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项目微管理44

    四代可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推理迷了,他的手机中曾经收集了大量的推理和破案的故事。
     
    他在看书的过程中,通常都会一口气不停,一下子把故事看完,然后沉浸在主人公的推理的过程和逻辑中,享受着那份愉悦的快感。
     
    在众多的推理小说中,有那种叫做“本格推理”的小说,四代比较喜欢。
     
    “本格”的意思是说最后推理用到的所有线索都会在故事的前面出现,读者和主人公掌握的线索是一样的,这个就比较有意思了,十分考验读者的逻辑思维。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来,创作本格小说其实是比较困难的,对作者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大部分四代看过的推理小说都是属于另一类,这一类推理故事也特别吸引四代。
     
    在这一类故事中,通常刚开始主人公在推理的过程中都会进展顺利,但是突然到一个点的时候进行不下去了,有可能是自相矛盾的证据,有可能是错误的推论,还有可能是缺少关键性的线索。
     
    不过紧接着,就会有一个小白在旁边掺和,或者是一句话,或者是一个动作,总之,就是这些无心的行为会让主人公豁然开朗,最终解开谜题。
     
    四代特别享受这个大开大合的过程,特别的刺激。一大波的电影电视剧也都是属于这种风格的,典型的代表如《刑事侦缉档案》和《少年包青天》,四代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找时间回味一下。
     
     
    在这些推理故事中,“隔壁小白”的行为独立看来平淡无奇,可是在主人公的推理中,它们往往会起到难以估量的关键作用,在它们的催化下,推理往往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呈现出爆发性的趋势,这个过程,是不是像极了大家日常挂在嘴边的“创新”?
     
    创新,多么时髦的一个词,在这个年代,好像在公司的文化中要是没有一个与“创新”有关的词汇,都不好意思出门。
     
    确实,创新看起来是如此的高大上,是如此的不食人间烟火,是如此的困难,以致于只有那几个挂在墙上的人(张衡,蔡伦,马克思,牛顿,爱因斯坦等)才能干出如此惊天动地的事情,他们的画像可是大家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先来听听一个四代从《罗辑思维》中罗胖子口中得来的一个故事。
     
     
    话说在很多年以前,妇产科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每一代医生都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
     
    后来有一位的医生偶然发现原来这些产妇或孩子都是死于细菌感染,而细菌的来源就是接生孩子的医生。这些医生往往是下了手术台,就“直奔”妇产科给孩子接生,所以就很容易导致产妇或孩子感染。
     
    可是就算是这样又能怎么样呢?大家还是无法降死亡率。
     
    真正改善了这个问题的还是若干年以后,在一个没什么名气的医院中解决的,怎么解决的?发明什么先进的技术么?不是,是他们做了一件意义非凡的小事 - 勤洗手,好吧,这样切断了细菌传染的途径,看起来so easy。
     
    勤洗手与医学技术本身有关系吗?没有关系,可是它真正的推动了整个系统去解决了一个人命关天的问题,我们都活下来,吃吃喝喝码码字,还真得感谢这件“小事”。
     
     
    好吧,这也算是创新吗?四代看来,当然算了。
     
    四代认为,创新向来不是什么“不飞则已,一飞冲天”的一鸣惊人,而是总是在不断的迭代、尝试、互相印证中逐步演化出来的问题解决方案。
     
    瓦特“发明”蒸汽机是这样,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是这样,冯·诺依曼“发明”计算机也是一样。
     
    在他们之前,无数的来自不同行的人已经为他们的临门一脚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素材,他们与这些伟人一起促成了这些“创新”,这些殊荣不仅仅属于那几个人,而是应该属于全世界辛勤工作的人们。
     
    四代比较认同的是,创新不是一个人在闭门造车,而是一张协作网络。
     
    网络中的每个人兢兢业业的解决自己的问题,积累自己领域中的知识,这些不同领域之间的知识之间互相发酵,互相杂交,互相催化,虽然从来没有一次刻意的比对,但是总是在这不经意的一次一次互动中,一个重大的创新可能就形成了。
     
     
    大创新其实是无数互不相干的小创新形成的一种关系的表现,就像宏观世界是大量性质不同的微观粒子综合而成的一样,每个人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全局上就可能形成一种大创新。
     
    对于一种比较大的创新,很多人冠以“颠覆式创新”的说法,就像四代认识的很多人一样,他们一谈到创新,就谈颠覆式的,确实“颠覆”这个词太让人热血沸腾了,从最终形成的那个结果来看,似乎相对于老的方式确实是颠覆式的。
     
    不过不能忽略的是,那个结果不是喊口号,或者突袭一下就搞出来的,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诞生的一种新的事物,然后在特定的环境下成长、开花并结果的。
     
    就像互联网时代的许多新模式,首先应用的几乎无一例外都变成了先烈,然后在这些人的尸骨上站起来的许多后来者反倒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对于这一点,随便找些讲解科技史的书看看都可以找到佐证。
     
     
    创新诞生的新事物,就像地球上任何生物一样,总是在适合孕育的条件下,通过“单/双亲”的繁殖来到世上,然后在适合成长的环境下,不断发展和壮大,再然后由于环境的变迁和自身固有的适应方式落后导致衰落并被新的事物代替。
     
    在了解了上述的过程之后,四代对于让员工单飞的做法,又有了更深一层次的心得。我们根本不用去奢求多大的创新,而是需要切实主动的去解决身边实际的问题。
     
    面对计算机软件开发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日新月异的技术和框架、不断拓展的需求,很多东西可以尝试的,很多东西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求上进是不会有进步的,那么这个“变”该怎么样促成呢?
     
    【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无法确定原作者,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告知作者,作者会立即删除图片!

  • 相关阅读:
    移动开发 Native APP、Hybrid APP和Web APP介绍
    urllib与urllib2的学习总结(python2.7.X)
    fiddler及postman讲解
    接口测试基础
    UiAutomator2.0 和1.x 的区别
    adb shell am instrument 命令详解
    GT问题记录
    HDU 2492 Ping pong (树状数组)
    CF 567C Geometric Progression
    CF 545E Paths and Tree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xy1982/p/1517233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