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python基础教程系列1-基础语法

          最近在学习python,主要通过廖雪峰的python教程入门,看看自己能够花多少时间最快入门。通过写博客梳理自己的知识点,强化自己的记忆。总的学习思路是,快速学习一遍教程,然后做一些算法题目实践,再然后就找几个小项目练手。

         python是解释性语言,没有编译运行,直接运行得到结果,运行过程中逐行翻译得到二进制文件,慢!不会得到exe这种文件。

    • 安装运行python

        廖雪峰学习的python版本是python3.7 .在ubuntu 16.04版本中,系统默认安装 了python 2.7和3.5版本,因此参考资料安装python3.7。默认同时安装python编辑器cPython。

        打开终端后,输入python启动python进入Python交互模型,然后输入exit()退出python交互模式。

       用文本编辑器写Python程序,然后保存为后缀为.py的文件,就可以用Python直接运行这个程序了。

     运行python.py程序有两种方法:

      1)python xxx.py

      2)在xxx.py文件里面最前面加上

    #!/usr/bin/env python3
    然后通过命令给python程序执行权限
    chmod a+x hello.py
    

     然后可以执行通过./xxx.py直接运行程序了。

    • 输入input(),输出print()
    name = input()
    print('hello',name)
    
    • 缩进组织程序结构

          Python使用缩进来组织代码块,请务必遵守约定俗成的习惯,坚持使用4个空格的缩进。以#开头的语句是注释,注释是给人看的,可以是任意内容,解释器会忽略掉注释。其他每一行都是一个语句,当语句以冒号:结尾时,缩进的语句视为代码块。

    # print absolute value of an integer:
    a = 100
    if a >= 0:
        print(a)
    else:
        print(-a)
    
    • 数据类型

        字符串是使用‘’ 、“”引起来的文本,如果字符串内部既包含'又包含"怎么办?可以用转义字符来标识,Python允许用'''...'''的格式表示多行内容。

        空值使用None表示。

        python是动态语言,声明一个变量不需要指定数据类型,可以随便赋予不同的数据类型。

    a = 123 # a是整数
    print(a)
    a = 'ABC' # a变为字符串
    print(a)
    

      全部大写的变量名字表示常量。

    数据类型转换

    Python内置的常用函数还包括数据类型转换函数,比如int()函数可以把其他数据类型转换为整数:

    >>> int('123')
    123
    >>> int(12.34)
    12
    >>> float('12.34')
    12.34
    >>> str(1.23)
    '1.23'
    >>> str(100)
    '100'
    >>> bool(1)
    True
    >>> bool('')
    False
    • 字符编码(这块经常忘记,记住UTF-8)

         ASCII编码和Unicode编码的区别:ASCII编码是1个字节,而Unicode编码通常是2个字节。对于英文用Unicode编码比ASCII编码需要多一倍的存储空间,在存储和传输上就十分不划算。所以,本着节约的精神,又出现了把Unicode编码转化为“可变长编码”的UTF-8编码。UTF-8编码把一个Unicode字符根据不同的数字大小编码成1-6个字节,常用的英文字母被编码成1个字节,汉字通常是3个字节,只有很生僻的字符才会被编码成4-6个字节。如果你要传输的文本包含大量英文字符,用UTF-8编码就能节省空间,其实UTF-8包含了ASCII编码。

        在计算机内存中,统一使用Unicode编码,当需要保存到硬盘或者需要传输的时候,就转换为UTF-8编码。

        用记事本编辑的时候,从文件读取的UTF-8字符被转换为Unicode字符到内存里,编辑完成后,保存的时候再把Unicode转换为UTF-8保存到文件。

       浏览网页的时候,服务器会把动态生成的Unicode内容转换为UTF-8再传输到浏览器:

    •   Python的字符串

        Python3的字符串使用Unicode编码,使用ord()编码,chr()进行解码。以Unicode表示的str通过encode()方法可以编码为指定的bytes:

    >>> 'ABC'.encode('ascii')
    b'ABC'
    >>> '中文'.encode('utf-8')
    b'xe4xb8xadxe6x96x87'
    

      如果我们从网络或磁盘上读取了字节流,那么读到的数据就是bytes。要把bytes变为str,就需要用decode()方法:

    >>> b'ABC'.decode('ascii')
    'ABC'
    >>> b'xe4xb8xadxe6x96x87'.decode('utf-8')
    '中文'
    

