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性能压测QPS 和 TPS区别

    QPS 和 TPS

    QPS

    Queries Per Second 意思是“每秒查询率”,是一台服务器每秒能够相应的查询次数,是对一个特定的查询服务器在规定时间内所处理流量多少的衡量标准。

    TPS

    TransactionsPerSecond 是事务数/秒。一个事务是指一个客户机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然后服务器做出反应的过程。客户机在发送请求时开始计时,收到服务器响应后结束计时,以此来计算使用的时间和完成的事务个数。

     

    TPS 事物

    Tps 包括三个过程,分别是:

    • 用户请求服务器

    • 服务器自己的内部处理

    • 服务器返回给用户

     

    QPS 和 TPS 区别

    一次 TPS 表示一个事物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中可能包含多个 QPS。例如:访问一次页面是一次 TPS,访问页面的时候页面有多个请求,每个请求算一次 QPS。

     

    系统吞吐量

    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请求的数量,体现系统的处理能力。

    吞吐量 = (1000/响应时间 ms)x 并发数

    系统吞吐量几个重要參数:QPS(TPS)、并发数、响应时间

    • QPS(TPS):每秒钟 request/事务 数量

    • 并发数: 系统同一时候处理的 request/事务数

    • 响应时间: 一般取平均响应时间

     

    压力测试曲线图

     

    伴随着并发数的增加系统响应时长和系统吞吐量表现出不一样的变化趋势。

    • 绿线代表 CPU 使用情况

    • 红线表示系统吞吐量

    • 紫线表示系统响应时间

     

    系统响应时长变化

    随着并发数的增加,系统响应时间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

    低负载阶段,系统资源利用率很低,系统响应时间随着并发数增加变化不明显,也可以理解为并发数增加并未对系统响应时长造成太大影响。

    • 第二阶段

    高负载阶段,系统利用率较高,系统响应时长随着并发数增加出现大幅增长,在此阶段并发数对系统响应时长的影响很大,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系统资源满载了,请求数量大于 CPU 的核心数,导致进程或者线程不断切换,响应耗时增大。

    • 第二阶段

    过载阶段,系统利用率接近最大,系统过载。由于请求数量远大于 CPU 核心数量,系统为了处理如此大量的请求,进程(线程)频繁切换,导致系统响应时长成指数增长

     

    系统吞吐量变化

    同系统响应时长,系统吞吐量变化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

    低负载阶段,系统利用率低,CPU 存在空闲的情况,此时随着并发数的增加系统吞吐量正比例增加。

    • 第二阶段

    高负载阶段,系统利用率达到瓶颈,CPU 核心满负荷工作,此时出现进程或者线程不断切换的情况,导致随着并发数的增加系统吞吐量缓慢增长甚至出现小幅度下降的情况

    • 第二阶段

    过载阶段,系统利用率过高,过多的请求导致 CPU 疲于应付,进程(线程)频繁切换,真正用于处理请求的时间变少,能够处理的请求数反而变少,系统的吞吐量出现明显的下降。

    三十六般武艺,七十二般变化,修练出个人品牌并发出光芒
  • 相关阅读:
    Git`s Operation
    从volatile说到,i++原子操作,线程安全问题
    sql中的几种删除方式
    Hibernate&MyBatis different
    集合问答
    Data Struct and Data Type
    Hash table and application in java
    idea`s shortcut key
    001--idea第一个报错JNI报错
    recyclebin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eeptester-vv/p/1549435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