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用C#编写ActiveX控件(一)

    前些日子做一个Web项目,必须自己编写一个ActiveX控件。如今的ActiveX控件大多是使用VB/C++来开发的,而我对他们并不熟悉,因此考虑使用熟悉的C#编写ActiveX控件。

      首先,建立一个WinForm控件项目HelloWorld,并拖入一个Label控件,文字设为HelloWorld,如图:

    UserControl1.cs内容如下: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
    using System.ComponentModel;
    using System.Drawing;
    using System.Data;
    using System.Windows.Forms;
     
    namespace HelloWorld
    {
     /**//// <summary>
     /// UserControl1 的摘要说明。
     /// </summary>
     public class Demo : System.Windows.Forms.UserControl
     {
      private System.Windows.Forms.Label label1;
      /**//// <summary>
      /// 必需的设计器变量。
      /// </summary>
      private System.ComponentModel.Container components = null;

      public Demo()
      {
       // 该调用是 Windows.Forms 窗体设计器所必需的。
       InitializeComponent();

       // TOD 在 InitComponent 调用后添加任何初始化
      
      }  

       /**//// <summary>
       /// 清理所有正在使用的资源。
       /// </summary>
       protected override void Dispose( bool disposing )
       {
        if( disposing )
        {
         if( components != null )
          components.Dispose();
        }
        base.Dispose( disposing );
       }

       组件设计器生成的代码#region 组件设计器生成的代码
       /// <summary>
       /// 设计器支持所需的方法 - 不要使用代码编辑器
       /// 修改此方法的内容。
       /// </summary>
       private void InitializeComponent()
       {
        this.label1 = new System.Windows.Forms.Label();
        this.SuspendLayout();
        //
        // label1
        //
        this.label1.Location = new System.Drawing.Point(32, 32);
        this.label1.Name = "label1";
        this.label1.Size = new System.Drawing.Size(120, 32);
        this.label1.TabIndex = 0;
        this.label1.Text = "HelloWorld";
        this.label1.TextAlign = System.Drawing.ContentAlignment.MiddleCenter;
        //
        // Demo
        //
        this.Controls.Add(this.label1);
        this.Name = "Demo";
        this.Size = new System.Drawing.Size(184, 96);
        this.ResumeLayout(false);

       }
       #endregion
      }
    }

      
      此时编译项目,可以生成HelloWorld.dll。将此dll拷贝到IIS的虚拟根目录下,然后建立一个helloworld.htm的文件,html代码如下:

    <body bgcolor=’#223344’> 
    <object id="helloworld" classid=’http://localhost/HelloWorld.dll#HelloWorld.Demo’ Width="184" Height="96" VIEWASTEXT> </object> 
    </body>

      在IE地址栏中输入以下地址:http://localhost/helloworld.htm,出现界面:

      如图,控件已经成功在页面上显示了。OK,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步。

      但是问题到这里还没有解决。不相信?你可以试试在另外一台机器上测试,注意需要修改对应的html代码和URL地址。你可以看到这个在原来显示控件的地方是一个红色的叉,或者还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表示这个控件没有任何权限。出现这个结果是微软的默认设置造成的,作者必须在控件所在的控件的 AssemblyInfo.cs/vb 中执行一个安全声明,声明这个控件必须使用赋予的权限,才可以显示出界面。我们在AssemblyInfo.cs中引用System.Security命名空间,并添加一句:

      现在重新编译,并且替换以前的dll,界面又可以显示出来了。

      需要提醒的是,到现在为止,我们编写的还不是真正的ActiveX控件。这个控件到现在为止,还只是能够实现自身的显示,并且不能实现更多的功能,比如实现与脚本的交互或者操作客户端的注册表或者磁盘。这是由于.Net Framework的安全模型所限制的。如果我们希望这个控件突破.Net Framework安全模型的限制,实现与脚本的交互或者操作客户端的注册表或者磁盘的话,必须要让它成为真正的ActiveX控件。下面,我们把刚才的控件变成真正的ActiveX控件。

      首先使用 工具—〉创建GUID 生成一个GUID,并修改UserControl1.cs文件。首先增加引用System.Runtime.InteropServices命名空间,并在Demo前面加入一条语句:

      注意Guid中的字符串,就是你生成的Guid字符串。它是你所生成的ActiveX控件的唯一标识符。然后修改项目属性,如图:

      注意面板中的最后一项,我们唯一需要修改的是将其值改为True。

      重新编译。我们使用 工具—〉OLE/COM对象查看器 查看,如图:

      可以看到,我们写的HelloWorld.Demo已经被正确识别为COM组件。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像使用其它ActiveX控件一样在网页中显示了。在HelloWorld.Demo点击鼠标右键,如图:


      选择Copy HTML <object> Tag to Clipboard,可以将代码拷入剪贴板。

      现在,我们改写helloworld.htm,html代码如下:

    <body bgcolor=’#223344’>
    <object id="helloworld" 
       classid="clsid:9551B223-6188-4387-B293-C7D9D8173E3A" Width="184" Height="96">
    </object>
    </body>

      
      使用IE查看,我们的控件又可以在网页中显示了。不过,这个时候它已经不再是以前的.net WinForm控件了,而是货真价实的ActiveX控件了。

      不过,编写ActiveX控件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们还没有实现脚本互动或者读写I/O,也没有实现ActiveX控件的自动分发。在下一篇Blog中,我会完成ActiveX控件的编写。

    [assembly : AllowPartiallyTrustedCallers()]
  • 相关阅读:
    《C语言程序设计》指针篇<一>
    《算法竞赛入门经典》刘汝佳 C语言部分(前四章)“注解与习题” 之思索 -<1>
    程序设计第二次作业<2>
    程序设计第二次作业<1>
    第一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作业-大一下学期的自我目标
    android部署tensorflow
    vim操作
    跑groud truth的disparity
    tensorflow与android编译
    Ubuntu ndk环境变量配置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sliang/p/185758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