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项目微管理12

    经过这么多尝试和实践,虽然团队目前就四代和鼬两人,但是也有了基本的流程,并且正常的运转了起来。按图索骥,照方抓药,效果也算差强人意。
     
     
    不过在四代心里,总觉得缺些什么,隐隐有股担忧不时闪现在四代心中,四代思考良久也想不起来到底还有什么事没做。
     
    江郎才尽啊,四代感叹。
     
    自古套路得人心

     
    无奈之下,四代只能暂时停下思绪,安心码代码。
     
    不过就在某一天忙忙碌碌之际,四代突然灵光一闪,意识到了自己目前缺少的是什么了,那就是团队运作完整的套路。
     
     
    四代目前完成的只是产品管理的一个方面,团队建设的其它方面都还没有眉目。而悲剧的是,四代以前也没怎么留心过,怎么办呢?
     
    问是没处问了?那就“头悬梁,锥刺股”,自己好好学习吧。好在是互联网时代“有个性,有底线,有尊严,有责任的四有新人”(四代提出来的,哈哈),这点觉悟还是有的,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四代决定要系统的学习一下管理的基础知识。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学习管理知识了。
     
    传统的学习方案是阅读各位大师的经典著作,然后从这些经典的理论和案例出发,通过演绎和推理,照猫画虎,应用到具体的事例中。
     
    不过四代清醒的意识到了一点,那就是那些东西虽然经典和优秀,但不一定适用于当前的情况,就好像熟读兵书不一定打的了胜仗一样。兵法总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运用,“纸上谈兵”的故事四代是非常熟悉的,管理也是一样。
     
    既然这样,那就走另外一条路,回归知识的自然面貌,从各种实战事例开始,然后再不断的总结并向各种理论靠拢吧。
     
    归纳和演绎

     
    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过程分为两步:
     
    第一步,从具体个体的行为归纳出一般性原理,这一步对细节进行了抽象,这一步阐释了知识获取的过程,这一步我们称之为“归纳”。
     
    第二步,从一般性原理推导出具体个体行为,这一步对抽象进行填充,衍生出新的细节,这一步阐释了知识的运用过程,这一步我们称之为“演绎”。
     
     
    “归纳法”和“演绎法”交替作用构成了我们获得和应用知识基本步骤。四代回归知识的自然面貌,就是使用这两个基本方法,探索管理基本知识的过程。
     
    其实,在程序员世界中,也存在对应的“演绎法”和“归纳法”,在编程中经常需要做出的决定:何时使用演绎推理,何时使用归纳推理。
     
    举个例子来说,四代以前总有个困惑:现在的架构很多,那么在项目中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预先挑选架构的难点

     
    按照“演绎法”,我们先是对比各种架构的优点和缺点,然后基于项目的情况,选择认为比较好的一种来实现;设计模式也是一样的,拿到一个问题场景,我们也是对照那些教科书上的描述,对比一下各自的长处和短处,然后挑选一个自认为比较合适的模式。
     
    当我们能客观分析目前的状况的话,基于这个实际情况的选择也不能算错,很多时候我们确实是这样做的。
     
    不过,四代知道,各种理论其实是大量经验的高度抽象和总结,在没有大量经历匹配的情况下,针对特定的场景,对比对应的理论是非常困难的事。
     
    于是,现在非常常见的情况就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讲,他们现在几乎从来不去深入思考或者说是限于经验,根本无法深入思考一些问题,所以只能简单的根据一些表面现象来轻率的做出选择。
     
     
    所以,一个司空见惯的事情就是,大家一遇到通知,就立即使用观察者模式;一遇到对象创建,就会忍不住去写个工厂模式;一遇到分支语句,立即会尝试策略或者状态模式,这样真的好吗?
     
