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golang 垃圾回收机制

    用任何带 GC 的语言最后都要直面 GC 问题。在以前学习 C# 的时候就被迫读了一大堆 .NET Garbage Collection 的文档。最近也学习了一番 golang 的垃圾回收机制,在这里记录一下。

     


     

    常见 GC 算法

    趁着这个机会我总结了一下常见的 GC 算法。分别是:引用计数法、Mark-Sweep法、三色标记法、分代收集法。

     

    1. 引用计数法

    原理是在每个对象内部维护一个整数值,叫做这个对象的引用计数,当对象被引用时引用计数加一,当对象不被引用时引用计数减一。当引用计数为 0 时,自动销毁对象。

    目前引用计数法主要用在 c++ 标准库的 std::shared_ptr 、微软的 COM 、Objective-C 和 PHP 中。

    但是引用计数法有个缺陷就是不能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循环引用是指对象 A 和对象 B 互相持有对方的引用。这样两个对象的引用计数都不是 0 ,因此永远不能被收集。

    另外的缺陷是,每次对象的赋值都要将引用计数加一,增加了消耗。

     

    2. Mark-Sweep法(标记清除法)

    这个算法分为两步,标记和清除。

    • 标记:从程序的根节点开始, 递归地 遍历所有对象,将能遍历到的对象打上标记。
    • 清除:讲所有未标记的的对象当作垃圾销毁。

    Animation_of_the_Naive_Mark_and_Sweep_Garbage_Collector_Algorithm.gif-143.9kB 
    图片来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acing_garbage_collection 

    如图所示。

    但是这个算法也有一个缺陷,就是人们常常说的 STW 问题(Stop The World)。因为算法在标记时必须暂停整个程序,否则其他线程的代码可能会改变对象状态,从而可能把不应该回收的对象当做垃圾收集掉。

    当程序中的对象逐渐增多时,递归遍历整个对象树会消耗很多的时间,在大型程序中这个时间可能会是毫秒级别的。让所有的用户等待几百毫秒的 GC 时间这是不能容忍的。

    golang 1.5以前使用的这个算法。

     

    3. 三色标记法

    三色标记法是传统 Mark-Sweep 的一个改进,它是一个并发的 GC 算法。

    原理如下,

    1. 首先创建三个集合:白、灰、黑。
    2. 将所有对象放入白色集合中。
    3. 然后从根节点开始遍历所有对象(注意这里并不递归遍历),把遍历到的对象从白色集合放入灰色集合。
    4. 之后遍历灰色集合,将灰色对象引用的对象从白色集合放入灰色集合,之后将此灰色对象放入黑色集合
    5. 重复 4 直到灰色中无任何对象
    6. 通过write-barrier检测对象有变化,重复以上操作
    7. 收集所有白色对象(垃圾)

    Animation_of_tri-color_garbage_collection.gif-94kB 
    图片来自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acing_garbage_collection 

    过程如上图所示。

    这个算法可以实现 "on-the-fly",也就是在程序执行的同时进行收集,并不需要暂停整个程序。

    但是也会有一个缺陷,可能程序中的垃圾产生的速度会大于垃圾收集的速度,这样会导致程序中的垃圾越来越多无法被收集掉。

    使用这种算法的是 Go 1.5、Go 1.6。

     

    4. 分代收集

    分代收集也是传统 Mark-Sweep 的一个改进。这个算法是基于一个经验:绝大多数对象的生命周期都很短。所以按照对象的生命周期长短来进行分代。

    一般 GC 都会分三代,在 java 中称之为新生代(Young Generation)、年老代(Tenured Generation)和永久代(Permanent Generation);在 .NET 中称之为第 0 代、第 1 代和第2代。

    原理如下:

    • 新对象放入第 0 代
    • 当内存用量超过一个较小的阈值时,触发 0 代收集
    • 第 0 代幸存的对象(未被收集)放入第 1 代
    • 只有当内存用量超过一个较高的阈值时,才会触发 1 代收集
    • 2 代同理

    因为 0 代中的对象十分少,所以每次收集时遍历都会非常快(比 1 代收集快几个数量级)。只有内存消耗过于大的时候才会触发较慢的 1 代和 2 代收集。

    因此,分代收集是目前比较好的垃圾回收方式。使用的语言(平台)有 jvm、.NET 。


     

    golang 的 GC

    go 语言在 1.3 以前,使用的是比较蠢的传统 Mark-Sweep 算法。

    1.3 版本进行了一下改进,把 Sweep 改为了并行操作。

    1.5 版本进行了较大改进,使用了三色标记算法。go 1.5 在源码中的解释是“非分代的、非移动的、并发的、三色的标记清除垃圾收集器”

    go 除了标准的三色收集以外,还有一个辅助回收功能,防止垃圾产生过快手机不过来的情况。这部分代码在 runtime.gcAssistAlloc 中。

    但是 golang 并没有分代收集,所以对于巨量的小对象还是很苦手的,会导致整个 mark 过程十分长,在某些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导致 GC 线程占据 50% 以上的 CPU。

    因此,当程序由于高并发等原因造成大量小对象的gc问题时,最好可以使用 sync.Pool 等对象池技术,避免大量小对象加大 GC 压力。

     

     

    go采用三色标记和写屏障:

    • 起初所有的对象都是白色
    • 扫描找出所有可达对象,标记为灰色,放入待处理队列
    • 从队列提取灰色对象,将其引用对象标记为灰色放入队列
    • 写屏障监视对象的内存修改,重新标色或放回队列

    关于go的写屏障(write barrier),可以阅读最近一篇比较热的文章《Proposal: Eliminate STW stack re-scanning》。 作者主要介绍下个版本Go为了消除STW所做的一些改进,包括写屏障的优化方式。

    并发的三色标记算法是一个经典算法,通过write barrier,维护”黑色对象不能引用白色对象”这条约束,就可以保证程序的正确性。Go1.5会在标记阶段开启write barrier。在这个阶段里,如果用户代码想要执行操作,修改一个黑色对象去引用白色对象,则write barrier代码直接将该白色对象置为灰色。去读源代码实现的时候,有一个很小的细节:原版的算法中只是黑色引用白色则需要将白色标记,而Go1.5实现中是不管黑色/灰色/白色对象,只要引用了白色对象,就将这个白色对象标记。这么做的原因是,Go的标记位图跟对象本身的内存是在不同的地方,无法原子性地进行修改,而采用一些线程同步的实现代价又较高,所以这里的算法做过一些变种的处理。

  • 相关阅读:
    BNU 33693——Problemsetting——————【枚举+最大流】
    HDU 5656 ——CA Loves GCD——————【dp】
    HZAU 21——Arithmetic Sequence——————【暴力 or dp】
    HZAU 18——Array C——————【贪心】
    BNU 20950 ——沉重的货物 —————— · 最短路、最短边最大化」
    vim创建新的命令
    vim 配置文件——部分配置
    nyoj 1239——引水工程——————【最小生成树 prim】
    内部排序 ——第3波——————【快速排序】
    PostgreSQL 安装配置 (亲测可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iegodu/p/915084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