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内核态和用户态

    intel cpu提供Ring0-Ring3三种级别的运行模式,Ring0级别最高,Ring3最低。Linux使用了Ring3级别运行用户态,Ring0作为 内核态,Ring3状态不能访问Ring0的地址空间,包括代码和数据,一条工作在0级特权级的指令具有了CPU能提供的最高权力,而一条工作在3级特权级的指令具有CPU提供的最低或者说最基本权力。

    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的3种方式

    a. 系统调用

    这是用户态进程主动要求切换到内核态的一种方式,用户态进程通过系统调用申请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程序完成工作,比如前例中fork()实际上就是执行了一个创建新进程的系统调用。而系统调用的机制其核心还是使用了操作系统为用户特别开放的一个中断来实现,例如Linux的int 80h中断。

    b. 异常

    当CPU在执行运行在用户态下的程序时,发生了某些事先不可知的异常,这时会触发由当前运行进程切换到处理此异常的内核相关程序中,也就转到了内核态,比如缺页异常。

    c. 外围设备的中断

    当外围设备完成用户请求的操作后,会向CPU发出相应的中断信号,这时CPU会暂停执行下一条即将要执行的指令转而去执行与中断信号对应的处理程序,如果先前执行的指令是用户态下的程序,那么这个转换的过程自然也就发生了由用户态到内核态的切换。比如硬盘读写操作完成,系统会切换到硬盘读写的中断处理程序中执行后续操作等。

    从触发方式上看,可以认为存在前述3种不同的类型,但是从最终实际完成由用户态到内核态的切换操作上来说,涉及的关键步骤是完全一致的,没有任何区别,都相当于执行了一个中断响应的过程,因为系统调用实际上最终是中断机制实现的,而异常和中断的处理机制基本上也是一致的。

  • 相关阅读:
    四则运算程序总结
    软件体系结构第三章-解释器风格
    软件工程概论随笔2
    软件体系结构第二章随笔
    软件体系结构第一章随笔
    关于如何衡量个人在各自团队的效率和绩效
    查询sql数据库中表占用的空间大小
    如何调试触发器
    sql server查看某个表上的触发器
    触发器deleted 表和 inserted 表详解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orothychai/p/417512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