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简介
先说说Web三层架构这个古老话题。地球人都知道web三层架构是指:
• >用户接口层(UI Layer)
• >业务逻辑层(Bussiness Layer)
• >持久化层
关于业务逻辑和用户接口
在早期的web开发中,因为业务比较简单,并没有这三层的划分。用户数据的呈现及输入的接收、封装、验证、处理、以及对数据库的操作,都放在jsp页面中。这时的开发,好比盘古尚未开天辟地,整个web开发就是一片“混沌”。随着业务越来越复杂,人们开始考虑更好的利用OOP这把利刃来解决问题。于是有人发现把业务逻辑抽取出来并形成与显示和持久化无关的一层,能够让业务逻辑清晰,产品更便于维护。这就是SUN当初倡导的JSP Model 1开发方式。
关于持久化
JSP M1开发方式中,并没有对数据如何持久化给出建议。在许多公司中,它们的产品是以数据库为中心进行架构和设计的。在他们的产品里,虽然也有DAO层,但是职责不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发现在许多人眼里,DAO层的指责很简单——增删改查。但我认为,这样理解实际上是本末倒置了。对于简单数据的管理来说,这样理解无可厚非。但随着业务逻辑变得日益复杂。我们实在是被复杂的对象关系搞头疼了,如果这时我们还要考虑如何把数据存储起来(通常的情况下是存到关系型数据库中),我们开始抱怨自己软件的架构太恶心,一团糟。面向对象设计思想教会我们——如果我们不想做这件事,就交给别人做吧!这时聪明的架构师们提出了一个概念——持久化。如果我们在自己的应用中添加一个新的层——专门负责对象状态的持久化保存及同步,那不就可以全心全意的“搞对象”了吗?持久化概念的产生,代表着我们对关系型数据库的依赖降低了。因此甚至有人推断——数据库已死。同时,关系型数据库这个新的概念也不断形成,并演化成理论,又由理论衍生出产品。因此一个意识良好的程序员,至少应该认同,持久化并不是产品中最重要的环节——最重要的环节是清晰正确的业务逻辑。
层架构的好处:
1、采用3层逻辑架构,有效的将系统划分为界面处理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这样划分层的好处是每一层都具有相对独立的职责,降低了层与层之间的依赖性。即使某一层发生变化,也不会影响其他层,从而确保了架构的稳定性。
2、将界面与逻辑代码分开,即使页面发生变化,对业务逻辑不会产生影响。因此,客户端界面使用Win Form 或者Mobile Web Form时,只需新建用户界面层而直接重用业务逻辑层提供的服务即可。
======可是,虽然三层架构有诸多好多,有些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例1:表单数据的验证及封装:
假设我们正在做一个简单的表单提交,我们希望对用户数据的数据进行验证和封装,最终交给业务逻辑层一个实体对象。从三层架构分析,我们想要做的事情是这样的:
但是该把验证和封装数据的工作交给谁来做呢?UI层还是业务逻辑层?都不太合适!
例2 如果我们想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提供不同的语言,无疑需要国际化的支持。那么,我们需要在JSP页面上根据用户的配置或请求信息判断应该为该用户呈现哪国文字。而这些判断和显示的逻辑应该划分到业务逻辑层还是UI层呢?
用MVC的思路解决问题
对于纠缠不清的问题,我们总要想办法将其分解。MVC是一种设计思想。这种思想强调实现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的分离。这种思想是如何作用于web的呢?实际上,我们在web开发中引入MVC思想,想要达到的目的是:实现UI层和业务逻辑层分离——控制器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存在的!