      要计算str包含多少个字符,可以用len()函数:len('hello'), len()函数计算的是str的字符数,如果换成byteslen()函数就计算字节数:len(b'ABC')。

    由于Python源代码也是一个文本文件,所以,当你的源代码中包含中文的时候,在保存源代码时,就需要务必指定保存为UTF-8编码。当Python解释器读取源代码时,为了让它按UTF-8编码读取,我们通常在文件开头写上这两行:

    #!/usr/bin/env python3
    # -*- coding: utf-8 -*-

    第一行注释是为了告诉Linux/OS X系统,这是一个Python可执行程序,Windows系统会忽略这个注释;

    第二行注释是为了告诉Python解释器,按照UTF-8编码读取源代码,否则,你在源代码中写的中文输出可能会有乱码。

    申明了UTF-8编码并不意味着你的.py文件就是UTF-8编码的,必须并且要确保文本编辑器正在使用UTF-8 without BOM编码。

    • 格式化输出

    %运算符就是用来格式化字符串的。在字符串内部,%s表示用字符串替换,%d表示用整数替换,有几个%?占位符,后面就跟几个变量或者值,顺序要对应好。如果只有一个%?,括号可以省略。不需要像c语言一样在中间隔开前面输出和%之间的内容。要加引号。

    >>> 'Hello, %s' % 'world'
    'Hello, world'
    >>> 'Hi, %s, you have $%d.' % ('Michael', 1000000)
    'Hi, Michael, you have $1000000.'
    print('%2d-%02d' % (3, 1))
    print('%.2f' % 3.1415926)

    字符串里面的%是一个普通字符怎么办?这个时候就需要转义,用%%来表示一个%。

    name = ['d','z']
    for x in name:
        print('%s' %(x))#要加引号
    • 条件判断和循环
    if <条件判断1>:
        <执行1>
    elif <条件判断2>:
        <执行2>
    elif <条件判断3>:
        <执行3>
    else:
        <执行4>
    age = 20
    if age >= 6:
        print('teenager')
    elif age >= 18:
        print('adult')
    else:
        print('kid')

    for循环:for x in ...循环就是把每个元素代入变量x,然后执行缩进块的语句。

    names = ['Michael', 'Bob', 'Tracy']
    for name in names:
        print(name)

    while循环:

    sum = 0
    n = 99
    while n > 0:
        sum = sum + n
        n = n - 2
    print(sum)
    • 数据结构

    顺序存储数据结构:

    list列表:可变大小的有序表,类比vector,使用[ ]表示。len()获得list的大小。使用索引访问元素,第一个是0,最后一个可以使用-1进行访问。里面的元素类型可以不同。

    常用函数操作:append,insert,pop,pop(i)

    >>> classmates.append('Adam')
    >>> classmates
    ['Michael', 'Bob', 'Tracy', 'Adam']
    
    #在指定位置插入元素
    >>> classmates.insert(1, 'Jack')
    >>> classmates
    ['Michael', 'Jack', 'Bob', 'Tracy', 'Adam']
    
    #弹出末尾元素
    >>> classmates.pop()
    'Adam'
    >>> classmates
    ['Michael', 'Jack', 'Bob', 'Tracy']
    
    #弹出制定位置元素
    >>> classmates.pop(1)
    'Jack'
    >>> classmates
    ['Michael', 'Bob', 'Tracy']
    
    #替换某个元素
    >>> classmates[1] = 'Sarah'
    >>> classmates
    ['Michael', 'Sarah', 'Tracy']

    tuple / ˈtʌpəl/元组:使用( )表示。定义好之后就不能改变其中的元素和元组的大小了。只有1个元素的tuple定义时必须加一个逗号,里面的元素加入一个list,就可以改变tuple中list中的元素。

    >>> t = ('a', 'b', ['A', 'B'])
    >>> t[2][0] = 'X'
    >>> t[2][1] = 'Y'
    >>> t
    ('a', 'b', ['X', 'Y'])

    关系型数据结构:

    dict字典:使用{ }表示。dict全称dictionary,在其他语言中也称为map,使用键-值(key-value)存储,具有极快的查找速度。由于一个key只能对应一个value,所以,多次对一个key放入value,后面的值会把前面的值冲掉:

