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敏捷流程
问题:敏捷流程和传统的瀑布模式,有什么异同?
瀑布模型的特点
(传统的开发方式)
1、强调文档
前一个阶段的输出就是下一个阶段的输入,文档是个阶段衔接的唯一信息。所以很多开发人员好象是在开发文档,而不是开发软件,因为要到开发的后期才可以看到软件的“模样”。
2、没有迭代与反馈。瀑布模型对反馈没有涉及,所以对变化的客户需求非常不容易适应。瀑布就意味着没有回头路。
3、管理人员喜欢瀑布模型的原因是把文档理解为开发的速度,可以方便地界定不同阶段的里程碑。
敏捷开发的特点
极限编程的思想体现了适应客户需求的快速变化,激发开发者的热情,也是目前敏捷开发思维的重要支持者。
敏捷软件开发是一个开发软件的管理新模式,用来替代以文件驱动开发的瀑布开发模式。
敏捷开发集成了新型开发模式的共同特点,它重点强调:
1.敏捷就是“快”。快才可以适应目前社会的快节奏,要快就要发挥个人的个性思维多一些个性思维的增多。
2.客户参与。以人为本,客户是软件的使用者,是业务理解的专家,没有客户的参与,开发者很难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
3.强调软件开发的产品是软件,而不是文档。文档是为软件开发服务的,而不是开发的主体。
4.设计周密是为了最终软件的质量,但不表明设计比实现更重要。
5.迭代。软件的功能是客户的需求,界面的操作是客户的“感觉”。对迭代的强调是缩短了软件版本的周期。
6.小版本。快速功能的展现,看似简单,但对于复杂的客户需求合理地分割与总体上的统一,要很好地二者兼顾是不容易的。
第七章 MSF
问题:MSF过程模式如何划分阶段,完成一个功能就可以说完成一个阶段吗?
MSF过程模型包含四个主要的里程碑,每个里程碑都是一个阶段的终结点。
常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法(合理设计问卷,采用开放式,封闭式或混合式问卷收集信息),文献法(通过书面材料,统计数据等文献对研究对象进行间接调查),访问法(通过交谈获得资料),观察法(现场观察,凭借感觉的印象搜集数据资料)。
先设定目标,然后要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分力,哪怕一点也好,成功后便充分表彰每一个人所出每一分力,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简单说就是让他们明白自己是有用的,是怀才而遇的。
第十章 典型用户和场景
问题:用户的需求,如果不能实现,怎么办?
换一种方法去实现,实在不行就跟用户讲明白,说清楚。我们这些新上路的产品人员在做产品的时候,务必在动手前理清好的自己的思路,明白我们需要的做的是什么样的产品,用户到底是需要什么,这个我们必须清楚,不清楚去问,去思考,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第十一章 软件设计与实现
问题:软件设计需要不断与客户交流,如果客户每天的要求都不一样,怎么管理设计变更?
首先,看这个需求变更是否合理。如果合理,那么是肯定要变的。 其次,如果同一个地方他反复变更需求,那么就要想是不是客户自己根本没有明确想要什么。这时候就该缓 缓,等客户想清楚了再定。 再次,同样是一个地方他反复变更需求,也有可能是你拿出的东西并不是他想要的,这时候就要尽量引导客户把需求描述清楚,然后在理解客户想 表达的意思的情况下,抽象出结果,再确认。 最后,如果客户的需求不合理,就应该尽量和客户解释哪里不合理,合理的情况下应该是怎么样的。要让客户理解为什么不合理。 如果实现他不合理的需求,等以后客户明白过来时,还会要求改的
第十二章 用户体验
问题:到用户体验这个阶段,产品基本完成了吗?只需要做一些修改就行了吧?
这阶段基本完成,还有一些BUG问题而已。
第十三章 软件测试
问题:软件测试能把所有Bug找出来吗,那些新出现的Bug是软件更新才出现的吧?
软件测试是必要的,要不然也没有更新这一说法。其实更新也是在更新
我们不怎么知道得Bug,例如:360占100%内存,下次就要设置软件不这么大
软件是死了,人是活的,凡是软件基本都有Bug.
第十四章 质量保障
问题:软件的质量保障包括那些方面?
软件质量保证(SQA-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是建立一套有计划,有系统的方法,来向管理层保证拟定出的标准、步骤、实践和方法能够正确地被所有项目所采用。软件质量保证的目的是使软件过程对于管理人员来说是可见的。它通过对软件产品和活动进行评审和审计来验证软件是合乎标准的。软件质量保证组在项目开始时就一起参与建立计划、标准和过程。这些将使软件项目满足机构方针的要求。
第十五章 稳定和发布阶段
问题:代码到发布阶后,如何保持软件的生命周期,这个阶段的Bug比测试的时候更多吗?
不断测试更新软件,开发更多功能。
第十六章 IT行业的创新
问题:很多人都试过创新,但是能成功的人不多,那么IT行业的创新不被人接受,该如何?
谁不喜欢创新呢? 然而细细想来, 创新就是做和以前不一样的事,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不一样“。 当你提出一个创新的想法时, 你可能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
在我们熟悉的电脑和IT 领域, 所有我们看到的“酷“ 的东西, 都是几代人, 几个团队前赴后继持续创新的结果。 就像拼图一样, 很多聪明人都看出了最终图像, 都在一块一块地拼接, 往往拼好最后一块的同学得到最大的荣誉。 但是没有前人的积累,没有自己扎实的能力, 没有 ”最后一块” 等着同学们去拼。
第十七章 人,绩效和职业道德
问题:团队不断有新人更换,那么团队是要不断经历磨合期吗?
所谓磨合期就是相互适应的阶段。例如到新的工作岗位,要适应新工作、新领导、新同事、新环境等。同样领导、同事也要熟悉、了解你。这一时期就叫磨合期。磨合期可能会产生一些矛盾。当互相熟悉、了解、相互适应了,就可以很好地配合工作了。磨合期也就过去了。每换一次工作,你所失去的就是经验与熟悉,需要一切重来,肯定会有一段磨合期。每换一次工作,你所得到的就是新的机会,新的学习,新的舞台。这一切你得到的将会弥补你所有失去的。
所以,不要忧虑和浮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熟悉环境,除了工作方面之外,一定要建立一个完好的人际网,多认识些人,请他们一人给你一个“入职建议”,碰到问题最好能有几个“智囊”帮你出出主意。和老板的关系要处好,确认他对你的期望值和你能做的是一致的。
刚进入一个公司,你如果犯错,大家会原谅的,你如果问傻问题,大家也不会怪你的。所以,一定要把握好这段时间,把错都犯了,把傻问题都问了。看得出你是一个想做事的人,也是一个负责人的人。相信你一定会做得很好。
在工作的磨合期还会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要学会端正自己的心态平复自己的心情,度过了种种关卡就能顺利融入社会融入工作,从而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