在解决了持久化的问题后,我们发现,我们的所说的业务逻辑层和MVC中的Model指的是一回事,我们所说的UI层和MVC中的View是一回事。MVC提供了让模型和视图相分离的思路——引入控制器。我们把页面跳转关系管理、表单数据的封装及验证、国际化等任务交给控制器处理。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流行的MVC框架都具有管理页面跳转关系、表单数据的封装及验证、国际化等特性。
MVC的好处:
耦合性低
视图层和业务层分离,这样就允许更改视图层代码而不用重新编译模型和控制器代码,同样,一个应用的业务流程或者业务规则的改变只需要改动MVC的模型层即可。因为模型与控制器和视图相分离,所以很容易改变应用程序的数据层和业务规则。
模型是自包含的,并且与控制器和视图相分离,所以很容易改变应用程序的数据层和业务规则。如果把数据库从MySQL移植到Oracle,或者改变基于RDBMS数据源到LDAP,只需改变模型即可。一旦正确的实现了模型,不管数据来自数据库或是LDAP服务器,视图将会正确的显示它们。由于运用MVC的应用程序的三个部件是相互独立,改变其中一个不会影响其它两个,所以依据这种设计思想能构造良好的松耦合的构件。
重用性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需要用越来越多的方式来访问应用程序。MVC模式允许使用各种不同样式的视图来访问同一个服务器端的代码,因为多个视图能共享一个模型,它包括任何WEB(HTTP)浏览器或者无线浏览器(wap),比如,用户可以通过电脑也可通过手机来订购某样产品,虽然订购的方式不一样,但处理订购产品的方式是一样的。由于模型返回的数据没有进行格式化,所以同样的构件能被不同的界面使用。例如,很多数据可能用HTML来表示,但是也有可能用WAP来表示,而这些表示所需要的命令是改变视图层的实现方式,而控制层和模型层无需做任何改变。由于已经将数据和业务规则从表示层分开,所以可以最大化的重用代码了。模型也有状态管理和数据持久性处理的功能,例如,基于会话的购物车和电子商务过程也能被Flash网站或者无线联网的应用程序所重用。
生命周期成本低
MVC使开发和维护用户接口的技术含量降低。
部署快
使用MVC模式使开发时间得到相当大的缩减,它使程序员(Java开发人员)集中精力于业务逻辑,界面程序员(HTML和JSP开发人员)集中精力于表现形式上。
可维护性高
分离视图层和业务逻辑层也使得WEB应用更易于维护和修改。
有利软件工程化管理
由于不同的层各司其职,每一层不同的应用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有利于通过工程化、工具化管理程序代码。控制器也提供了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使用控制器来联接不同的模型和视图去完成用户的需求,这样控制器可以为构造应用程序提供强有力的手段。给定一些可重用的模型和视图,控制器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模型进行处理,然后选择视图将处理结果显示给用户。
MVC的缺点
没有明确的定义
完全理解MVC并不是很容易。使用MVC需要精心的计划,由于它的内部原理比较复杂,所以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去思考。同时由于模型和视图要严格的分离,这样也给调试应用程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每个构件在使用之前都需要经过彻底的测试。
不适合小型,中等规模的应用程序
花费大量时间将MVC应用到规模并不是很大的应用程序通常会得不偿失。
增加系统结构和实现的复杂性
对于简单的界面,严格遵循MVC,使模型、视图与控制器分离,会增加结构的复杂性,并可能产生过多的更新操作,降低运行效率。
视图与控制器间的过于紧密的连接
视图与控制器是相互分离,但却是联系紧密的部件,视图没有控制器的存在,其应用是很有限的,反之亦然,这样就妨碍了他们的独立重用。
视图对模型数据的低效率访问
依据模型操作接口的不同,视图可能需要多次调用才能获得足够的显示数据。对未变化数据的不必要的频繁访问,也将损害操作性能。
一般高级的界面工具或构造器不支持模式
改造这些工具以适应MVC需要和建立分离的部件的代价是很高的,会造成MVC使用的困难。
总结
在Java web开发中,MVC框架充当了UI层和业务逻辑层的适配器的作用。MVC框架实现了UI层和业务逻辑层最大程度的分离。