    >>> d = {'Michael': 95, 'Bob': 75, 'Tracy': 85}
    >>> d['Michael']
    95

    把数据放入dict的方法,除了初始化时指定外,还可以通过key放入,记住key不能更改!所以list不能作为dict的key。

    >>> d['Adam'] = 67
    >>> d['Adam']
    67

    判断key是否存在dictionary的方法有两种:

    1)通过in判断key是否存在:

    >>> 'Thomas' in d
    False

    2)通过dict提供的get()方法,如果key不存在,可以返回None,或者自己指定的value:

    >>> d.get('Thomas')#None不显示
    >>> d.get('Thomas', -1)
    -1

    要删除一个key,用pop(key)方法,对应的value也会从dict中删除:

    >>> d.pop('Bob')
    75
    >>> d
    {'Michael': 95, 'Tracy': 85}

    set:只存key,不存value,key不能重复。

    要创建一个set,需要提供一个list作为输入集合:

    >>> s = set([1, 2, 3])
    >>> s
    {1, 2, 3}

    通过add(key)方法可以添加元素到set中

    通过remove(key)方法可以删除元素:

    >>> s.add(4)
    >>> s
    {1, 2, 3, 4}
    
    >>> s.remove(4)
    >>> s
    {1, 2, 3}
    
    >>> a = ['c', 'b', 'a']
    >>> a.sort()
    >>> a
    ['a', 'b', 'c']

    对于不变对象来说,调用对象自身的任意方法,也不会改变该对象自身的内容。相反,这些方法会创建新的对象并返回,这样,就保证了不可变对象本身永远是不可变的。

    >>> a = 'abc'
    >>> a.replace('a', 'A')
    'Abc'
    >>> a
    'abc'
    • 函数

         可以到Python官网上查看文档,也可以使用help()查看制定函数的帮助。

       函数名其实就是指向一个函数对象的引用,完全可以把函数名赋给一个变量,相当于给这个函数起了一个“别名”:

      定义函数:在Python中,定义一个函数要使用def语句,依次写出函数名、括号、括号中的参数和冒号:,然后,在缩进块中编写函数体,函数的返回值用return语句返回。

    def my_abs(x):
        if x >= 0:
            return x
        else:
            return -x

    空函数:如果想定义一个什么事也不做的空函数,可以用pass语句:

    def nop():
        pass

    pass语句什么都不做,那有什么用?实际上pass可以用来作为占位符,比如现在还没想好怎么写函数的代码,就可以先放一个pass,让代码能运行起来。缺少了pass,代码运行就会有语法错误。

    返回多个值,其实就是一个tuple元组:

    import math
    
    def move(x, y, step, angle=0):
        nx = x + step * math.cos(angle)
        ny = y - step * math.sin(angle)
        return nx, ny

     默认参数要放在参数表的后面,赋值的时候,默认参数必须指向不变对象。如果指向可变对象,就会如下所示:

    def add_end(L=[]):
        L.append('END')
        return L
    
    >>> add_end()
    ['END']
    >>> add_end()
    ['END', 'END']

    默认参数是[],但是函数似乎每次都“记住了”上次添加了'END'后的list。

    原因解释如下:

    Python函数在定义的时候,默认参数L的值就被计算出来了,即[],因为默认参数L也是一个变量,它指向对象[],每次调用该函数,如果改变了L的内容,则下次调用时,默认参数的内容就变了,不再是函数定义时的[]了。

    要改为指向不变对象None:

    def add_end(L=None):
        if L is None:
            L = []
        L.append('END')
        return L

    可变参数

    def calc(numbers):
        sum = 0
        for n in numbers:
            sum = sum + n * n
        return sum
    
    #调用的时候需要组装一个list/tuple
    >>> calc([1, 2, 3])
    14
    
    #将函数参数改成可变参数形式
    def calc(*numbers):
        sum = 0
        for n in numbers:
            sum = sum + n * n
        return sum
    
    >>> calc(1, 2, 3)
    14

    Python允许你在list或tuple前面加一个*号,把list或tuple的元素变成可变参数传进去:

    >>> nums = [1, 2, 3]
    >>> calc(*nums)
    14

    可变参数适用于函数参数不确定的时候

  • 相关阅读:
    第二周作业
    7-2 求最大值及其下标
    第十一周作业
    第九周编程总结
    第八周作业
    第七周作业
    第六周作业
    第五周作业
    第4周作业
    第三周作业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ingxiaoqiang/p/1021149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