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设计到底是什么
在很多人眼中,架构就是分层,架构设计就是“三层架构”(或者四层、五层…反正分层越多就说明项目越复杂而且架构就越牛),或许是受到诸如PetShop之类的示例项目的影响,这里暂时不去追究原因了。
之前已经纠正过很多人的误解-架构不只是软件架构。说一下通俗点的理解:
软件架构就是实用而且优雅的设计,它不在于分多少层,或者应用了多少种设计模式/架构模式等。它应该是以满足实现用户需求为前提,以开发人员普遍可接受为根本的,而且要符合系统特性和业务发展需要的,从软件设计的角度,能够达到层次清晰、可维护、可重用、可扩展…就非常优秀了,无需刻意去纠结分了多少层,是否使用了什么模式,有多么抽象等。以面向对象设计为例,基本目标是“高内聚、低耦合”,为此我们可能会遵循一些常见的设计原则(例如经典的SOLID设计原则)。通常我们所说的模式,其实又分为很多种,并不是仅仅指的是“设计模式”(设计模式也有千千万,并不是只有常见的GOF 23种设计模式)。通常包括:企业架构模式、设计模式、SOA模式、企业集成模式等等。
架构要讲求“实用”,而且开发人员普遍可接受,要符合现状的。否则,再“优雅”的设计,都会沦为高成本的“花架子”,生搬硬套和过度设计只会让项目“流产”。
由于角色和分工不同,软件架构是一个复杂的整体,软件架构工程师不可能在一个视角、一下子讲清楚,而利用多重软件架构视图的方法,可以一次只围绕少数概念和技术展开,分别着重研究软件架构的不同方面,使问题得以清晰公和简化,利于软件架构工程师完成架构设计工作。
因此软件架构的每个视图分别关注不同的方面,针对不同的目标和用途。目前常用架构设计五视图方法进行软件架构描述。它们分别是逻辑架构、开发架构、运行架构、物理架构和数据架构。
逻辑架构的设计着重考虑功能需求,系统应当向用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关注点主要是行为或职责的划分。逻辑架构关注的功能,不仅包括用户可见的功能,还应当包括为实现用户功能而必须提供的辅助功能。逻辑架构的静态方面是抽象职责的划分,动态方面是承担不同职责的逻辑单元之间的交互与协作。
开发架构的设计着重考虑开发期质量属性,关注点是在软件开发环境中软件模块(包)的实际组织方式,具体涉及源程序文件、配置文件、源程序包、编译打包后的目标文件、直接使用的第三方SDK/框架/类库、以及开发的系统将运行于其上的系统软件或中间件。
运行架构的设计着重考虑运行期质量属性,关注点是系统的并发、同步、通信等问题,这势必涉及到进程、线程、对象等运行时概念,以及相关的并发、同步、通信等。运行架构的静态方面关注软件系统运行时的单元结构,动态方面关注运行时单元之间的交互机制。
物理架构的设计着重考虑安装和部署需求,关注点是目标程序及其依赖的运行库和系统软件最终如何安装或部署到物理机器,以及如何部署机器和网络来配合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可伸缩性、持续可用性、性能和安全性等要求。
数据架构的设计着重考虑数据需求,关注点是持久化数据的存储方案,不仅包括实体及实体关系数据存储格式,还可能包括数据传递、数据复制、数据同步等策略。
在运用五视图方法进行架构设计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多个架构视图间的同步问题,也就是必须保证不同视图之间是互相解释而不是相互矛盾的;另一个是架构视图的数量问题,原则上是软件系统不涉及某方面的要求时就不需要该方面的视图,严格控制架构视图的数量,但如果有需要,可以引入新的架构视图,从而更加突出和明确地制定和表达特定方面的架构决策,如安全性。
构成每个架构设计视图的元素不同,这些不同的元素撑起不同的思维空间,从而使每个架构视图重点覆盖不同种类的需求,最终所有架构设计视图所表达的语义综合左右一起,就构成了软件架构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