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25.创业真的需要app吗?真的需要外包吗?

           两个星期前,一名亲戚的朋友打算投入自己的二十多万元去搞个摄影社交app,问我有没有靠谱的外包推荐,我赶紧劝住他,现在app的成本已经非常高了,初期的研发就要十几万,加上后期的推广(每个用户成本大概2元),二十多万,啥成绩都没出就烧完了。

             在这个事情中,我想到了在创业团队3年中的两个感悟:

    1.    创业不一定需要app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创业并不需要app》,里面有个核心观点:一般创业者的思路是先出产品,再找用户。但我认为,这个顺序可以调转,先是找用户,再出产品。

    在和一些创业者交流的过程中,有一种模式是这样子:研发一个社交型的网站或app,吸引某些垂直的用户,有了一定的用户后,再进行额外服务。

    这里举个例子:研发一个社交的app,目标用户是北京移动互联网的从业人员,在这个app上达到一定的用户量后,可以举办线下的交流会(这个创业者有线下的咖啡厅资源),或者机票预订,酒店预订等服务。

    在这种模式中,最重要的是人和人气。app有了大量的用户还不行,还要有大量的活跃用户。这样app中,那些额外服务的才有效果。

    这种模式下,前期的app真的需要吗?

    和这位创业者交流,我俩在讨论着社交app的后台架构(社交的数据库设计和一般的app有较大的区别),然后他就分享了这个模式。

    当时我就提醒他,前期的app真的是需要吗?

    我们第一个的社交app,第一次研发的周期是3个月,第2个的社交app周期是1个月。按照没什么经验的标准,研发1到2个月是必须的。

    在这两个月中,需要承担巨大的沉没成本,当app研发出来,如果发现失败了,研发app投入的成本是很难收回的。而且你有试错吗?你能确定你的点子是真的可行的吗?这样贸然这巨大的精力和金钱,真的值得吗?

    按照他的模式,最核心的用户和人气,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其他的东西,但吸引目标用户并不一定要app。

    例如,前期可以先运营好微博,微信公众号,先吸引你的目标用户,通过大量的分享,互动,交流,等在这些地方吸引了足够的用户后,再引流到你的app中。

    另外,不得不提一下神奇的豆瓣,除了我和老婆相识于豆瓣外,我知道有3个创业的项目,诞生于豆瓣的万人小组。千奇百怪的小组中,包括了大量的目标用户。

    在营销中有个鱼塘的理论,目标用户集中的地方就是鱼塘。你可以在别的鱼塘中吸引目标用户,再慢慢把这些用户引导到你的鱼塘里。

    现在有大量的平台,集中了很多垂直的用户,可以先在这些平台上积累了用户和人气后,再引流也不迟。

    而且在这些成熟的平台里,少了研发app的成本,只需要专注于内容的产品和网络营销和推广。

    通过在成熟平台上的积累了足够的用户和人气,再考虑app研发的事情,也不迟啊。

            

    2.    产品孵化器式的外包带来的转机

    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令人又爱又恨的外包》,阐述了在创业团队中找外包的经历。

    研发第一款产品的时候,iphone app研发经历最曲折,从个人外包,外包公司,然后独立的iphone程序员,到最后的iphone研发团队。

    当时的app给外包公司做了3个月的时间,付了钱后发现代码的质量太烂,只能把iphone app重做,又用了2个月的时间,这样子就耗费了5个月的时间!!!

    5个月,移动互联网发生了多少变化,浪费了多少挽回失败的机会。

    对于外包,下面根据本人的经历,对创业团队提出建议:

    (1)验收方面,特别是研发周期是长的大型app,需要有一个严格的验收机制。例如,分阶段付款,完成了什么功能才付多少款。每个星期必须出一个新版本,需要给文档列表详细说明完成了哪些功能。特别是代码交付方面,请外包公司,几乎就是买他们写好的代码,不能在最后才一次交付,必须分阶段交付代码。

    (2)代码方面的分歧估计是外包与雇主之间分歧比较大,我的建议是,不同意代码交付条款就换一家,外包公司多的是。为啥这么强调代码问题,我们公司的教训是最后接收外包公司代码,编译的时候居然有500多个warning,而且app还经常闪退,这样的代码怎么用!!!

    (3)创业团队和外包公司的立足点相差太远,创业团队需要好的产品,外包公司只需要交货收钱。越到后面,这个矛盾越明显,如果真的谈崩了,最坏的打算只能靠法律,但法律的周期真的太漫长,创业团队要面对市场和投资方面的压力,耗不起这些时间!!

            

             看到了肉饼铺子公众号的文章《创业公司找不到CTO怎么办》,对里面的论述很佩服,但对于A轮之前找外包这个观点,我是挺怀疑的。产品做出来后,随着不断运营,问题才会慢慢浮现,而且这个还是不断试错的阶段,迭代频繁。但对于一般的外包,前期的研发它已经收到了大部分的钱,后面的维护费用是占很少比例,会不会怠工很难说了。需要找外包快速改进产品,难度挺高。

             在3个月前,我对外包都是很反感的,极力劝说不要找外包,尽量自己组建技术团队。

    在qq群里,和众多的创业者交流,发现了一个普遍的问题:找不到研发人员,不得不找外包,不然项目就走不下去了。最郁闷的一个,资金已经到位一个月,但还没找到研发人员,一个月都把他逼疯了,投资人也天天催他。

             现在,有一种崭新的外包模式流行起来了,类似于产品孵化器,由孵化器的公司提供技术人才给你出产品,帮你把产品从0变成1,在A轮入股,B轮退出,至于要不要收取少量现金,看情况而定。而且这种孵化器只管产品从0到1,  1之后的部分,还是需要你组建技术团队去搞定。

             我是很看好这种模式的,传统的外包之所以有这么多问题,就在于双方的利益点不一致,甲方需要长时间地打磨出好产品,外包方需要快速收钱,把资源投入到新的项目当中,这个无法调和的矛盾,造成了外包产品的悲剧。

             产品孵化器式的外包,通过入股这个行为,把双方的利益点变成一致,给双方齐心协力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当然了,既然是产品孵化器,那对项目的要求就高多了,不是随便什么项目都给做了,这对创业者来说也是必须要通过的一关。

    ---------------------------------------------------------------------------------------------------------------------------

    打开链接  app后端系列文章总目录 总目录 ,能查看本人发表过的所有原创“app后端”文章。

    【作者】曾健生
    【QQ】190678908
    【app后端qq群】254659220 
    【微信公众号】 appbackend
    【新浪微博】 @newjueqi
    【博客】http://blog.csdn.net/newjueqi 


    如果您觉得文章对你有所帮助,欢迎打赏。


    微信打赏:



    支付宝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 相关阅读:
    ural(Timus) 1019 Line Painting
    ACMICPC Live Archive 2031 Dance Dance Revolution
    poj 3321 Apple Tree
    其他OJ 树型DP 选课
    poj 3548 Restoring the digits
    ACMICPC Live Archive 3031 Cable TV Network
    递归循环获取指定节点下面的所有子节点
    手动触发asp.net页面验证控件事件
    子级Repeater获取父级Repeater绑定项的值
    没有列名的数据绑定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ingxiaoyue/p/492673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