    况且,当我们做出这些选择的时候,开发常常是刚刚开始,很多变化的情况和事实还没有出现,这个时候选择的架构和模式在后面很有可能就变成一种约束,制约软件后面的开发。虽然大家后面仍然可以使用重构来改变这样的现状,不过代价通常是巨大的。
     
    对于这一点,四代还是深有感触的。
     
    重构到架构

     
    而“归纳法”的做法是正好相反的,归纳法是基于既定实现,在不断迭代的过程中应对变化,最终归纳到抽象的框架和模式的过程。很显然,这种归纳推理更符合敏捷开发的精神,所以也是四代非常推荐的做法。
     
    确定了基本思路后,四代首先会去研究一些公司在某个方面的做法,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然后对这些事例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得出目前对于PC团队可以使用的知识。
     
    然后,在使用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磨合和迭代,不断调整这些流程使之匹配当时团队的状态。四代可不会奢望会寻找到一种万能、完美、一成不变的管理体系,可以永远的适用于PC团队。
     
     
    不过,要从这些零散的事例中一窥管理的全貌,确实也是一件相当苦逼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四代要始终如一的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且在合适的时候,调整一下前进的方向。任何时候,“坚持”都是最困难的一件事
     
    也就是在这一阶段时间,四代将自己的QQ签名改成了“空”,四代要给自己的脑袋洗洗澡,从头开始了。
     
     
    从头开始

     
    四代开始的地方,是一个叫做“经理人分享”的网站(http://www.managershare.com/)。
     
    这个网站有个专栏,叫做“每日管理充电”(后面改版了),这里面大概有250页,每页10篇文章,总共是2500左右的文章。四代大概浏览了一下,这里的文章覆盖了管理的各个方面,算是比较全面了。
     
    然后,四代给自己定了摘抄100篇管理论文的目标,不达标,誓不罢休,那就开始吧。
     
    好在四代还算是个能坚持的人,在经过大约3个月的奋战后,利用每天中午的休息时间,四代终于把这个专栏下面所有的文章都看了一遍,并把写的比较好的的文章全摘录下来了,大概有250篇左右。真够讽刺的,整个就是“250”,四代如是形容自己,哈哈一笑。
     
     
    四代想起了“我是特种兵”中的经典台词:“什么是特种兵?特种兵就是特别傻的兵!”这个时刻想起这句话,还真是感慨万分。明明可以像很多人那样,“只负责接受需求,分配任务,追究责任”,当个轻松的项目经理,偏偏把自己搞的这么累,图什么啊。
     
    通读了这么多的案例,四代对于管理也有了自己的感悟:所谓“管理”,不过就是管事和管人两件事。
     
    新的方向

     
    四代前面实施的部分基本都是管事的部分,这一部分也就是“产品管理”,四代找到新方向的这一部分就是管人,这一部分也就是“团队管理”,或者用“互联网+”时代的描述,叫“团队领导”。虽然只是把“管理”换成了“领导”,不过含义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管理”是工业化时代产物,是基于等级森严的金字塔结构和命令的称谓,而“领导”则是人性化,团队合作衍生的产物,虽然这个词早在许多年前就粉墨登场了,但是好像只是到了最近几年,才变的炙手可热。
     
     
    产品管理,包含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一系列的流程,比如Release流程,代码审查流程,文档管理流程等。这一部分四代基本构建成形。
     
    团队领导则包含所有与团队成员相关的一系列流程,比如人员招聘、培训、激励、考核、离职处理等等。这一部分,四代做的还远远不够。
     
    有了这些目标就好了,四代知道可以去干些什么了,四代瞬间觉的原地复活了,真是在哪跌倒,就在哪歇一会,然后爬起来继续,呵呵。

  • 相关阅读:
    C# 模拟串口发送接收
    maven update解决TypeMismatchException
    [转载]JUnit3 与 JUnit4 的区别
    JUnit版本导致eclipse的build path加入的Maven Dependencies没起作用
    [转载][oracle]使用exp导出数据的日志中报warning如EXP-00091 Exporting questionable statistics
    [框架][MyBatis]MyBatis集锦
    [转载][工具]Secure CRT 自动记录日志和时间戳功能配置的方法
    jUnit Test遇到org.apache.ibatis.binding.BindingException
    [转载[工具]]PLSQL使用技巧
    [转载][工具]Eclipse Console 加大显示的行数,禁止弹出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xy1982/p/872219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