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ew.qq.com/omn/FIN20201/FIN2020102900870400.html
高频交易是量化交易的一个细分和较为神秘的领域。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高频量化巨头相继进入中国市场,本土团队从当初的春风得意,到今天的苟延残喘苦苦支撑。要么是转向非高频的领域去做资管,要么就彻底关门大吉。
只要看一下数据,就可以发现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很大一部分交易量来自一些外资背景的现货贸易公司。
例如跃申实业(上海)有限公司,它的合约交易量可以占到大商所很多合约的交易量5%以上,甚至阶段性能够达到10%。光是在2019年,这家公司从中国市场获得的盈利就超10亿元人民币。在波动率更高的2020年,应该可以达到15-20亿人民币。
类似的公司还很多,这些公司的背后股东都是全球的高频巨头例如Jump Trading、Tower、Optiver、DRW。他们以贸易公司的背景进来,以现货套保为由,而实际上期货交易量是现货交易量的数万倍。众所周知,期货是个零和市场,几家公司合计的交易利润的对面就是国内的韭菜交易者。
本土高频的没落本质上是一个市场所有参与者共同作用的恶性循环。
本土交易者的弱势主要体现在硬件设备[1]带来的行情和交易执行速度更慢,研发力量不足导致策略不够丰富、交易品种范围不够广。期货公司资源有限,往往倾向于把有限的机房资源、席位资源给到相对领先外资机构,进一步扩大外资的领先优势。而更多的交易量意味着更高的盈利,技术公司追求利益,期货公司和交易所都追求交易量,逐步形成一个牢固的利益链条。
目前,国内对于高频交易的监管基本上是空白的。书面条文停留在类似于报撤单不超500次等规定,实质上更多市场微结构上的操作细节却并不为监管者所知晓。高频交易者有很多策略,实质上破坏了市场交易公平性:例如在开盘瞬间抢占其他客户保证金、从买10到卖10全部挂单进行探测、利用特殊下单指令和手法绕开500次报撤单限制等等。这些操作细节,监管者可能看不到,或者说,在利益链条的作用下,也不愿意管。
高频交易的监管确实落后于市场的创新,已经引起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监管层的注意。去年就有一家高频交易商被美国司法部起诉,即便在美国,也只能采取事后起诉的方法,那中国的监管的落后程度可想而知。在不公平的交易环境下,本土市场参与者很容易被当作韭菜割掉。
高频交易公司贡献的流动性,真的有意义吗?
高频交易公司热衷于鼓吹他们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的论点,短期看的确是正确的。很多留洋归国者也纷纷赞同这个说法。但长期来看,如果韭菜没了,交易利润没了,高频交易公司还会拼命交易送手续费给期货公司和交易所吗?到时候,市场面临的流动性干涸的速度将难以想象。因此,现在不加以限制,任由这个利益链条固化的恶性循环滚下去,谓之饮鸠止渴不为过也。
更令人担心的是,这一现象很可能是未来所有中国量化私募的缩影和前兆。这是因为高频领域只看量价数据,对于新市场的学习要求最低。随着交易频率的降低,相应要做的市场适应和学习工作越多,因此笔者判断高频领域的全军覆没未来会在日内交易、中高频统计套利等策略上逐渐发生。
我们纵观所有的亚洲市场,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竟然没有一家可以与美国量化巨头[2]相提并论的交易机构。即便是相较亚洲更为发达的欧洲资本市场,除了元盛和英仕曼两家以长周期趋势跟踪策略为主的不能称为硬核量化的量化基金之外,也只有荷兰的澳帝桦等几家期权做市商可以值得一提了。数学强国的法国和坐拥大量理科人才的德国竟然没有一家我们能说得出名字的量化对冲基金(当然有很多法国人在美国对冲基金工作)。那么,我们凭什么认为只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中国的量化对冲基金能够在未来存活呢?
外资量化基金,愿意为中国投资人打工吗?
也有人会说,这些量化对冲基金不值得批评,因为他们进入中国之后会申请WOFE PFM,管理中国投资者的资金。虽然被抽成,但大头还是归中国投资者所享有。
但是,事实上果真如此吗?随着QFII新规近期落地,外资可以直接投资国内证券私募基金。我们都知道,文艺复兴等顶级量化对冲基金在全球容量都达到上限,不仅客户的资金不接受,连员工的资金想投进来都要排队。面对中国市场的诱人收益,请千万不要天真的认为他们申请成为管理人是为了为国内投资者管钱的。哪怕短时间装模做样管理一些资金,但长期他们就是想要用他们自己的境外资金(或者关系紧密的境外长期客户资金)来国内赚钱的。
如果笔者作为这些量化对冲基金的话,内心独白就是:“这么挣钱的市场去哪里找?我疯了不自己加杠杆[3]赚钱,难道真替你中国人挣钱我来打工吗?”
如果没有当年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在博客上连续发文,在2019年净利润近40亿元的徐工集团,已经在2005年以3.75亿美元被卖给了美国凯雷私募股权基金。如果没有董明珠的状告,2004年格力已经以9亿元人民币卖给了美国开利,就没有今天自己的世界500强。
反面案例数不胜数,在大家都为茅台欢呼的时候,谁看到了躲在角落里哭泣的中国啤酒产业?当年的改制大潮中,中国几乎所有的啤酒品牌都被外资收购了,这么大的市场我们很难会有一个“啤酒产业的茅台“长出来了。日化产业是另一个中国失去了20年的产业,小护士、丁家宜、美加净、羽西、大宝等曾经市占率极高的产品,被外资收购后,销售渠道和广告资源被用于推广其自有品牌,这些本土品牌基本上为外资所弃。在今天的市场上,中国这么大的市场,竟然没有一个能掰手腕的一线日化品牌。
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大前提下,每个行业的特殊情况要充分地考虑。所有人都讲自由、讲开放,在美国越封闭我们越反其道而为之的大浪潮下,我们应该对于不同的领域还是有理性和长远的思考。所谓过犹不及,盲目开放、盲目鼓吹自由竞争,不考虑监管能否跟上,不考虑本土公司的生存,也是伪善的做法。由于量化交易这个领域的相关从业者的特性,缺乏与外界和监管的交流,很多情况不为行业监管所知。
行业存亡危机已现,危!危!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