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DP)本文介绍原型模式和模板方法模式的实现。首先介绍原型模式,然后引出模板方法模式。
DP书上的定义为: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且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其中有一个词很重要,那就是拷贝。可以说,拷贝是原型模式的精髓所在。举个现实中的例子来介绍原型模式。找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准备简历。假设没有打印设备,因此需手写简历,这些简历的内容都是一样的。这样有个缺陷,如果要修改简历中的某项,那么所有已写好的简历都要修改,工作量很大。随着科技的进步,出现了打印设备。我们只需手写一份,然后利用打印设备复印多份即可。如果要修改简历中的某项,那么修改原始的版本就可以了,然后再复印。原始的那份手写稿相当于是一个原型,有了它,就可以通过复印(拷贝)创造出更多的新简历。这就是原型模式的基本思想。下面给出原型模式的UML图,以刚才那个例子为实例。
原型模式实现的关键就是实现Clone函数,对于C++来说,其实就是拷贝构造函数,需实现深拷贝,下面给出一种实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h>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Resume { protected: char *name; public: Resume() {} virtual ~Resume() {} virtual Resume* Clone() { return NULL; } virtual void Set(char *n) {} virtual void Show() {} }; class ResumeA : public Resume { public: ResumeA(const char *str); //ctor ResumeA(const ResumeA &r); //copy cotr ~ResumeA(); //dector ResumeA* Clone(); //copy, key void Show(); //show }; ResumeA::ResumeA(const char *str) { if(str == NULL) { name = new char[1]; name[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