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文章继续
http://www.cnblogs.com/dopeter/p/4899721.html
分布式系统
前篇谈到了我们为何要使用分布式系统,因为ENode本身就是一个分布式的框架。看了很多DDD、CQRS的框架,一般情况是一个上下文一个系统,可以多分系统实例进行分布式部署,但需要自己搭配分布式的基础设施。而ENode已经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分布式DDD解决方案。
1. 分布式通讯基础设施
一般使用RPC、MOM、REST,不过最近REST已经逐渐弱化特别是在一个大系统的内部,或者是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作者自己实现并开源了MOM组件EQueue作为基础设施搭配ENode,有一些Kfaka的设计理念,但加入了自己的设想,可以到作者的博客上了解了解。
http://www.cnblogs.com/netfocus/category/496012.html
2. 分布式的粒度
这是ENode最大的亮点,从目前业内的发展的大方向来说,也是ENode能被投入生产环境试运行的原因之一。ENode是以Command、Event、Application Message、Exception为基础粒度采用的分布式设计。目前其他的CQRS框架大多都还是系统实例级的分布式,如果要实现这种粒度的分布式,需要自己动手设计,从长远来看,如果真的投入到生产环境,框架升级之后引发的不兼容等问题是很有可能的,当然ENode如果能成为我们目前OLTP系统的流行框架的话,还是得小心以后被作者绑架。
关系数据库
作者在框架中其实一直在使用关系数据库,因为有了前面粒度的铺垫,再加上ES本身的写屏障特性,实现了类似关系数据库的一致性,而只使用了关系数据库的持久化以及检查机制。当然作者在实现中仍然使用了事务,以及将关系数据库当分布式的锁来使用,有点类似ZooKeeper,这些都是基于的是粒度的缩小,所以性能上是有很大的提高。不过这些是作者的默认实现,我们可以自己实现另外一套。
其实应该从Sample开始讲的,不过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去下载作者的源码,作者的Sample写的很好,所以直接开剖。
全观
这是ENode的代码。
我们可以认为分为2层,开发者应用层(业务开发人员专用),基础设施层(架构开发人员专用) 。
Commanding,Domain,Eventing,Snapshoting属于应用层。是ES的专用术语。
Infrastructure和Configurations则是基础设施层。
Commanding
我们可以认为这是Commanding的装配图,顾名思义。
ICommand,一个命令
继承了IMessage,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分布式消息。
其他的接口都是顾名思义。
ICommandHandler 命令处理者
ICommandHandlerProvider 隔离命令处理者的装配
ICommandHandlerProxy 命令处理者代理
Async则是代表异步的
就不一一介绍了。重点是看作者实现的默认的组件。
面向接口是代表作者抽象的高度与角度,真正代表其落地思想的则是其默认实现的类。
内容有点多,而且会很跳跃,这篇是讲不完的,我们还是慢慢来。主要是打字打的有点累了,手跟不上脑。先看看作者实现的DefaultProcessingCommandHandler类,
这是较为核心的,也可以认为是核心处理Command逻辑的类。
它实现了IProcessingMessageHandler接口,这个接口只有一个方法
void HandleAsync(X processingMessage);
于是我们就顺藤摸瓜看看作者的实现。
屏幕太小,截了2张图,第一张没什么特别的,第二张,这里使用了2个不同的Handler,一个是同步的,一个是异步的。它们的逻辑会有一些不同。
当然肯定是会执行Command的处理方法的。区别是什么呢?
在HandleCommand方法中,执行完后,有一些判断Command是否只是修改单个聚合根的逻辑,这里体现的是作者设计思想中的单个聚合根隔离性,也就是前篇所讲的关系数据库中事务隔离性粒度放至聚合根的粒度。在经过验证后,会直接提交Event,准备持久化Event,执行后续的,Event后续再讲。
在ProcessCommand方法中,用到了CommandStore,在作者默认实现的CommandStore中有2种实现方式,InMemory以及SQLSERVER,InMemory中是将Command存储在字典中,SQLSERVER则是以Command的ID作为主键,这里的逻辑是首先去CommandStore中检索是否存在相同ID的Command,如果有,则被证明是执行过了。如果没有,则继续执行Command,Command执行成功后,将Command保存至CommandStore中,保存成功后提交Event,准备持久化Event。这里实际上是在消除Command的幂等,第一个乐观锁机关出现了。
为什么第一个方法不使用乐观锁,而直接发布事件呢。
HandleCommand方法中的Command所对应的聚合根实际上还没有被更新,只是预提交一个Dirty的聚合根数据至EventHandler处,在EventHandler处会再次有乐观锁机关。
为什么ProcessCommand方法中要使用乐观锁呢,其实我没有完全的答案,猜测有以下几点
1. 见上图的If ,else if处,对一个Command来说,是可以有多个Handler的,无论是在系统实例内部或是其他并行的系统实例,再或者是其他上下文的系统实例,都有可能会有同步以及异步处理的Handler。
2. ProcessCommand方法是对应的异步CommandHandler,既然是异步的,作者使用了.NET的Task,虽然一个Command是单线程在跑,不过要是在异步中,例如我们和另外的系统通讯也使用了异步,那么这个线程就会返回,执行下一个Command,如果下一个Command相同,这个理论上是不大可能的。
3. MOM中消息的重复发送,这是有可能出现的。
关于上面猜测,作者的官方解释
所以不需要异步处理
而不操作聚合根时基本是调用其他外部IO接口,所以需要异步
另外,不操作聚合根的命令也一定会有一个关联的聚合根ID,这是框架的要求
比如转账前要求验证账号是否合法,可能是调用外部接口,但我们一定知道是要验证哪个聚合根的
虽然框架里目前没使用这个聚合根ID,但至少cmdstore会记录下来
方便我们跟踪命令和聚合根的可能对应关系
一个cmd归纳起来可以理解为有两种目的,1:操作某个聚合根,2:验证和某个聚合根相关的某种外部逻辑或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