过。
1957年Red入狱30年,假释申请没有通过,Andy送他一个口琴。
1967年Red入狱40年,早已无所谓的他被批准假释。他来到了外面的世界,住
着Brooks当年的屋子,过着Brooks当年的活。
Red已经不能适应外面的生活,他想到了Andy的嘱托。在那棵树下,找到了
Andy留下的钱和信。他在“Brooks was here”的旁边刻下了“So was Red”。然后
来到了那个小岛,找到了Andy。
Tommy,一个快乐的孩子,13岁出道,混迹各地,出入监狱。在肖申克监狱,
Andy教他识字,最终Tommy通过了高校文凭考试。Tommy曾和杀害Andy妻子和妻子情
人的真正凶手同在一间牢房,他想帮Andy讨回公正,最后死于典狱长设置的骗局中
。
典狱长,一个外表成功的领导,善用软硬两手,下手狠辣。利用Andy洗黑钱
,为了不让Andy出去,设置骗局杀了Tommy。最后罪证暴露,开枪自杀。
狱警队长,典狱长的一条疯狗,狠辣无情。最后跟随典狱长被捕。
打动我的到底是什么?沧桑感的画面?画面背后让人遐想无限的悠扬音乐?
Red那张睿智而看透人生的面容?Andy入世而又坚持信念、希望的生活态度?出狱后
无奈而又平静选择离去的Brooks?还是那种以10年为计量单位的浓缩的生活?还是
那句俺现在也搞不大明白的“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或许这些都
只是引子罢了,它们又引起了俺们内心的某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